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27期:国际社会关注六中全会
最后更新: 2022-01-04 09:14:24“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第三次历史决议,引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法国舆论存在着‘两个中国’,一个是法国媒体‘虚构的中国’,另一个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中国。而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一现实。”
“我们党在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斗争中,为什么总是能够引领主流的意识形态?”
在东方卫视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27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郑若麟,共同解读国际社会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高度关注。
张维为: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引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初步归纳了一下外部世界的一些主要关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和国内媒体一样,国际媒体都注意到,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用美联社的话,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共对这项历史决议赋予多么重要的意义。
外媒几乎都提到中共之前的两个“历史决议”:一个是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另一个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们都指出这两个决议都是在中国重要的历史关头完成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也指出,第一个决议实际上是确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第二个决议排除了“左”“右”思想的干扰,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铺平了道路,而今天第三个历史决议则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路透社报道说,这个《决议》概述了中国从“饱受屈辱”的国家到现在“强起来”的历史,而且强调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驱动力。不少外媒也注意到这份《决议》显示了中共“谨慎对待历史”的态度,因为《决议》重申了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定性,如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这份《决议》重申“文化大革命”是“十年内乱”和“灾难”,提到1989年春夏之交的“严重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
外媒也注意到在这个《决议》中,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述占总篇幅一半以上,这本身就凸显了《决议》重点所在。德国电视一台认为,随着历史性《决议》的出台和六中全会的闭幕,中共开启了为2022年二十大做准备的进程。埃菲社11月18日发文指出:这个《决议》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的动员令。
几乎所有的外国媒体都转述了这个《决议》中提到的中共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使将近8亿人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在经济增长方面,《决议》再次表明将不拘泥于增长率的指标,而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决议》还要求“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是考虑到与美国的科技主导权之争可能会成为一场持久战。
不少西方媒体也注意到《决议》的表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还提到“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我想这也是我们节目中多次讲过的,中国人民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西方模式走下神坛,多数中国人获得了一种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心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燕 雁摄
不少外媒也特别注意到,这份文件发布的时间节点。比如日本共同社指出,文件发布前几个小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拜登任职后的首次视频会晤。《纽约时报》说,《决议》没有认可任何外国政客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批评,因为其中是这样写的,“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彭博社则注意到这份《决议》发表在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COP26)结束不久之时,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而是频繁使用“创新”“绿色”等概念。
此外,特别是港台媒体则高度关注《决议》中关于港台政策的论述。比如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7日报道,中共强调必须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决议》还提出,中央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严厉打击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在台湾问题上,《决议》指出,国家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学者分析认为,“有关香港和台湾问题的长篇内容表明,北京绝对不会放弃它的强硬立场,因为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对于其中提到的,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这位学者则指出:“这个《决议》的措辞表明,在习近平对香港局势的坚决处理赢得党内外支持后,其解决台湾问题的路线也得到了党内的支持。”
当然,外媒还普遍聚焦这个《决议》对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的高度的肯定。《纽约时报》11日专门报道《决议》中的这段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外媒普遍提到,这个《决议》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他们分析称,主要目的之一是让中国人民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时候,更加地团结一致。
路透社相当详细地报道了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同志在六中全会结束后对中外记者所讲的这番话: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云南政治掮客“苏公公”案情披露:两位省委原书记奉为座上宾
2022-01-04 08:59 廉政风暴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系外地来沪人员
2022-01-04 08: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郑州发现2例无症状,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
2022-01-04 0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有的演员要动作漂亮又不能辛苦,我听见就生气”
2022-01-03 20:35 -
丹凤县辟谣:多个抖音账号视频所配文字内容不实
2022-01-03 19:42 网络谣言 -
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4级地震,全岛震感强烈
2022-01-03 18:11 地震 -
四川江油致8死19伤车祸事故原因查明,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2022-01-03 18:05 安全生产 -
河南禹州新增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增至3例
2022-01-03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西安:正抓紧改进服务保障不及时、不到位情况
2022-01-03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热搜第一: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2022-01-03 15:42 -
元旦假期,他主动投案
2022-01-03 13:49 廉政风暴 -
绿营气炸:前“驻尼加拉瓜代表”叛台!
2022-01-03 13:28 台湾 -
面对国旗、国徽,宣誓!
2022-01-03 13:22 香港 -
“钱,不要,看这个”
2022-01-03 11:43 -
亮出党员徽章的牧民大叔,找到了!
2022-01-03 10:52 -
逃英乱港分子自曝感染奥密克戎,感叹“人生无常”
2022-01-03 10:11 香港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101例,其中陕西92例
2022-01-03 09: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专家组:西安疫情已有积极变化,防控措施将调整
2022-01-03 09: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春运火车票今日开售!抢票日历↓
2022-01-03 08:43 春运来了 -
发现2例无症状,河南禹州:停运停课劝返
2022-01-03 08: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260“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49“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评论 54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评论 435涉多个知名品牌!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怕美国针对干邑业,法国总理“窝里横”:欧盟这么搞不对
-
菲警方:若ICC需要,可配合逮捕杜特尔特盟友
-
方济各病重住院后的首张照片公布
-
马克龙“硬杠”:不需要俄方许可
-
“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
“因为普京不喜欢”,特朗普将自家俄乌特使降格
-
欧尔班提要求:欧盟应驱逐索罗斯代理人
-
“美国无权决定伊朗的外交政策,那个时代在1979年就结束了”
-
美国靠不住,欧盟想要自己建
-
英首相:向乌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进入“行动阶段”
-
“美国之音被噤声”
-
特朗普用18世纪“战时法律”驱逐非法移民
-
“特朗普认为南非政府反白人、反美以”
-
“看起来像战区”,龙卷风席卷美国多地致32死
-
滞留太空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要回家了
-
这一次,特朗普挥刀“自割喉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