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有的国家只盘算100天,有的国家能规划三十年
关键字: 张维为演讲张维为维为道来张维为邓小平邓小平改革开放今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谈我印象中的邓小平以及我对他的一些思考。今天我想谈谈邓小平的长线思维。
中国古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能够从长计议是政治家的优秀品质,这一点在邓小平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我给他做翻译时,他已经年过8旬,按照任何标准都属于老人了,但他给我最深感触就是毫无暮气,总是在思考中国的未来。邓小平把很多问题想得很透,很长远。他总是自信地探讨和谈论未来要实现的目标,探讨和谈论那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些他有生之年估计是看不到的愿景。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1985年7月,我陪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访问美国。我们访问了美国的一个著名智库,叫兰德公司,与公司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
李鹏开玩笑地问他们:中国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之前翻两翻,也就是经济总量在1980年的基础上增加四倍,李鹏问:你们认为中国的电力应该增加多少。对方承认还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也说,他们可以为中国政府做这个项目,但你们要提供必要的资料。李鹏笑着说,谢谢你们,我们自己已经进行了这项研究。
离开兰德公司后,李鹏在车上说,其实,这是小平最早提出的问题。这类问题要超前研究。1983年,李鹏被任命为副总理后,邓小平经常问他电力工业和三峡工程的情况。
在这次访美之前,邓小平和李鹏有一次谈话。
邓问李鹏:“电的问题,我主要关心后十年电是怎么安排的。到本世纪末电要搞到多少,才能保证经济翻两番的需要?”
李鹏回答:“我们做了一些研究,至少要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搞到2亿千瓦以上。”
邓小平问:“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李鹏说:“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办电,不是一家办电,多家办电。”
邓小平说:“这样我就放心了,只要政策对头,把电搞上去还是很有希望的。看来电有希望,翻两番就有希望。”
今天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同时在用电,但中国没有电荒,几乎没有停电,和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就对电力发展做了长远规划有关。
邓小平超前思考的例子还有很多。
1984年,当时中国的大陆贸易额还小于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连台湾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他就超前考虑“我们发展到台湾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这个世界的市场容得下中国吗?他自己得出结论:这不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什么威胁,因为中国国内的需求也会增加许多。
他当时说,“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是四百多亿美元吧?这么一点进出口,就能实现翻两番呀?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怎么办?统统在国内销售?什么都自己造?还不是要从外面买进来一批,自己的卖出去一批?所以说,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招,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邓小平对中国开放政策有一个长期而完整的思考。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个重要支撑必须是外贸,中国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如果我们的产品只是内销,连翻两番的目标都无法实现。
当时他考虑的是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一万亿美元的时候,中国该如何做。回望这一切,我们感慨万千,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于2015年就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中国在2014年就成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2017年深圳一个城市的年财政收入超过整个台湾的年财政收入。
关于邓小平长线思考,我们最熟悉的案例就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提出的中国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规划,长达70年: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个蓝图,我们是一代接着一代干,今天还在执行,只是提前了不少。应该说十九大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大致实现邓小平为2050年中国设计的愿景,即一个中等水平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社会往往也是短视的社会。新媒体带来的即时信息传播使得社会变得日益浮躁短视,碎片化的信息导致世界上民粹主义盛行。西方政客几乎都只能规划到下一次选举,甚至只规划到下一个一百天。美国特朗普总统,有没有规划,他的副手可能都不知道。当年,苏联/俄罗斯的改革也是一会儿休克疗法,一会儿百日计划,充满了短视行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国家做事要有整体视野和宏观规划,在这个前提下的效率和速度才是靠谱的效率和速度,否则容易瞎折腾,就会像苏联那样把自己的国家都折腾完了。
中文中把短视的政治人物称为政客,把能够长线思维并具有执行力的人称为政治家。西方模式下普遍是政客治国,中国模式下总体上看是政治家治国,这也是我一直比较看好中国模式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原标题:有的国家只盘算100天,有的国家能规划三十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1-14 08:46:12
-
天津两国企被责令重开民主生活会:批评不点名,还有人笑场
2018-11-14 07:18 基层治理 -
东航航班为抢救病人迫降南昌,自媒体人吐槽耽误大家时间
2018-11-14 06:53 -
他用“艳照”敲诈300余领导干部,10人转130万
2018-11-13 22:21 -
王毅:在涉疆事务上不要道听途说
2018-11-13 22:00 边疆战略 -
习近平将出席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8-11-13 21:30 APEC -
国务院办公厅职责、机构和编制调整:不再保留应急管理办公室
2018-11-13 19:50 -
这场会见有哪些潜台词?
2018-11-13 19:3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央视快评: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篇章
2018-11-13 18:50 -
习近平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2018-11-13 18:45 -
中方为缅孟遣返问题提供帮助?外交部回应
2018-11-13 16:05 中国外交 -
外交部回应“中方将推迟解禁虎骨、犀牛角交易”
2018-11-13 15:55 中国外交 -
习近平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讲话
2018-11-13 14: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钟声:为了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
2018-11-13 14:29 中国外交 -
“乌云即使飘过头顶 也很快会过去”
2018-11-13 13:20 中国外交 -
网传福彩原领导贪污1360亿 官方回应:谣言
2018-11-13 13:02 依法治国 -
数读“一国两制”新时代习近平寄语
2018-11-13 10:4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巴新、文莱和菲律宾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访问
2018-11-13 10:35 中国外交 -
-
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中 港澳仍有特殊地位和优势
2018-11-13 08:5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创新:“第一动力”的时代答卷
2018-11-13 08:3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279“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1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65“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