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关于滚滚你或许不知道的九件事
关键字: 大熊猫熊猫还是猫熊熊猫外交国宝大熊猫为啥自然基金会拿滚滚做会徽?
1958年5月,奥地利动物商海尼·德默(Heini Demmer)用三只长颈鹿、两只犀牛以及河马、斑马等,与北京动物园换得大熊猫琦琦(chi-chi)。原本琦琦被卖到美国的一个动物园,但彼时中美交恶,美方拒绝琦琦入境。在法兰克福动物园短暂停留后,德默决定将琦琦租借给欧洲各国的动物园。
1958年9月5日,琦琦从哥本哈根动物园转战英国伦敦动物园。英国伦敦动物协会原本声明不再捕捉野生熊猫,但还是接收了琦琦——理由是琦琦本来就已经被抓了,不能放归自然。原计划琦琦在伦敦动物园待三个星期就走,但园方最后决定花1.2万英镑买下琦琦。
作为当时西方世界唯一的一头大熊猫,琦琦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标志上那只大熊猫的原型。WWF创始人之一、英国鸟类学家彼得·斯科特(Peter Scott)以琦琦为范本,画出了后来成为WWF标志的原图:一只微抬起头,疑惑地望着人类的大熊猫。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orld Wildlife Fund )更名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之后的新设计了。
熊猫外交什么时候开始的?
除了用生命里100%的时间吃竹子、睡大觉和卖萌之外,大熊猫还有一项神圣的职责——“特聘外交官”。
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送了两只熊猫和70张毛皮给日本天皇。熊猫真正作为高规格国礼始于1941年,宋美龄向美国政府赠送一对大熊猫以谢其救济中国难民。这以后,熊猫被陆续作为国礼送到世界各国,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熊猫国礼在1957年送给了前苏联。60年代,中国只向朝鲜赠送过熊猫。随着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中国相继向美国(1972)、日本(1972)、法国(1973)、英国(1974)、西德(1974)、墨西哥(1975)和西班牙(1978)赠送了大熊猫。不久,这些西方国家陆续和中国建交。
这种无偿赠送止于1982年。此后,去海外的熊猫都是“限期租借”给他国,还经历了从商业项目演变成科研合作的变化。目前的大熊猫租借项目只能以“合作繁殖”为目的。一般来说,中国将熊猫租借他国十年,收取1000万美元的费用,主要是为了进行科研交流。不过它的外交作用却没有受到影响。
1988年,中国正式将大熊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熊猫君终于成功逆袭,成为“国宝”。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