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方远:从“同学”到“同志”——陈明忠先生对我的质问
最后更新: 2019-12-06 15:25:3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方远】
出生于日据时期、台湾地主家庭、惯用闽南语、阅读日文著作、参加“二二八”、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单从这几个拆解开来的元素来看,以台湾主流的“政治常识”判断,故事的主人肯定是个“台独”人士。
11月21日在上海病逝的陈明忠先生,完全符合上述几个元素。不过,他一生却始终坚定地站在“统左”的立场。
一
我和其他师友一样,以“陈さん”(Chin San)称呼陈明忠先生。他过世的那天早上,微信群组里传来短短一行字:“陈さん今日凌晨4:17离开我们了”,这句话的含义和后座力,其实沉淀了几天才开始慢慢意识过来。
就在那一天上午,陆续有几家媒体报道了陈明忠先生离世的消息。身边几位同事朋友,年纪不一,纷纷问起了:“谁是陈明忠?”当他们看了介绍陈明忠先生的文章之后,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他怎么会支持统一?”
熟悉陈明忠的人,或者是立场和他相近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两个问题很荒谬。但真正荒谬的是,这两个问题几乎揭露了台湾社会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实相。
“二二八”在台湾戒严时期曾经是不能被提起的词。而在台湾人所自豪于“民主化”30余年后的今天,“二二八”却已是不分年龄都能朗朗上口,甚至能头头是道地讲出关于事件的几个认知:省籍冲突、“中国人”迫害台湾人、追求台湾“独立”。这些零星且片面的“内涵”,拼凑起来,就成了当前台湾人对“二二八”事件的经典诠释。
在圆环缉烟事件后包围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的抗议群众。摄于1947年2月28日上午10时。(资料图/维基百科)
打开留存至今的初中历史课本,这本由李登辉主导、从1997年开始试用的《认识台湾(历史篇)》是这样描述“二二八事件”的:
“因偶发事件而爆发一场全岛性的反政府行动”、“不幸又因行政长官公署卫兵开枪造成伤亡,民众情绪激昂,因而爆发全岛性反抗政府和省籍冲突的事件”、“国军登陆后,以武力在各地扫荡镇压,造成严重的伤亡;……许多社会精英被捕杀或遭冤枉下狱,无辜民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害,形成一大悲剧”。
在如此认知氛围,又在如此教科书论述成长起来的我,原来对于“二二八事件”以及由此形塑出来的国族认同,本应和绝大多数人都一样,简单来说,把台湾自日据时期以来的历史,都简化为《返校》这部电影里的叙事:“致自由”。直到我在大学时期修习了一门名为“台湾人与台湾意识”的课,开始接触了被台湾蓝绿共同掩盖的台湾反帝反殖史,原来和身边同侪一样像呼吸般自然的认同与史观,慢慢地被开出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二
电影《返校》有一句经典台词:“总得有人活下去,记住这得来不易的一切。”问题是,到底要记住什么?得来不易的又是什么?
就在这个阶段,我认识了陈明忠先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他,听他讲着一个又一个从日据、光复、“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的亲身经历,才开始体会原来历史不只是过去的事、原来故事不只是记忆传述,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当他操着夹杂闽南语腔调的普通话,讲述他如何受到日本人欺负而萌生了民族意识,如何参加谢雪红组织的部队对抗国民党,以及那一代台湾青年如何对“白色祖国”失望从而寄希望于“红色祖国”,包括后来以一个曾经的国民党政治犯身分,走进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张“国共和解”。再看到电视媒体上台湾政治人物和与日俱增的青年们嘶吼着“反中”口号,在这个岛屿上任何被宣称的牢不可破和深信不疑,都应该受到怀疑和检验。
1960年7月,陈明忠第一次被捕出狱后,摄于家中顶楼。因在牢中得了肺结核,当时体重只剩下四十三公斤。
2011年5月,我第一次随同陈明忠先生赴大陆贵州参访。他的膝盖由于当年在狱中受到刑求留下了伤害,行程中都需要由我们几位年轻人轮流推着轮椅,但他坚持每个革命历史遗迹一定要下车走访。
印象很深的是,我们在遵义赤峰烈士纪念碑前献花、献唱《安息歌》:“你是民族的光荣,你为爱国而牺牲,冬天有凄凉的风,却是春天的摇篮……”,陈明忠先生坚毅的神情,看得到他与他的同志们的理想与信念。
2011年4月25日于贵州参访行程(作者供图)
2011年4月27日与夫人冯守娥于四渡赤水纪念馆。(作者供图)
在其中一段的航程,我坐在陈明忠先生与其夫人冯守娥女士的旁边,他从随身包里拿出了一张国民党政府在1953年调制的《破获共匪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组织发展沿革表》。透过这张“敌人”对他们的调研材料,他向我解说当年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的组织关系,以及他的同志们、难友们的事迹。他后来把这张表送给了我,我也保存至今。
当这个社会大谈“白色恐怖”与“转型正义”、甚至同时也大谈“红色渗透”与“中共代理人”时,我总想起陈明忠先生对难友的描述:
“我进二十房不久,有一个叫冯锦辉的被叫出去枪决了。他走出去之前,和同房的每个人都握手,带着微笑走出去。和我握手时,他的手是温热的,我非常佩服。”
冯锦辉
这位冯锦辉的妹妹冯守娥,后来成为陈明忠相守一生的伴侣。陈明忠先生经常带着冯锦辉就义前的遗照,照片里烈士脸上的微笑与从容,他们都因为信仰而“无悔”。而他们的信仰与实践,才应该是白色恐怖历史不能被磨灭的肌理。
2014年2月28日在“二·二八事件”67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手上拿着冯锦辉烈士遗照(作者供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香港一水塘附近发现137升化学品,或为中大失窃物
2019-12-06 15:19 香港 -
这里有份解读香港局势的精品攻略,请查收!
2019-12-06 15:08 -
餐费不够,停奶减荤?杭州部分学校降低伙食标准
2019-12-06 14:46 -
正开展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关税排除工作
2019-12-06 14:19 中美关系 -
13277亿斤!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2019-12-06 14:15 聚焦三农 -
法国全国大罢工80万人上街,黑衣人“点燃”巴黎
2019-12-06 13:15 法国见闻 -
港警“一哥”来北京了,出发前喊话“民阵”
2019-12-06 11:31 香港 -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接受审查调查
2019-12-06 11:23 廉政风暴 -
尹弘任河南省代理省长
2019-12-06 11:16 高层人事 -
【中国稳健前行】中国制度的科学阐释
2019-12-06 11:05 -
-
“优质市场在哪里,外商投资就在哪里”——来自一线的稳外资观察
2019-12-06 10:1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讲述的法治故事
2019-12-06 10:1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不满20岁的女孩被淘宝告了:1个月网购退款624笔
2019-12-06 09:54 -
上海大学回应张杰入职:属于特聘,符合学校规范
2019-12-06 09:54 明星那点事儿 -
暨大公布招收香港学生简章:要求无犯罪记录
2019-12-06 09:20 香港 -
匈牙利冰协及辱华运动员都道歉了
2019-12-06 08:51 -
仅剩78人! 泪别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金茂芝老人
2019-12-06 08:50 -
深圳中小学讲座资料内容涉性别歧视 教育局回应
2019-12-06 08:47 性别政治 -
《半夜鸡叫》作者高玉宝逝世
2019-12-06 08:47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8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1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3“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0最新闻 Hot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