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木:台湾问题的底线、极限、机遇
美国加图研究所国防与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特德•盖伦•卡彭特写的《即将来临的美国为台湾与中国的战争》一书,就台湾问题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美国继续对台出售武器而不提供安全保证的政策,是基于这样一种承认,即台湾是美国的一种有限的或‘边缘性’利益,而非至关重要的利益”。“对台湾的安全保证需要承担巨大的而非极小的风险。中国现有20多枚洲际导弹能够打到美国城市。在未来几年内,这一数量可能会增加到几百枚。即使一场最初仅限于台湾海峡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也可能会升级以至失控,而置美中两国决策者的意图于不顾。对于美国来说,这种程度的风险只能在保卫其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时才能承受,而维持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并不符合这一标准”;卡彭特最后提出结论性的政策建议,认为“美国在台湾独立问题上不持任何立场。我们无意支持或反对台湾的独立。同时,我们不应承担任何义务,去保卫一个(事实上或法理上)独立的台湾”。[6]该书洋洋数十万言,对美国政府的建议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台独”自生自灭!
三、抓住历史可能出现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两岸统一
骄傲使人落后。苏联解体后,尤其是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得手后,美国外交的骄横之气到了极点。21世纪初,小布什上台后,挥师中东,几年下来,花费了天大的代价却离其中东战略目标越来越远:中东形势越反越恐,美国在伊拉克难以自拔,现在阿富汗塔利班又杀将回来,以至小布什在中东捉襟见肘,并为此怪罪于伊朗,要向伊朗开战。果真如此,那美国将从在阿富汗的“一鼓作气”、到伊拉克的“再而衰”,最终会进入“三而竭”。
目前美国国内政治主题与尼克松上台前面临的关于“越战”的政治主题十分吻合,美国外交重蹈尼克松之前美国追逐高目标而使国力严重透支的错误,将迫使尼克松主义在美国卷土重来。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利用地区均势调节而非直接介入地区危机。这种策略是英国传统均势外交在美国经两位罗斯福到尼克松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两届政府唆使并利用日本挑战并打败中国(1895)和俄国(1905),继而在太平洋战争之初再次利用日本将英法势力驱出东亚;之后,美国又联合英国、中国和苏联打败日本。由此才出现了基于雅尔塔框架的美国世纪。二战后,美国外交抛弃均势策略,重蹈20世纪初塔夫脱单枪匹马介入亚洲事务的失误并在朝鲜半岛和东南半岛严重受挫。这些失败说明,如果不至少与亚洲一个大国合作,担负着两洋防务重任的美国根本没有独立解决这一地区危机的能力。困境中的美国人再次认识并选择均势外交,这就是尼克松主义。
苏联解体后,美国人又忘乎所以,再次步入杜鲁门抛弃均势外交单枪匹马介入地区事务的误区并再次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可以断定,今后一段时期,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力将大幅下降,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是美元因失去其物质承担者即石油的有力支持而乏力回天,经济疲软将迫使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收缩其战略边界。尼克松主义将在美国外交中经反复试错后被迫成为必须的选项。
首先,与20世纪70年代不同,促成21世纪美国尼克松主义出现的地区在中东。中国不仅不是目前造成中东危机的当事国,而且还是国际社会解决中东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与20世纪比,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压力已大大缓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安全压力多来自中国东部海上,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西南、西北、东南均出现“雪压冬云”的严峻形势,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安全压力集中于北域,苏联在中国北疆大兵压境,虎视眈眈。这一切均延迟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
进入21世纪后,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确立大大稳定了中国西南、西北的安全形势,而东面以“台湾问题”为牵引的安全压力却日现升级。与此同时美国也深陷中东战场,这与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给中国提供了解决西南压力的时机的相似,目前的国际形势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较为持久的和更加从容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机遇。
