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民意是否支持战争?
关键字:法国对利比亚率先动武后,法国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从政界到媒体,几乎是一片叫好声,几乎没有任何批评意见,立场空前一致,令人叹为观止!右翼支持萨科齐总统的执政党“公民运动联盟”的诸位领导人自是不用说,但反对派左翼社会党亦一致鼓掌,这在历来喜欢争议的法国就几乎是一个奇迹了。曾记否,1991年密特朗总统仅仅是参与美国在联合国旗号下旨在从科威特赶走入侵的萨达姆部队的战争,当时左翼社会党政府的国防部长舍韦纳芒就立即宣布辞职,以示抗议。在2003年当法国总统希拉克联合德、俄共同反对小布领导的美国入侵伊拉克时,法国国内也是吵成一团,支持者占上风,但反对的声音也从来没有消失过。然而这一次,可谓众口一辞!
历来号称以批评为己任的媒体同样看不到任何直接质疑法国参战决定的声音。法国媒体一向喜欢通过民意测验来了解法国人对重大事务的看法。早在3月10日国际社会刚刚响起对利动武的声音时,《法兰西晚报》曾发表了Ifop民意测验所所做调查,当时高达63%的法国人反对法国军事介入利比亚,支持者仅36%。然而自联合国通过相关决议,一直到幻影战机在这场法国发起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中投下第一枚炸弹,法国媒体却忘了进行任何新的民意调查,来了解究竟法国人民是否支持这场战争。
甚至在网上非常热衷于民意调查的各大报也似乎忘了这一了解民意动向的工具。仅一个名为“山地”的小网站在开战当天进行了调查,在242名参与者中,73%的人反对法国参战。
对理解法国民意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也许是法新社转发法国《快报》网站上网民对这场战争的反应。“法国舆论是否支持这场军事干预?不一定”。在法国媒体毫无保留一致支持这场战争时,看看网友们直接发出的声音,似乎更为真实。
“甚至就是必须保护利比亚平民,我仍然对萨科齐介入这场战争感到困惑。”格米拉第写道,“我怕他利用利比亚危机来达到竞选宣传的目的。没有比一场战争更能有效地使法国人团结在总统周围了。”“‘不要以我们的名义’,这是在布莱尔介入伊拉克战争时,部分反战的英国老百姓在他们的窗口挂出的标语。”E?赛加尔第写道,“这也是今晚我的感觉。这场以法兰西名义发动的战争不配用我们国家的名义。有多少穷人将在我们的炸弹下受害?”“轰炸一个国家永远不可能成功。”吕多维奇写道,“这是我们的总统在没有衡量一切后果之前就采取的一个最坏的政策。行动在先,然后再思考。”此外,很多网友对法国媒体广泛挺战也极为不满,认为媒体“顺从政权”,“完全追随政权的宣传口吻”。
与此同时,网上也有支持战争的声音。“必须感谢我们的总统,他正在那个统治了42年之久还拒绝离开政权的独裁者手下拯救利比亚人们。”马达马祖这么写道。而盖图当杜普则安慰担心战争后果的人表示,法国不会危害平民,炸弹只是对准军人……
当然,网上的民意是否能更为准确地反映法国的公众舆论,我们不得而知。毕竟网络民意还不是相对更为严谨的民意调查。但与政界和媒体的“完全一致”相比,网络民意显然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网络民意虽然是“虚拟世界”的产物,但法国大众传媒在这场战争面前显然显得更为“虚拟”,这是值得社会和传媒学家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38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42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评论 112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评论 136“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评论 91最新闻 Hot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
法国直呼“整个行业有救了”,还想要更多…
-
印度慌了:正与中国接触,“问题比目前显现出的更严重”
-
“澳总理下周访华,有个重要任务”
-
“课上中国学生反问:没有信任,为何还要续约?”
-
“谁敢和金砖国家‘反美’,关税再加10%”
-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
巴西:中国拟解除进口限制
-
被特朗普长文炮轰后,马斯克用《沙丘》名句回怼
-
马斯克回怼贝森特:索罗斯的傀儡,连数学都不会
-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竟赖上中国
-
日铁飘了,还叫板中企
-
特朗普破大防:荒唐!马斯克玩玩得了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