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张燕生:全球贸易缩水,中国抢份额的同时更要分享市场
最后更新: 2023-02-27 09:45:18此外,我们的周边还有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涉及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数字经济的规则。DEPA是由新西兰、新加坡和智利推动,最适合中小企业和中小国家来把握数字经济机遇的协定。因此,我们下一步推动这些地区的合作,既会促进中国制度的开放、流动市场的开放和创新的开放,并且对整个地区的繁荣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带一路”比RCEP的范围更大。RCEP的贸易比重占到30.8%,而“一带一路”的比重是32.9%,接近三分之一。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具备互补性,是最能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最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百姓创造消费者剩余和经济福利的。
但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欧洲在搞互联互通的战略,美国搞“印太战略”,日本也在搞高质量基础设施的战略等等。在我看来,竞争才能够促进进步。如果大家都大量、高质量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亚进行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市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遇,中国是会非常乐意见到这种场景。
至于其中一些妖魔化“一带一路”的声音,比如“债务陷阱”、“生态的灾难”等等,我们也注意到了。在“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上,我们的财政部及其他政府部门纷纷针对债务的可持续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制定了更加符合国际高标准的规则、方案、计划、规划。我们“一带一路”的“五通”,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是能真正做到高质量共建,更有利于造福我们“一带一路”沿线的百姓。
观察者网:2023年,全球需求萎缩几乎是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觉得我国的外贸部门、外贸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实现外贸的高质量发展?稳外贸的重点和难点又在哪里?
张燕生:今年全球需求萎缩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蛋糕在大规模缩水。这个时候如果要不惜代价地从已缩水的蛋糕拿走更多,就很容易产生贸易摩擦、贸易冲突。你的贸易伙伴会问一个问题:我的订单大幅度减少,你还要拿走更多,我怎么办?
因此2023年中国的战略是扩大内需。也就是说,中国会把自己的蛋糕做得更大,而且把自己做的更大的蛋糕,去和自己的贸易伙伴分享。
我们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后这些贸易伙伴可能越来越多会和我们有贸易逆差:我们买他们的东西,跟他们分享我们市场奶酪。并且,我们给他们分享的市场份额要大于我们从他们那里拿走的订单或者说蛋糕。
2023年,中国外贸的增长首先一定是靠硬实力,靠国际竞争力,这样是最能给贸易伙伴创造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最能给大家带来互补性好处的。第二,我们要积极地扩大进口。在缩水的蛋糕里,我们用硬实力拿走份额的同时,要跟我们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在2023年扩大内需中带来的发展机遇。
我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很清楚,今年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并且中国经济是可能走出一个独立向上的轨迹的。IMF也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拉动力恐怕是在30%以上。这个贡献实际上就是用扩大进口来带动的。
另一方面,2023年我们要促进方方面面的转型升级,敢于在困难的时候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来促进转型。
去年12月我们放开的时候,上海、江苏、浙江等多地都派出了包机到海外“抢订单”。“抢订单”是一个形象的描述,实际上,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是在修复3年新冠疫情中,中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在商业联系上的损害。3年疫情间,双方信息不通,情况已经互相不了解,很多的订单已经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因此修复商业联系是很紧要的。我们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是止损,第二步是修复,第三步才是扩大。
因此,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国的外贸企业要和国际贸易伙伴修复资产负债状况、修复双方商业联系、修复下一步合作路径和方向。
观察者网:外贸主体也是我很关注的问题。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占外贸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了50%,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80.8%。而曾经占外贸半壁江山的外商投资企业,2022年在全国的进出口贸易比重下降到了32.9%,也就是还不到1/3,与去年相比,基本上是零增长。您对这两大外贸主体的表现有什么解读?您对当下如何更好地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如何更好地留住外商投资企业有何建言?
张燕生: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过去40年,我国外贸从代工贴牌起步,进行“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我国从全球供应链低端起步,用40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外贸大国、世界最大的市场,且具备全产业链的优势。我认为原因在于,过去40年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全方位国际合作取得的进步。
最近美国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受到了其国内政治非常猛烈的攻击。美国的一些极端分子,或者持有成见的人攻击苹果:为什么你在中国有那么高的增值率、有那么高的商业存在,还迟迟不愿意离开中国?
但其实在过去的40年,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不是外包,而是定制。中国企业想要成为苹果的供应商,进入苹果的供应链、产业链,必须要符合它的标准和条件。只有这样,苹果才会在技术、设计以及关键设备上帮助企业成为一个合格的供货商。
工厂车间,图自视觉中国
2021年,印度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有3.65万家,美国有2.55万家,而中国有超42万家,约占全球42%,是美印的十几倍。虽然苹果将约16%的供应链转移到印度,但仅限于组装和维修层面,其关键零部件还是来自于中国。因此有一些分析家认为,在未来20年,印度的优势都不可能替代中国。
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跨国公司以及全球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例如,苹果公司就得到了价廉物美、高品质的供货,以及真正高水平、深度的国际合作。而中国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
在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下一步合作中,我们要学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创新;要学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现代化,学法治;还要与跨国公司在商品服务、数字和技术方面深度合作,学高端。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是离不开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全方位国际合作的。
因此你所说的数据也是我最担心的。一方面,这是好消息,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进出口增长达到12.9%;但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已经从半壁江山下降到了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增长率是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贸易伙伴、榜样消失了,今后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可能会更加曲折,可能要交更高的学费。下一步怎么办?
