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树伟、史世伟:德国经济部长来了,中国该如何出价还价?
当然,在现有地缘政治格局下,相关合作方面的合作必然会出现“逆风”。近年来,德国教育部对与中国合作的项目设置了更多限制条件与“自我审查”暗示,影响了科研资金的流动与双方高技术高学历人才的交流合作。此外,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的前主任因接受中国国有企业项目资金而入狱,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德科研协作的担忧。
鉴于中德经贸合作给双方带来的极大利益,以及相关行动可带来的影响,本次即将到访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一旦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给德国经济带来损害。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德国从来都是立足于市场竞争,而且此前也没有出现引入外部竞争德国汽车就丧失市场份额的事情,在此方面可以参考以前日韩汽车崛起后进入欧洲市场的事实”。
当年日韩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时,也曾引发一定担忧,但最终日本汽车在德国所占份额也就在10%左右。此次虽然中国的电动汽车涉及能源转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根据目前各方预测,能最终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并非那么令人恐慌。
可以看出,德国联合政府各党派在加征关税问题上立场是较为一致的,就是拒绝。未来如何管控中德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双方政治家的“克制”,避免政治化。
二、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关税是绕不开的话题
不得不指出的是,最近中德经贸合作确实出现了不利于德国的变化:在中国对德国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德国对华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下降:2023年比2022年下降9%(对华总贸易额下降了15.5%)。特别是多年来排在德国对华出口第一位的机动车和机动车零件以及电子仪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对于德国相关行业中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影响很大。
哈贝克目前在德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近年的疫情和俄乌战争导致食品、能源和住房成本飙升,经济和出口增长乏力。作为主管经济的负责人,他难逃“替罪羊”的角色。因此,他急需借助这次访问与中国领导人接触,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双边经贸关系。
3月德国公共交通系统罢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种情形下,欧盟加征汽车关税明显不符合德国的利益,这一点从其汽车厂商(最可能成为贸易关税战“替罪羊”)的据理力争已经得到充分证明。4个月后的正式动议,它是否能够阻止正式关税提议表决,将是德国的反对是否会沦为“嘴皮子”服务的“试金石”。
同时这个时点上,哈贝克要打开德国经济的局面,在关税问题上发挥影响力是个有希望的领域。尽管他并不直接参与具体谈判,但是作为欧盟经济的火车头,人口、经济、投票权大国德国的经济部长,他的态度与取向无疑是关键的。
此外,按照德国的政治规矩,各个部委的工作坚持“自治”原则,所以德国联邦总理在经济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可能遵从哈贝克的意见(这当然也与朔尔茨总理注重协调的个人风格有关)。哈贝克现在缺的不是能力,控制力与影响力,而是充分的动机与动力以发挥建设性影响。
三、我们应该如何出价与还价?
近期我国对欧盟加征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的反应表明(比如最近发起的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的反补贴调查),虽然仍然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克制,但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也会采取强硬态度,也是“有肌肉”的。政府明确表示,如果欧盟继续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实施惩罚性关税,中国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种强硬态度不仅表明中国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决心,也显示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自信和影响力。
对德国来说,这种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维护欧盟整体利益的同时,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这是德国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深化技术共享与共研,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协作,德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欧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双赢的局面。这个过程也是德国在欧盟内部塑造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气质”的机会窗口。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具体而言,我国可以在哈贝克之行进行以下出价与还价:
能否力邀德国在欧盟理事会阻止新的电动汽车关税进入正式议程,使之到期失效?
如果不能,能否保持较低的税率,提供长期稳定预期?
如果还不行,能否以汽车贸易关税的既成事实让步,换取其他产品,比如风机与光伏板的自由贸易?保证不进行“反倾销调查”?
如何加大中国企业对欧盟的投资,简化审批程序?
其他涉及更重要问题,比如军民两用物资进出口、台湾问题、少数民族地区人权问题等的重大政治交换。德国体制“内耗”,虽然“下大棋”是很困难的,但一旦突破,将是非常稳固的。
总体而言,中德两国在各自市场上的都有较高竞争力,双方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双赢潜力巨大。但是德国跟我国完全不在一个体量。虽然它是欧洲的大国,但是规模和人口仅相当于我国的一个省。在此背景下,这种情况下,单方面鼓吹中德深化合作有些没抓住重点。
中德之间没有任何双边事务存在不可逾越的意识形态、经济竞争与历史恩怨等问题,不需要超越研发层面的“合作”,更多的在于“协作”,也就是解决全球多边或者跨国问题上团结起来。在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与安全环境中,双方通过对话与协作,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双方以及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耶伦:越南不必跟中俄切断关系
2024-06-21 07:45 -
智利火车相撞致2死9伤,伤者含4名中国公民
2024-06-21 07:29 -
我使馆:搞“台独”只有死路一条
2024-06-21 07:19 台湾 -
中方:对日方提严正抗议
2024-06-21 07:18 南海局势 -
欧盟首次对俄LNG下手,但“预计影响不大”
2024-06-20 23:10 乌克兰之殇 -
英伟达高开,美股“三巨头”合计市值突破10万亿美元
2024-06-20 23:03 金融观察 -
王小洪会见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古普塔
2024-06-20 23:03 中美关系 -
中国海警:“这是中国!回菲律宾去!”
2024-06-20 22:14 南海局势 -
“哈马斯消灭不了!”以色列军方和政府吵起来了
2024-06-20 21:52 巴以恩仇录 -
挑拨离间!“中澳经济和平共处,这是可以利用的机会”
2024-06-20 21:36 观察者头条 -
李强同马总理共同出席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鹅唛车站动工仪式
2024-06-20 21:23 -
外交部: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
2024-06-20 21:23 边疆战略 -
葛优最新发声
2024-06-20 21:21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中国万吨大驱驶过菲律宾沿岸”
2024-06-20 20:03 南海局势 -
被捕驻韩美军,俄罗斯判了
2024-06-20 17:51 俄罗斯之声 -
虽遭同僚反对,以总理被曝一意孤行批评美国
2024-06-20 17:10 -
“我们若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会富裕好几倍”
2024-06-20 17:03 -
普京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2024-06-20 16:30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批准3.6亿美元对台军售,外交部回应
2024-06-20 16:22 两岸关系 -
菲方称“中国海警发射催泪弹、挥舞大刀”,外交部:倒打一耙
2024-06-20 16:22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评论 7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46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评论 290“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55“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62最新闻 Hot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
武汉市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永红,调任天津市委常委
-
大陆开新航线,岛内玻璃心又碎一地
-
杨彬被“双开”:追求低级趣味,沉迷打麻将
-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
俄财长以中俄贸易为例:这是金砖国家的可靠选项
-
纳瓦罗又抱怨上了:苹果老说要迁出中国,都演了8年了…
-
伊朗总统:以色列当时想杀他
-
欧盟急了,想要让步
-
加拿大仍纠结中国订单,还调查上了
-
“把‘贸易流氓’踢出WTO,让美国沦为‘国际弃儿’”
-
二季度利润暴跌56%!三星:怪美限制对华出口
-
普京签署新法:非俄罗斯公民可以加入俄军
-
15岁男孩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时猝死,官方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