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慧瑜:国家认同、主体状态与社会反思 ——从近期国产影视剧看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经验
关键字: 中国电影中国电视剧电影战狼 国家改革开放再反思人民的名义 反腐琅琊榜 电视剧第三是对清明政治的渴望,这体现在三部类型完全不同的热播剧《北平无战事》(2014)、《琅琊榜》(2015)和《人民的名义》(2017)中。
《北平无战事》是一部谍战剧,但与一般国共暗战的故事不同,这部剧的亮点在于呈现了国民党内部的反腐斗争,尤其是把之前国共剧中很少出现的蒋经国及其领导的铁血救国会塑造为打击国民党贪腐和全心全意拯救拯救党国于危难的正能量。这股国民党内部的“正能量”与国民党内的腐败、特权利益阶层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都是不畏牺牲的、忠于领袖的、党国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只是这些精忠报效党国的健康力量并没能挽救日暮西山的国民党。这部剧站在国民党的角度来讲述40年代中后期的国共决战,从而实现了“现代中国”的民国化。观众以民国为镜,可以顺畅地完成对当下中国的批判和影射。
2015年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剧《琅琊榜》依然延续网络文学中宫斗文的传统,但把《后宫·甄嬛传》(2011)里腹黑化的权谋用一种情怀来洗白,剧中给梅长苏设定了一个为家族平反昭雪的个人动机,还把他辅佐靖王登基作为肃清腐败、重振国家的政治目标面对贪污腐化、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态。通过体制内部的正能量来整饬吏治、恢复清明,这是一种封建式的内部革新。这种忠君爱国的情怀也表露了年轻的网生代由对国家秩序的负面想象转变为一种正面认同。
2017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为现象级作品,这部剧带有“政治窥秘”的色彩,一方面展现了全景式的社会场景,从省委高官、官二代、老革命到商人、基层工人、工会主席、网民等,另一方面又塑造了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性格,还是双面、多面人性。这部剧依然是大众文化作品中少有的或罕见地表现了一种“人民”的形象,这就是在反腐斗争之外所呈现的大风厂持股工人的群体抗争故事。
当然,反腐剧的局限也在于最终矛盾的解决依赖于更加清明、更有权势的领导,人民是“被”服务的客体,而不是参与社会变革的力量。也就是说,反腐剧表现了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又把这种问题诉诸于一种好干部、清明政治的解决方案。
2008年西方遭遇经济危机、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开始从学术界的精英话题扩散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再加上西方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革命、政治危机,一种混杂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工业主义的新的中国认同逐渐浮现,这扭转了80年代以来对中国体制的不自信,甚至在青年网络群体中出现自干五、小粉红、工业党等命名方式。从这些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大国意识、现代主体的流行文本中,可以感受人们(包括青年人)对体制、国家有了更多理解和认同,也对中国制度有了些许自信。
这种混合了悠久的古代文明、不屈不挠的现代精神和经济硬实力的当代中国,确实是一种近代以来完全崭新的经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开始扭转百余年来激烈的反传统和自我否定,尝试“回收”、追认曾经被遗忘的灿烂与辉煌。至于中国能否把现代也纳入中华文明之河,就像历史上的几次文明交汇一样,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原标题:国家认同、主体状态与社会反思 ——从近期国产影视剧看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经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评论 126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评论 239“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评论 84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144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
-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
以伊冲突后,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
俄共通过决议:认定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报告存在错误
-
梅德韦杰夫回怼吕特:有件事说对了,你该学习俄语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踪”,特朗普“震惊”,地方官却…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