-
芮晓恒:去汉字化还是恢复汉字?韩国又开撕了
关键字: 韩文韩语去汉字化韩国中韩韩国去汉字化之争韩汉混用派学者认为,鉴于韩文中70%以上的单词是汉字词,从国民的基本教育课程到日常语言生活,全方位去汉字化行为,不仅容易导致沟通交流混乱,更是将国民推向“汉字文盲”的愚民之举。
韩文专用派不以为然。该派学者认为,只有研究历史或法律人士才需要学习汉字,因为若不懂汉字,在读历史典籍和法律条文就如同读天书,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汉字并不是必需品。不少韩国网民也认为,平时工作、生活,只用韩文完全没有障碍。反而是汉字的混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文章复杂化,增加了阅读难度。
韩文专用派还认为,随着韩流走向世界,韩文的优越性也广受世界瞩目,韩文离开汉字就难以准确表达和理解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韩文字文化联盟常任代表李健范表示,在经合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韩国学生的排名一直位居前两位,充分说明韩文专用政策并未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争论之三:是否有必要恢复小学的汉字教育?
第三个争论在于汉字教育的重要性,汉字教育是否需要从娃娃抓起。
自上世纪70年代的“去汉字化”潮以来,韩国公立小学教科书中已经完全没有汉字,初高中汉字教学也改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这一举措,让韩国一代人几成“汉字文盲”。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有识之士关于恢复小学汉字教育的呼声始终没有停止。金大中政府时期,13位韩国前教育部长官联合上书,建议重开小学汉字教育。李明博政府时期,20位辈分、政见截然不同的韩国前总理在《敦促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汉字教育的建议书》上联合署名。他们认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错误文字政策,使国家陷入文化危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正规教育中,应让学生分阶段学习汉字;不应将汉字视为外语;汉字应和韩文一起被视为“国字”来实施教育。
大部分韩国民众也支持小学教育中加入汉字学习内容。李明博政府时期实施的问卷调查中,高达89.1%的韩国家长认为,有必要从小学时期开始实施汉字学习。
但韩文专用派认为,汉字教育与英文、计算机等教育一样,属于“修养”课程范畴,不是小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常识内容。在小学阶段学习汉字,只是增加学生的负担,不能带来任何益处。
时至今日,韩国政府的文字政策依旧摇摆不定。2014年,韩国教育部曾发布征求意见,计划从2018年起在小学教科书中实施“汉字并记”政策,因韩文专用派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保留。
但韩国民众早已用自身行动做出选择:尽管在公立小学教材中汉字几乎绝迹,但在广大的私立补习班,汉字教育却大行其道。一份数据统计显示,高达98%的韩国小学,通过体验课等形式事实上开展汉字教育。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在听取双方的辩论之后,择日审理宣判。从目前情况看,在经过几十年的“去汉字化”冲击下,恢复汉字的原有地位恐并非一件易事。
但完全的“去汉字化”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上千年来的使用习惯,很难完全被去除。即便到今日,被从“汉城”改为“首尔”的韩国首都,最畅销的韩文报纸《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依然沿用汉字报头,韩国景福宫的正门光化门仍高挂汉字牌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08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