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人永远是赢家?
-
卡恩丑闻一波三折说明了什么?
-
拉加德会加速IMF改革吗?
拉加德此次当选以共识方式达成,这主要取决于欧洲经济的全球影响及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巨大份额和外交斡旋等因素。而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支持,是否意味着“拉加德治下”的IMF将会进一步对其内部投票机制进行改革,尚需时间来印证。[全文]
-
法国“世纪丑闻”的最终句号
由此可见,任何体制都有漏洞。一个好的体制,就是有能力在出现漏洞时,找到堵漏的有效方式。[全文]
-
卡恩将作“无罪辩护”的背后……
至于阴谋论的盛传,这既是正常现象,亦非常说明问题。在今天的世界,对传媒的怀疑是全球现象。美国媒体指责法国大众传媒普遍存在着“为名流讳”的做法,即对法国政治家私生活中的问题视而不见,从来不提。[全文]
-
法、美司法均对强者有利?
-
“阴谋论”难救卡恩
“阴谋论”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政治生活中一个“常态”。任何重大事件,在官方说法的背后,总有“阴谋论”出现。[全文]
-
“历史的复兴”——法国专家杰雷谈古老文明的民主创新
也就是说,阿拉伯世界民众起义实际上与民主没有实质、内在、直接的联系,而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无论是突尼斯还是埃及,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都是这场巨变的直接诱因,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令社会无法接受的地步。 [全文]
-
欧洲人为何对“阿拉伯动荡”忧心忡忡?
事实上,尽管欧洲大众传媒几乎都在欢呼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自由化”,但欧洲公众却并没随之起舞;在媒体为阿拉伯民众“反抗成功”庆幸的同时,欧洲公众却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全文]
-
西方媒体“中国综合症”根源:三原因须关注
在西方国家任何领域一旦出现涉外的某类问题,无论是计算机黑客、或是雷诺汽车间谍案都与“中国”有关!尽管官方都没有指定任何特定国家为怀疑对象,但媒体报道的方式,均使其民众得到“中国是罪魁祸首”的强烈印象。其中反映出来的某种潜意识里的定向思维,实乃耐人寻味。[全文]
-
法民意从“反战”到“支持 哪个是真相
谁控制了媒体,就控制了民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从而影响民众对事务做出的判断。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新闻与信息已经成为一场“舆论战”的工具。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就是真相。[全文]
-
法国民意是否支持战争?
网上的民意是否能更为准确地反映法国的公众舆论,我们不得而知。毕竟网络民意还不是相对更为严谨的民意调查。但与政界和媒体的“完全一致”相比,网络民意显然更接近于现实世界。[全文]
-
法国民意是否支持战争?
。“法国舆论是否支持这场军事干预?不一定”。在法国媒体毫无保留一致支持这场战争时,看看网友们直接发出的声音,似乎更为真实。[全文]
-
“阿拉伯”世界的重生——从地缘政治看中东巨变
阿拉伯世界的觉醒,从长期战略格局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多年来,美国的中东政策一向是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同时在分化、分裂阿拉伯世界,在其中间寻找代理人或听从美国意图的统治者。这一战略正在阿拉伯民众起义的口号声中走向破产。可以预见,美国的影响将从世界的这个角落急剧衰弱。[全文]
-
“中东巨变”将深刻影响全球国际关系格局
必须看到的是,抗议的阿拉伯民众已经不再相信西方的议会民主,而相信的是真正的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在这些国家都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没有能够解决阿拉伯民众面临的任何问题,如贫穷、发展和言论自由等。因此,阿拉伯民众决心以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这对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冲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