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CBC电视台解说嘉宾麦克唐纳,昨天在解说奥运比赛时忘记关麦,辱骂中国14岁游泳小将艾衍含,事件经曝光后引发中外网友抨击。不过,由于语言障碍,当中出了一点小波折。
阅读
-
真心抵制肯德基的,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人。最会炒作、煽动的“爱国”人士,其实是网络红人和各路营销号。主流网民都清楚上述两点。抵制美货很愚蠢,这是舆论的一个基本共识。有人把极端事件与普遍的爱国情怀等同起来,是在装傻(或真傻,这就很尴尬了)。
阅读
-
在明知道仲裁庭不能涉及主权争端的情况下,菲律宾真的是在讨论海洋法公约的法理解释吗?只有知道菲方(及其背后的西方律师团队)多么贪得无厌,才能理解中国政府坚持维护主权的正当性。
阅读
-
眼泪,究竟为谁而流?前天晚上,微博上的一篇求救帖,知乎上的一篇分析文章,令无数人关心人大硕士雷洋的年轻生命。“离奇死亡”、“警察打死人”、“不可能的犯罪时间”……一系列的猜测令舆论气氛高度紧张,以至于有媒体人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雷洋”。随着真相逐步展开,一个个无端的猜测和看似高明的推断,都破产了。
阅读
-
奈米尔·巴克尔·奈米尔。一个你可能从未听过的名字,他的死,令沙特阿拉伯大使馆遭遇纵火,沙特愤然宣布与伊朗断交,巴林紧随其后,驱逐伊朗外交人员限定48小时内出境。为什么他有这么大能量?他被判死刑是前年10月份的事情,而引起沙特政府杀心,则要追溯到更早以前的阿拉伯之春。
阅读
-
ISIS宣布对巴黎恐袭负责时,提到了对体育场的袭击,对巴黎10、11区的袭击,还有第18区,但18区并未发生血案。4天后,警方在18区发现了萨拉赫遗弃的黑色雷诺Clio。法新社21日发布的文章猜测,萨拉赫可能原本被安排在18区实施恐怖袭击,但他后来退缩了,转而打电话准备逃跑。
阅读
-
巴黎恐袭发生后,法国12架战机飞往叙利亚领空,象征性地向IS大本营投下20枚炸弹。美国等西方国家也都在商讨如何进一步打击IS,并借机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为什么境外势力“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能够在法国招兵买马,得到内应?
阅读
-
从一个华盛顿,到另一个华盛顿。习近平一行结束美国西岸华盛顿州的行程后,24日下午飞抵东岸的华盛顿特区,晚上与奥巴马“边吃边谈”,翌日,奥巴马在白宫举行欢迎仪式,双方正式会谈。相比今天仪式性的会谈,《日本经济新闻》的新闻标题点出了奥秘——晚间的“私人晚宴才是习奥会的重点”。
阅读
-
不在位的政客、学者,总是想方设法吹点儿火药味,反正说句话也不会造成任何实际后果。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22日在《世界邮报》网站撰文,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从政经验:“虽然我的继任者们在竞选时说过许多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但只要当上总统,几乎所有人都会降低调门。”
阅读
-
这几天网上突然冒出一条“绕口令”段子。三个独立的“事实”,因为相似的“反讽”,其意味似乎不言自明,组合起来,算是“姿势水平”比较高的网络段子。——但除了一个缺点:这三件事儿都是谣言。
阅读
-
比希腊债务危机更艰难——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针对欧洲难民危机发出的感叹。好人难当?来看一下数据,黎巴嫩本国一共才450万人口,接收了120万叙利亚难民。而人口达黎巴嫩100倍以上的欧盟,经过上个月的部长级商讨,才勉强同意在未来两年共同安置3.2万滞留的外国难民。
阅读
-
美国授予吉尔吉斯斯坦异见人士“人权卫士”奖,吉总理决定废除与美国1993年签署的合作协议。被西方国家视为中亚地区的“民主岛”,同时也是2005年“郁金香革命”的发生地,为何今年突然出现反美势头?
阅读
-
政改方案被香港立法会否决。不熟悉细节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中央决策被地方否决”的错觉。实际上,这次政改方案被否,根本无碍中央权威,28名投反对票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再怎么闹,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8月31日做出决定都会一直管下去,无论是2017年,还是2022年。
阅读
-
真正的占领中环,3年前发生过。但今年这次所谓的“占领中环”,冲击过哪怕一个跨国金融财团吗?当年的沙发变成了铁栅栏,书架变成了堡垒式的脚手架,而曼妙的吉他乐曲,变成了政府大楼前的谩骂、殴打和暴力口号。银行大楼底下,却和往年一样静悄悄。
阅读
-
“非理性”的民众上街表达爱国情感的时候,一些理性的知识分子常常引用的一句名言: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这句话是如此响亮,如此广为流传,以至于人们忘了它究竟是谁说的。这句名言出自拥护政府(用今天的话说是坚定的“五毛党”)、反对人权的英国老派文人塞缪尔·约翰逊。“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不会(向选民)轻易许下各种承诺:他不会缩短议会换届期、不会撤销法律或者更改自古以来议会代表的方式。”约翰逊在《论爱国者》中的这些描述都是在针对威尔克斯这位善于参加选战的政治敌人,“他(真正的爱国者)也不会无限度地屈从于本选区的民意。”美洲殖民地人民在英国议会不配拥有任何“代表”。人们都把“爱国主义”挂在嘴边,但每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都有不同的指称。当塞缪尔·约翰逊用“爱国贼”来批评政敌的时候,他指的是那位煽动民众对抗政府、用人权反对主权的政敌,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下次引用这句话时,还请三思。
阅读
-
《穆斯林的无知》从头至尾都没有完整版本放映过,而短短十几分钟的片花,就能撼动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支配地位,令欧美眼中的“阿拉伯之春”转眼变成“阿拉伯之冬”。从片花中可以看出这部片子粗制滥造,影片中的穆罕默德衣衫不整,出语轻佻。某些伊斯兰教派的教义禁止出现先知穆罕默德的任何形象。无论《穆斯林的无知》将穆罕默德刻画成何种人物,其人物设置本身便是对伊斯兰教义的亵渎,更何况神圣的先知竟变成了淫虫。除了丑化穆罕默德以外,《穆斯林的无知》还直接攻击了伊斯兰教。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不应该禁播这两段有争议的片花——制作如此之粗糙,真正在开罗和班加西街头闹事的人如果真地看过此片,会对其中的反穆斯林手法感到可笑,不会真当回事儿。但他们忘了,公开展示某些神圣形象本身,便是对信仰的极大亵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