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正确的二战史观,就是正确的当代世界观
纳粹是什么?正义又是什么?
对于西方在清算纳粹上的失败,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之所以西方无法彻底清算纳粹的人员和意识形态,是因为纳粹的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本身就是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不是纳粹分子太强大,而是西方社会总是有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二战时的纳粹分子宣扬的是从劣等民族那里夺取生存空间,现在的西方虽然明面上不说这些词,但是干的还是一样的事,只是包装得好一点、文明一点。因为再往前追溯,纳粹主义不过就是西方几百年殖民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当然,这些西方国家的纳粹行径也有完全不包装、与人类文明逆行的时候,比如在侵略他国烧杀抢掠的时候。
然而,今天总能听到一些声音宣称战争中双方互相杀害平民,似乎意味着要各打五十大板,难道被压迫者的反抗也有错吗?二战时期同盟国杀害了无数轴心国平民,那二战就不是正义对非正义的战争了?
这就很荒谬了。
但你别说,还真就不断有人用这种逻辑来否认二战的正义性。比如日本总是念叨原子弹杀死了多少日本平民,避而不谈自己为什么挨原子弹。只要自己受一点委屈,那就是受害者,同时只要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他们的任何反抗就都有错。
这就是错误的二战史观,没有看到德意日法西斯如何系统性地屠杀他国平民,没有看到德意日的平民又如何从这种法西斯及军国主义中取得实际利益,或是被意识形态的狂热所裹挟,没有看到那些不愿屈从法西斯及军国主义的各国人民(包括德意日人民自己)又是如何被其所镇压……
在此顺带发散一下,不光是二战历史,整个世界近代史,涉及殖民主义以及对殖民者的反抗,都有类似情况。比如,那些成天批判义和团犯下的错误,却避而不谈殖民者如何残暴、义和团因何而起,抱有的是同样错误的史观。
一提当年的侵略,就总能见到这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奇谈怪论,只提老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侵略者的许诺吸引而帮助八国联军,一点不提八国联军如何在这之后撕破伪装大肆烧杀抢掠老百姓
如果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永远只限于听故事,搞历史发明和影射史学,像某些极右翼政府那样通过从历史中东拼西凑一些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没有一套唯物主义史观,那不仅看不清历史,也看不清现实。
世界当然是复杂的,意味着我们永远都能找到支持不同角度、不同论点的例子。就好像二战时期,法西斯们再邪恶,也不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你也能从里面找某些个体的闪光点;同盟国再正义,也不是什么完美的圣人,你也总能找到他们犯下的罪行。
但是,即便每一方都存在正义和非正义的部分,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坚定地将二战定义为一场正义胜利的战争?
因为正义是中苏美等各同盟国的主流,而非正义是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主流。尽管二战胜利之后的秩序远非完美,但仍然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加平等与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了更多的死亡和奴役。试想如果是法西斯胜利,如果延续他们种族灭绝的路线,这个世界将陷入更加深重的灾难。
只有拥有正确的史观以及世界观,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才能跳出各种舆论和叙事的引导,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正确的史观和世界观也依赖于正确的史实和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否定和篡改二战史实——要么抹杀中苏的贡献,要么美化侵略和殖民,都是极其危险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当前的世界。
以色列几十年来鼓励扩张所谓的“定居点”,大量侵蚀巴勒斯坦的土地,挤压巴勒斯坦平民的生存空间,再加上一系列建立在宗教极端主义之上的意识形态不断泛滥——甚至任何试图反对的犹太人,也会变成敌人。
即使是犹太人,只要稍微有点良心,也要挨以色列军警的铁拳
然而就是这样的以色列,以受害者身份,不断引用二战时犹太人遭遇屠杀的历史,仿佛只要自己是犹太人,就永远不可能是纳粹,只要自己是犹太人,那么自己的敌人就是纳粹。
比如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就天天给自己戴黄星,强调犹太人被纳粹德国屠杀的历史
这种按照种族身份而非实际行为来定义善恶的逻辑,难道不似曾相识吗?
- 原标题:周德宇:正确的二战史观,就是正确的当代世界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