有一次我参加中国美国商会活动,一位美国500强企业的老板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还希望下一步还能参与到未来30年的现代化新征程中,但什么时候中国才会认为我是中国企业?我给中国政府纳税,我给中国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我给中国的伙伴提供技术、管理,但是我永远是外人。”
我的回答是,等到中国真正自信的时候,真正能够让民企、港澳台企业、国企、外企公平竞争,对这些企业一视同仁的时候。外贸企业居民的概念是指,外企在中国经营一年以上的进出口统计按中国居民进行统计。很多外企伴随我们改革开放40年,它们的出口就是中国出口,GDP就是中国的GDP。为什么我们不能敞开胸怀,打造世界制造、世界大脑?让民企、国企、外企都能在中国进步中共同作出贡献。
我希望这步棋你们这一代人能完成。
观察者网:我国外贸领域的“新三样”现象很引人关注。2022年,我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以电、光、锂这“新三样”的出口为代表,我们国家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对此您有何解读?这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我国外贸企业、外贸产品转型的风向标?
张燕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对于中国外贸企业来说,需要把握一个重要机遇。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能源革命、数字革命和绿色革命。而中国在这三场革命中都有着非常硬的目标,比如双碳目标。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5年规划,其中的经济指标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预期性的,关于希望引导社会和企业向哪方面发展;另一大类是约束性的,说到就要做到。
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就一直有“说到做到”这样的约束性指标。如果“说到做不到”,主官一把手就要在两会作说明。而要“说到做到”的内容都是和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直接相关的,比如我们单位GDP的能耗、单位GDP的碳排放。因此这个指标,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从来都是层层分解。
目前在绿色革命、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中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浪漫主义的倾向,即“光说不做”。说1年、说5年、说10年,永远在开全球气候大会,永远在吵架。另一种倾向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
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都是中国在应对这三场革命时始终保持先立后破,说到做到的证明。
这三场革命的初始阶段都需要政府扶持。因此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拿出了真金白银帮助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的发展。因此,最后可以发现,无论是企业产业还是产品技术,“新三样”的全产业链优势、创新以及发展,都在中国。
中国有关部门,比如商务部,已经开始制定像光伏技术的出口限制。对于我们领先的技术,我们也要像美国限制我们的芯片一样采取限制。你们要想发展光伏产品,你们可以自立自强地去独立创新。
兴川实证光伏电站(图源:国家电投四川公司)
“新三样”是中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涌现出来的具备代表性的产品、产业和技术进步的路径。高质量发展当中,创新要成为第一动力,协调要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要成为必由之路,共享要成为根本目的。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把传统制造业和创新、数字产业的数字化、以及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相结合。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数量接近于68万辆,增速是1.2倍。而且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出口到沙特、智利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新兴市场,而且也进入到比利时、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相信今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成为中国出口的主打新兴产品的代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沫初 
-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1级地震
2023-02-27 08:18 地震 -
多地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已启程赴京,参加两天半培训
2023-02-27 07:32 2023两会 -
两办发文: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观点
2023-02-27 06:56 依法治国 -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2023-02-26 21:38 中西教育 -
上海地铁回应男子涂鸦列车致停运:已移交轨交公安处理
2023-02-26 20:28 -
中纪委网站:坚决防止违规吃喝歪风反弹回潮
2023-02-26 20:19 廉政风暴 -
男子在自家鱼塘电鱼被罚,四川警方道歉:撤销处罚、罚款退还
2023-02-26 18:53 基层治理 -
二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开始举行
2023-02-26 17:5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四川发生非煤矿山顶板事故,已致5死3重伤
2023-02-26 17:34 安全生产 -
中国足协干部多达30正处、300正科、1000副科?官媒辟谣
2023-02-26 17:02 网络谣言 -
保洁捡2万元报警被开除?市监局回应
2023-02-26 16:18 疑案追踪 -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
2023-02-26 16:00 2023两会 -
《爱上海的理由》第21集 邱天:一杯咖啡看上海
2023-02-26 15:54 上海观察 -
李世民:团结的精神藏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我期待着见证这个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2023-02-26 15:49 老外讲故事 -
辽宁省原副省长王大伟,被公诉
2023-02-26 15:34 廉政风暴 -
三江布央购物长廊失火,当地回应:村民在田埂烧火引燃
2023-02-26 15:29 -
亳蒙高速工地土方坍塌,致3死4伤
2023-02-26 14:42 安全生产 -
民进中央提案建议:延长毕业生应届身份时限
2023-02-26 13:56 -
超市通告“一元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监管部门回应
2023-02-26 13:06 -
研制批完美收官!第四架AG600M首飞成功
2023-02-26 10:37 中国大飞机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