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
关键字: 长颈鹿外交中外交通史朝贡明代中叶,皇帝确实有一个满是珍禽异兽的“御苑”,夏原吉《夏忠靖公集》卷三有对这一规模不小的万牲园的描述:“洪熙乙巳秋仲,赐观内苑珍禽奇兽,应制赋诗”:“爰开禁籞集廷臣,少肆余闲阅奇蓄。时维秋仲天气清,纤尘不起香风轻。虞官圉宰杂沓进,珍禽瑞兽纷纭呈。狻猊侧居真雄猛,钩爪金毛睛炯炯。彩球戏罢拂霜髯,百兽潜窥敢驰骋。须臾玄鹿来轩墀,丰肌黭黮犹乌犀。若非食野沾煤雨,应是寻泉堕墨池。双羊继出仍珍美,腹若垂囊背如砥。煌煌宝辔经笼头,轧轧朱轮低载尾。花阴大小霜姿猿,金环约项声隆然。盘旋倏忽作人立,何殊雪洞飞来仙?又看福鹿并神鹿,毛质鲜庞实灵物。羚羊缓步苍苔边,修角撑空亦奇独。柙中玉鼠洁且驯,朱樱贯目脂涂唇。想应窃饵琼芝足,故着银袍觐紫宸。驼鸡耸立谁其侣?骈趾青瞳高丈许。或时振翼将何如?志在冲霄学鹏举。徘徊重睹花斑鸡,冠丹颊翠衣裳缁。是谁巧把晴空雪?散作身章若缀璂。载欣载羡双鸠鸟,质傅铅花光皎皎。雄雌并立清飙前,贞静幽闲一何好。”文中提到的“毛质鲜庞”之灵物“神鹿”,或指长颈鹿。
明代“麒麟贡”的记忆不仅通过文字,也通过图像文献来重新建构。能够有机会见到“御苑”珍禽异兽的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1378—1448),曾据自己亲眼所见描绘了异域进贡的动物,约于1430年编有《异域图志》一书,1489年由广西地方官金铣主持刊行,该书宽19厘米,长31厘米,共计200单页,存世一本现藏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已有缺损,该书后附的《异域禽兽图》有14单页,共画有14幅图,依次为鹤顶(犀鸟)、福鹿、麒麟、白鹿、狮子、犀牛、黄米里高、金线豹(金钱豹)、哈剌虎刺(狞猫)、玄豹(黑豹)、马哈兽、青米里高、米里高、阿萆羊(肥尾羊)。该书1609年曾经收入《万用正宗不求人全编》,但流传甚少。
永乐十二年九月吉日,榜葛剌贡使晋见永乐帝,献上长颈鹿,皇帝大悦,诏翰林院修撰沈度绘制麒麟图,并将《瑞应麒麟颂》以工笔小楷抄在图上。这幅《明人画麒麟图沈度颂》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榜葛剌所贡麒麟确为长颈鹿留下最真实的记录。麒麟是一种传说的瑞兽,据说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沈度在《瑞应麒麟颂》的序中称:“永乐甲午秋九月,麒麟出榜葛剌国,表进于朝。臣民聚观,欣庆倍万。臣闻圣人有至仁之德,通乎幽明,则麒麟出。……”在颂文中,更是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于赫圣皇,乃武乃文。……惟十二年,岁在甲午。西南之陬,大海之浒。实生麒麟,形高丈五。麇身马蹄,内角膴膴。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鸣,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群臣欢庆,争先快睹。岐凤鸣周,洛龟呈禹。百万斯年,同声鼓舞。……咏诗以陈,颂歌圣主。”该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摹本。
南京徐俌(1450—1517)夫妇墓出土的官服上,有一件“天鹿补子(形为长颈鹿)”,补子是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对织物,明代亦被称作“花样”。补子的构图颇具规律性,通常为方形或圆形,以禽鸟纹或瑞兽纹为主题纹样,四周间或有云纹,下有海水江崖纹。明代花样禽鸟纹多以“喜相逢”的形式成对出现,而瑞兽纹则单独出现。此件纹样以麒麟为主题,四周有云纹,下幅有海水江崖纹,属于典型的明代花样的构图方式。“天鹿”即为“麒麟”,所以“天鹿补”应该就是麒麟补。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与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为示“上下有别,贵贱分等”,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九品犀牛、海马”。明代服饰制度中,并无关于天鹿纹补的规定。《中国古代服饰史》和《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饰篇》认为,“天鹿补子”是宫中内臣的应景之作。亦有学者认为“天鹿补子”是“赐服”,“天鹿”即为“麒麟”,所以“天鹿补”应该就是麒麟补。而从制度来看,麒麟补为公、侯所穿用。南京徐俌夫妇墓的墓主人徐俌十六岁袭魏国公,其墓中出土麒麟补,正好与制度相合。
笔者所述的“物灵”并非仅仅指动物有灵,而是尝试说明在古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动物不仅仅包括今天意义上的自然动物,也包含幻想出来的动物,如龙凤四灵等等。古代的动物大多与神鬼和精怪联系在一起,幻想出来的动物是以自然动物为基础的,大多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德性”,因此往往具备灵异性而高于自然动物,不仅可以转化为人形,且往往与政治统治相关联,在国人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本文所述的“物灵政治”。“长颈鹿”原本并非是“麒麟”的原型,但因为“物灵政治”的需要,麒麟借形长颈鹿,成为明朝“物灵政治”的一个基础。
- 原标题:邹振环: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4-13 07:14:41
-
英拍卖行拒撤拍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 文物局强烈谴责
2018-04-10 13:20 考古 -
《新闻联播》用了6分多钟来缅怀他
2018-04-06 09:44 -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这样的中国?
2018-04-03 10:00 宪法与政治 -
在古代,好酒的江南人这样玩转四季时令
2018-03-31 08:25 趣读 -
专家:虎蓥未必是圆明园流失文物,或炒作吸引“爱国情怀”
2018-03-29 10:03 考古 -
圆明园被抢西周青铜器将在英拍卖 文物局:正在核实
2018-03-28 18:59 -
曹操墓有新进展:曹操遗骸基本确认
2018-03-25 15:00 考古 -
朝鲜拥核,谁应当负历史责任(三)
2018-03-24 09:07 朝核危机 -
中国最古老“骨髓炎病患”现身
2018-03-23 10:42 考古 -
三道城墙为何都挡不住“靖康之耻”
2018-03-21 08:18 -
2000多年“陈酿”出土!
2018-03-19 15:57 考古 -
海昏侯到底是有文化的君子,还是装门面的土豪?
2018-03-10 11:32 趣读 -
捞出武藏的美提,又捞出了“太太”列克星敦
2018-03-06 17:00 -
周恩来侄女:伯父疼爱我们但讲原则 不允许搞特殊
2018-03-06 11:49 2018两会 -
曹操高陵被证曾遭毁陵 或与曹丕有关
2018-02-28 19:54 考古 -
这位在中国名声不显的武术家,为何在日本广受欢迎?
2018-02-24 22:13 -
将它推向世界的那个人,去世了
2018-02-23 13:32 -
秦兵马俑博物馆前馆长:兵马俑被损盗多日才发现 不可原谅
2018-02-19 16:02 考古 -
一场具有文化底蕴的表情包大战
2018-02-08 10:15 趣读 -
火枪摧毁了骑士?不太对
2018-02-02 07:18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05“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78“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76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