选择也首先是和平的选择。只要台湾方面愿与大陆人民共守“一个中国”的原则,那么在任何时候,中国政府都不会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但和平的诚意应当是双向的,其前提就是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对“台独”分子十分不利,而对海峡两岸所有热爱中国的中华儿女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却是大好时机。海峡两岸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时机,做国家统一的功臣,不做分裂国家的罪人,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以最和平的方式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抓住并成功利用这样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有条件的。这首先表现为中国政府仍然要保持毛泽东、邓小平那一代领袖的张弛有度的高超胆识和坚定不移的国家统一意志。其次,中国大陆内部不发生——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我们的对手很可能在这个时期人为制造——动乱及由此产生的分裂。不然的话,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极限就不限于台湾,而是像20世纪40年代末那样由长江直进中国腹地。
【注释】
[1]《马康卫谈话备忘录》(1954年5月19日),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2卷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2]1798年后,面对拿破仑法国的崛起,无论是杰斐逊还是他的拥护者,都不愿意看到英国的崩溃。这一年,他写道:“英国的完全屈服不啻于一场大灾难。”他接着说:“但令人高兴的是,这不可能。”他在1803年指出,美国将会“大大遭殃,如果有什么灾难让人类失去了用来抵挡有时是所向披靡之洪流的这样一道防波堤的话”。转引自[美]孔华润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3]“尼克松总统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4]“守险不守陴”,陴,城墙。太平天国创立的守成战法,其特点是将精锐兵力用于控制城四周险地,造成敌军四面受制而无力攻城的战略态势。
[5]麦克阿瑟这个人的优点还是战役性的。此人善于剑走偏锋,性格上也比较爱出风头。1942年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收到麦克阿瑟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一些建议后,在日记中写道:“他对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的想法令人诧异。他的谴责可能只对军校一年级学生有好处。”2月23日,他给麦克阿瑟的通电发出后,在日记中写道:“爱出风头可能毁掉他(麦克阿瑟)。”([美]罗伯特·H. 费雷尔著,陈子思等译《艾森豪威尔日记》,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8、71页。)罗斯福曾经当面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说:“道格拉斯,我认为你是我们最出色的将军,但是我觉得你将是我们最蹩脚的政治家。”(转引自[美]尼克松著,尤勰等译:《领导者》,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麦克阿瑟晚年也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回忆录中援引了罗斯福的这个评价来评价自己。
[6]Ted Galen Carpenter,America’s Coming War with China: A Collision Course over Taiwa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pp.178-179.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美卫生研究院:2019年12月新冠已在美传播
2021-06-16 07:21 美国一梦 -
-
云南:象群迂回迁移9公里 移动直线距离1.3公里
2021-06-15 22:43 -
王毅在“上海合作组织日”招待会致辞,提出四点倡议
2021-06-15 22:03 中国外交 -
建党百年五集大型政论片《你的样子》第一集《信念》
2021-06-15 21:38 建党百年 -
李克强考察吉林:营商环境过了关,投资就能跨过山海关
2021-06-15 21:25 -
山西代县透水事故遇难者升至5人,井下发现重大险情
2021-06-15 21:21 安全生产 -
微博:严打水军刷榜,集中处置恶意营销等“带节奏”账号
2021-06-15 21:01 明星那点事儿 -
美公职人员发表个人文章被调查,中方:谈论言论自由时多照照镜子
2021-06-15 20:05 -
石正丽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新冠实验室泄漏说毫无根据
2021-06-15 20: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何健民被查
2021-06-15 19:57 -
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2021-06-15 19:54 中西教育 -
黎智英危害国安案押至7月27日
2021-06-15 19:53 香港 -
“中国特效行业比国足靠谱很多”
2021-06-15 19:16 上海电影电视节 -
慕安会报告称中国为泰然自若的国家,“展现了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2021-06-15 19:12 -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市委中心组今天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和党的创新理论
2021-06-15 19:01 上海观察 -
国家医保局:投标药企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
2021-06-15 18:52 政策风向标 -
西南政法为新疆棉辟谣:大量机械化已致人工采棉岗位稀缺抢手
2021-06-15 18:08 -
赵立坚:美国病了,病得不轻
2021-06-15 16:36 -
黎智英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安案今日受审,最高可判终身监禁
2021-06-15 15:54 香港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