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76期:中国经济的复苏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44:22“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还是世界上发展机遇最多的国家。”
“2023年中国经济将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全面开放之后,要怎样复苏我们的民营经济?”
在2023年2月20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76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连平教授同观众们共话中国经济的复苏。
张维为:
我们这个节目里多次调侃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中国做的一些判断,我们建议反过来理解它的许多观点,有时候可能更接近真相。
去年6月,《经济学人》刊登文章称 “中国扑灭新冠,却重创了信心”,今年1月它又发文称中国的放开将“扰乱世界经济”。如此任意妄为的判断使人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人怎么做都是错的。
好在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西方媒体的不靠谱,用我的话说,就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黑暗中吧。
从今年春节期间的经济数据来看,我们的旅游、酒店、餐饮、电影票房等都出现了强势复苏。交通部预计春节期间的客流总量为20.9亿人次,约为2019年同期的70%。春节期间国内出游3.08亿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88.6%。中国院线电影票房一个月内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2019年同期,也刷新了中国年度电影票房最快破百亿元的纪录。另外,通过支付宝一个平台的酒店消费支出就同比增长了8成。春节7天内全国快递包裹超7亿件,较2019年同期也大幅增长。
这一切使西方主流媒体感到十分惊讶,《纽约时报》2月1日刊文说,“我们想过中国的新冠清零会结束,但没想到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中国,新冠好像从未发生一样”,这些媒体不久前还在预测中国春节前后应该是民怨沸腾、社会动荡、经济崩溃,但他们再一次失望了。
回头看,天佑中华,从果断封城到果断放开到全力拼经济,我们这个国家是见过大世面的,一切围绕人民的整体利益,可捭可阖;我们的人民坚毅、勤劳、向上、达观,从来没有越不过的坎!
2023春节期间,游客们在景点寻找年味。(资料图)
经济强势复苏的主要风向标还有衡量制造业景气程度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月份这个指数上升到了50.1%,为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明显上升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升。
外资流入中国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今年1月的数据,新兴市场每天有11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其中8亿美元是流入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在显著升值,从3个月前的1:7.21升至目前的1:6.77。
此外,“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促进消费、推动国产品牌走强已成大趋势。我们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身边国产品牌的汽车越来越多,比亚迪的销量远远超过了特斯拉;手机也是这样:以前是苹果三星很多,现在更多是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
中国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购买国货的主力军,这并不只是展示爱国情怀,而是这些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高的品质,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售后服务等等。随着再次明确“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市场也在回暖。中国汽车内外销势头正劲,中国今年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势头也很好。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演进,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生产都在加速发展,中国经济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孕育了许多新的商机。现在外界普遍调高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开始的悲观到谨慎乐观,到普遍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4.4% 上调至5.2%,摩根士丹利则从5%上调到5.7%。
我们是1月8日正式把新冠防控政策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我在1月7日,也就是正式放开的前夕,接受了一些媒体的对话,我被问道“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预判中国经济前景?”我说大概率是我们国家三年前的果断封城和三年后的果断放开,将被证明是利远远大于弊的正确选择,我们的经济将全面反弹。
2023春节期间,长沙旅游爆火。图/潇湘晨报编辑邬成鼎
当然,也有不确定因素,我想主要是两点,一是病毒本身可能变异。虽然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病毒走弱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排除出现毒性更强的新变种并传播开来,我想我们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全球病毒的演变,我们要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
二是外部的经济环境,特别是是否会出现西方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如果出现这样的危机,中国的经济复苏也将受到影响。世界银行已经把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比去年还要低,认为一些主要经济体可能面临经济衰退。
我可以举一个见微知著的例子,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纸板箱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8.4%,纸板箱企业开工率降至大约80%,这两者都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也就是13年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背后可能是美国持续的高通胀、高利率导致消费信心不足、购物减少,也许预示美国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将至。
然而,我想即使遇到外部衰退乃至危机,我们的回旋余地还是比绝大多数国家大很多,中国是个“文明型国家”,规模巨大,人民勤劳,经济韧性强,活力足,西方不亮东方亮,所以我想今年中国经济强势反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坦率地讲,世界今天寄希望于中国,指望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带动他国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将是影响2023年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毕竟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游客输出国,中国还是13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2013年到2021年的10年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8.6%,超过七国集团,也就是超过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这七国的总和,它们的总和是25.7%。过去十年,七国集团中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是18.6%,不到中国的一半。不久前,法国经济学家埃雷罗预测,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增加到50%左右。这些都说明今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对我们普通中国人来说,中国一定还是世界上发展机遇最多的国家。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下面我们请著名经济学家连平老师给大家演讲,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评论 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3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0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