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中新关系的未来出现阴云
关键字: 新西兰选举新西兰大选新西兰选举制度新西兰国家党中国新西兰关系新西兰工党新西兰优先党阿德恩【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袁野】
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新西兰在各国的世界地图上常常被忽略,是真正的“小透明”。该国的选举也往往波澜不惊,历来没有什么关注度。然而在2017年9月的这次大选中,这个人口只有450万的南太平洋小国却涌现出了一批“戏精”,在世界媒体上猛刷了一把存在感,拿新西兰民众的福祉和中新关系的未来作代价,给自己加了一出并不精彩的戏。
“成功”的选举改革和难产的政府
说起西方选举制度,最为人熟悉的可能要数美国。除了选举人团制度,每次美国大选中都还会出现另一种批评声音,那就是对“赢者通吃”的不满。“赢者通吃”,术语是“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规则十分简单:每个选区只选出一名代表,每位选民限投一票,在选区内得票数最高者当选,不需要获得过半数选民支持。
这种选举制度历史悠久,堪称英语国家的不传之秘,是傲慢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引以为豪的所在之一。“赢者通吃”制优点颇多,除了规则明了、简单易行,最大的好处就是如大名鼎鼎的“迪韦尔热定律”所说,倾向于产生两党制。这位法国政治学家对两党制青睐有加,认为在选举政治中,只有两党制才能产生明确而负责任的政府和稳定的政局,选举制度的设计对政党制度的维系至关重要。
然而“赢者通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对民意的扭曲相当严重,2000年戈尔的普选票比小布什多依然落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采行议会制的英联邦诸国,这种扭曲就更敏感一些,对小党来说尤其不公平:在英国1983年大选中,工党只比社民党和自由党的联盟多得不到70万张选票,席位数却多出了186个;两大党平均4.2万张选票就能赢得一个议席,第三党却需要近20万张票才能换得一个!
于是乎自由主义“小清新”们开始追求更加能够反映民意,尤其是少数派声音的选举制度。1993年11月,新西兰全民公投决定改行混合比例代表制(MMP),开始直接按得票率分配议席,效果立竿见影,“迪韦尔热定律”第二条(比例代表制容易导致许多相互独立政党的形成)当场发作:在1996年10月新选举制下的首次大选中,新西兰1935年以来一直延续的两党制被终结,国家党(National Party)和新西兰优先党(New Zealand First Party)组成联合政府,结果不到两年后就因摩擦不断解体。
1996年新西兰大选主要结果,图片来源:维基截图
此后历次大选,新西兰再也无法组建一党多数政府,少数政府出现的次数甚至比多数政府还要频繁,执政党不得不呼朋引伴、靠好几个小党的支持才能组阁,简直是一向自诩政局稳定的英语国家中的奇葩。民意代表性的确升高了,治理绩效反而下降了,新西兰的改革真是反面典型。
政党格局混乱的最大恶果就是“造王者(Kingmaker)”频现政坛,少数屡屡挟持多数,多党制的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关键少数不是别人,正是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rters)和他一手创立的新西兰优先党。
今年已经是72岁高龄的彼得斯第三次扮演“造王者”了,1996年大选中,这位老兄就花了整整六周时间折磨国家党和工党两大党,2005年又扭扭作态地不肯加入联合政府,在拿到了外交部长宝座后方才松口;2017年大选中,彼得斯再次把待价而沽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也让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了民主政治同幕后交易两个概念之间有多么亲和。彼得斯此前曾大言不惭地说:“我是非常讲道理的人,但我不会出卖我自己和我的原则。”
于是联合政府的组成花了近一个月才尘埃落定,结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赢得46%选票、全部120个议席中的58个的国家党竟然未能继续组阁,只赢得35.8%选票和45席的工党成为了胜利者,因为赢得7.5%选票和9个议席的优先党选择支持后者。
国会最大党未能参加政府,两个失败者却得以执政,7.5%的选票就左右了全体国民的选择,这就是公认最民主的新西兰在2017年所面临的局面。
图片来源:维基
“小甜心”和老狐狸
这些尴尬不太符合世人对民主制度的美好印象,所以也就没见到多少媒体提及,大家的关注点显然都在即将出任新西兰下一任总理的年轻美女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身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45“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3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1“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1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9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