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新宇:和颐酒店女生遇袭,靠自救远远不够
关键字: 女子入住北京酒店遇袭和颐酒店女生和颐酒店遇袭如家如家 和颐酒店女生单独入住酒店怎么保护自己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女生遇袭该怎么办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真正有效的“避免”方式是——
1. 呼吁公安机关加大对性侵害、性骚扰案件的调查和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2008年,中国反家暴网络出版了一本《反家暴法建议草案》,其中提到:提高执法者的意识,是用足法律的前提。
对于家庭暴力、对于性骚扰,我们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人员在面对实际发生的案例的时候,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选择性忽略、选择性无视。因此,那些女性求助的声音得不到回应,只能越来越弱。而犯罪分子的气焰呢,也在执法机关一次次的纵容中越烧越旺。
比如视频中的这个案例:女孩投诉的结果是要等待四天,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目前接近于0。这事实多令人心寒、又多么强烈地鼓舞未来的犯罪分子继续从事这样的行为。
2. 呼吁社会范围内,人们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尤其不要因为“觉得对方是夫妻或恋人”而坐视不理。这个视频里,无论是酒店的服务员还是过路的人,除了最后那个好心伸出援手的女士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这个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劫持未遂案产生足够的重视。如果当时能多几个人早早过来帮手甚至声援,那个施暴的男性不会这么嚣张,女孩的情况也不会这么危险。
3. 呼吁酒店和各个公共场所加强管理,让这些场所更安全,而不是像视频里那样,居然能在酒店的走廊里发生劫持未遂的案件。
4. 从小进行性别平等教育:
不要让女孩觉得:我就应该温柔斯文手无缚鸡之力。不要把女孩培养成毫无攻击性的人,不要让她们面对恶势力的时候毫无反抗能力、甚至毫无反抗意识;
不要让男孩觉得:男人就是该粗暴野蛮。不要鼓励男人强奸。
什么叫“鼓励男人强奸”:电视剧里的霸道总裁,对女人强吻甚至强迫她们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的剧情就是鼓励男人强奸;当男孩不够粗暴的时候,问他们"你是不是男人",这也是鼓励强奸。类似的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
5. 在类似的“女性遭受侵害”的案件发生时,不要谴责受害者,不要对受害者说:你一定犯了什么错,不然他为什么不强奸/劫持/伤害别人,而偏偏选择你呢?
这样的言论,一遍遍地告诉受害者:你是有错的!你不该责怪别人,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样的言论,一遍遍告诉那些施暴者:放手去做吧,人们会帮你骂死受伤害的人。
这样的言论会导致侵害案件的受害人更加不敢报警或投诉,从而导致:1)犯罪人被揭发的可能性变得更低,犯罪成本变低;2)社会意识不到类似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误以为"只要我小心点就能避免伤害了"
面对类似事件,大家在短期内该怎么做呢?
眼前就有最好的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做点什么:
1. 转发这条新闻,并且发出“谴责犯罪者”“呼吁公众重视性侵害和性暴力”的评论,而不是说“女孩不要出门、不要独自住宾馆”;
2. @微博上的“平安北京”等公共号,呼吁他们重视这个案件并且尽早、尽快立案;
3. 接下来的一两天之内,一定会涌现无数关于这个案例的新闻和评论——如果一篇报道建议女性不要独自出行,请在下面留言表示反对、或者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表示反对,如果一篇报道普及性侵害常识、教女性一些防身术、或者提供其它的有用信息,请点赞或转发;
4. 如果可能的话,了解一些性暴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为什么性暴力的根源是性别不平等,并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消除性别歧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很多人坚持用同一种声音说话,那么这种声音迟早会被听到、会引起重视。而一个声音大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引发一场变革。所以,发声、说你认为正确的话,这就是一种最大的贡献和改变。
5. 如果在路上遇见类似的事情,不要袖手旁观。可以考虑情况,选择大声呼叫、帮忙报警、帮忙向路人求助,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的话则可以直接出手干涉。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建议。
另外,有人说:你在这种时候说这些类似“我们要促进世界和平”的大白话,对实际情况有什么帮助呢?
唔,2014年夏天,我在哈佛上过Marshall博士的一节传播课。Marshall博士是当年奥巴马竞选团队的重要顾问,他本身也有非常丰富的民运经验。他给我们分享了黑人民权运动的例子,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理论——要学会利用那些关键的事件来触发社会改变。
现在发生的这件事,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事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里、大家更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分析。
你看我这个答案写了这么长,在平时也许很多人丢下一句:太长不看,就算了。但是在这种时候,人们渴望信息,因此我这篇答案更有可能被看见。
因此,在这种时候,不仅仅要分析这个事件,更加要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发散出去,传播更多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包贝尔婚礼上的闹伴娘事件引发了那么大热潮——大家并不仅仅是在讨论这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基于这个事件的基础,讨论一个社会现象,甚至探索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现象形成的社会机制。
所以我才写这么多……
以上。
乌通解读:
转发量恐怖是因为这事太让人惊悚了,我打包票只要是会独身外出的女性看到这个微博一定会转,我微博的女性朋友无一例外全部转发了,涉及到人生安全的事怎么样的高关注都不过分,再就是监控……可见你们都没看视屏,监控是民警来的时候调来给受害人指证的,她自己用手机录了,她有监控视频非常正常。笑不露齿lena酱解读:
@纳兰性急:看到了两条关于酒店妹子的“阴谋论”的说法,无从考证,只能静待发展。上微博多年,已经习惯了热点不可妄下结论,只是希望如同不因人废言一样,这次别因事废言。真相归真相,道理归道理。等到水落石出,即便和昨晚疯转的长文不符,希望大家还记得路见不平不要冷眼旁观,以及遇到险情如何自救这些道理。
@管鑫Sam:这个当事人的遭遇,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孤例,她的案例如100%属实,无非多一个案例;如果部分有假,也不影响同类事件真实存在。遇到呼救要聪明干预,自己出门多加小心,这些总是没错的。如家官方的声明至少证明事件存在,是否100%如事主陈述等看发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1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9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