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毅:“新南向”还在吊命,有谁记得台塑钢铁吗?
关键字: 台湾台塑台湾钢铁河静钢铁越南新南向蔡英文10月21日,台“行政院长”林全主持了“新南向政策工作计划进度报告会议”,要设立“一国一平台”窗口,并做出投资安全报告,还声称新南向政策与以前的南向不同,将以人为本。“重视投资安全”的说辞,无疑令人联想起今年一度在台湾舆论场中成为热点的台塑河静钢铁项目。
河静钢铁项目是台塑集团已故掌门人王永庆先生生前圈定的一个大型长流程钢铁项目,位于越南中部的河静省,于2008年开工建设,工程的主要承包商和供货商都来自中国大陆。目前已投资超过100亿美元,项目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
按照规划,河静钢铁一期主要为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市场供应棒线和其他建筑用钢材,但在过去的八年来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大陆的钢材出口量已从2008年的不足6000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1.124亿吨大关。有分析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至2020年或更久。中国大陆钢材出口量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国内外的价格差异。以中厚板产品为例,2015年美国、德国、欧盟、韩国、东南亚的中厚板平均价格,分别较中国大陆平均出口价格高90%、32%、28%、36%和5.35%。
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是中国大陆钢材出口的最大市场,从数量上看,大约60%的越南进口钢材来自中国大陆。台塑规划者为河静钢铁项目所想象的所有市场空间都已被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进口钢材所填满。
另外,近年来中国大陆资本已启动在南海周边的马来西亚彭亨州、登嘉楼州和沙捞越州建设三座300万吨级的长流程钢厂,它们的主打产品和市场与河静钢铁高度重叠。随着这些钢厂的投产,南海沿岸钢材供给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台塑河静的越南官网(.vn)上,标榜自己是东南亚最有竞争力的钢铁制造商
以.tw结尾的中文页面则低调得多,毕竟承包商和供应商都来自大陆,而且近年又多了些竞争对手
台塑作为缺乏经营大型长流程钢厂经验的钢铁业新军,将不得不在投产后的数年内以产品质量和达到设计产量而不是产品成本作为主要的运营目标。仅靠低廉的越南工资并不足以弥补河静钢铁与中国和其他现存国际竞争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在目前价格低迷的市场条件下,即使是像宝钢这样的资深大型钢厂运营商也要为它的湛江新厂做好投产之后亏损三年的打算。
诚然,台塑当年的决策,与蔡英文的“新南向”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对市场动向的误判则仍有现实启示。未来,中国大陆企业、资本很可能像钢铁业一样,向东南亚辐射,台湾当局和台企现在规划的种种美好未来,在这种冲击下是否能够实现,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比河静钢铁在越南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供过于求的钢材市场和与竞争者之间的成本差距,反而显得并不那么充满挑战性。2014年,越南发生反华骚乱,河静钢铁首当其中,众多越南本地人冲进施工现场烧杀,辱骂中国大陆承包商的员工抢了他们的饭碗。造成中国大陆承包商中冶集团重伤23人、死亡4人,项目一度停工数月。
今年4月初,越南河静等中部4省沿海相继出现鱼类大量死亡事件,一时民怨沸腾。因为死鱼最先出现在河静钢铁所在的奇英县,当地民众因此怀疑是该项目导致了污染,进而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要求政府严惩台塑。6月30日,在当地民众的持续抗议下,越南政府相关部门改变了河静钢铁无需为此事负责的原调查结论,宣布河静钢铁排出的含毒废水是造成鱼群死亡的原因。
随后,河静钢铁董事长陈源成在越南电视节目上承认事件是因下游承包商作业疏失所致,并向所有越南人道歉。台塑集团也紧跟着发布公告,称已同意分2次支付越南政府5亿美元罚款。此次死鱼的规模约为70来吨,舆论认为如此天价的赔偿,是因为台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短期内五亿美元看似为河静钢铁换回了和平,从长远看它恰恰向有关的利益集团暴露了台塑集团的软肋。
越南仍是一个民众缺乏法制观念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外来投资者的台塑集团既没有管控投资风险的规划,也缺乏管控投资风险的能力。为使所投的项目顺利进行,不少大型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时会十分注重保护当地社区的利益,并在投资协议中加入相应的承诺。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使当地社区获益来增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包括在项目中优先使用当地员工、承包商和供货商;规定当地员工在项目员工总数中的比例;拨款为当地社区提供职业培训;拨款新建或改进当地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医院、学校和道路。这些台塑都没有能力实现。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政治层面的沟通、部门的协助也是重要的助力。但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受孤立的天然短板,加上两岸目前交恶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蔡英文的“空心”本质,使得台塑很难得到什么真正的支持。最多就是在谈到投资安全时,作为反面教材出现一下吧。而且,中越关系不佳时,台塑会受到连累;中越关系缓和时,台塑作为非大陆企业,未必能赚到什么便宜。
蔡英文当局还在开会推进“新南向”政策,或许有人仍期望台塑能趁此机会,扭转投资决策失误的局面。但在笔者看来,现在台塑集团领导层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从河静钢铁项目脱身而出,让合适的投资人来接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郑毅:“新南向”还在吊命,有谁记得台塑钢铁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20“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04“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1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96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
当真?默茨打算对中国硬气一把…
-
“我都惊了,西方车企在中国这是要全军覆没啊…”
-
卡塔尔首相回应送飞机:要不合法,就算了
-
普京:光道歉不够
-
特朗普也不去了
-
数字系统太难用,大量日本医院选择“换回传真机”
-
为何让步?“幕僚警告他:再不降基本盘要崩”
-
特朗普:波音告诉我,卡塔尔的订单是史上最大的
-
罪犯刘某奇强奸杀害88岁妇女,被执行死刑!
-
山西“订婚强奸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
“颐云楼主人”,浙江省能源集团原董事长童亚辉主动投案
-
刘国梁,有新身份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
巴基斯坦回应莫迪:危险的升级
-
针对英美“毒丸”条款,我驻英使馆:中方将作出必要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