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你以为洛克菲勒只是个银行家?Naive
关键字: 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去世洛克菲勒离世洛克菲勒鸡汤洛克菲勒段子洛克菲勒外交三边委员会肯尼迪洛克菲勒对外关系协会新自由主义的始作俑者
坐拥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戴维·洛克菲勒都做了些什么呢?他可是一点都没闲着。亲自插手尼克松同苏联搞缓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破冰中国,这些都会后文提到,但不要忘了:洛克菲勒不是以“世界和平”为理想的神话英雄,而是每时每刻唯以赚大钱为人生唯一理想的世界头号资本家。他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利润是自由企业制度的心脏和血液。自由企业制度是与个人自由和谐一致的唯一经济制度。”他用手中的权力,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走向。
在1975年的京都会议上,三边委员会工作小组提交的报告题目是“重塑世界贸易和金融纲要”,其中提出:“三边委员会在维护和平、管理世界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和缓解世界贫困方面紧密合作,将为全球体系的稳定的、和平的演变提供更好的机会。”委员会的另一份文件则写道:“压倒一切的目标,是使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保持和平……但是更多的时候必须注意制止那些中央政府侵犯国家之间的交易,无论是经济物品还是非经济物品的国际交易。”
在这里,可以嗅到一些熟悉的气味。上文已经说过“三边委员会”对卡特政府巨大的影响力,因此1976年卡特上台后,就忙不迭地贯彻了委员会的这一思想,开启了之后漫长的政府“去管制化”和私有化进程。
福特、基辛格与洛克菲勒
事实上,早在1973年,洛克菲勒五兄弟的老大、戴维的大哥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就出版了一部名为《第二次美国革命(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的著作,书中大力呼吁大幅度减少政府的权力,呼吁私有化,呼吁“将尽可能多的政府职能和责任转交给私营部门”,1975年的报告只不过是呼应了大少爷的主张而已。
如果说报告的知名度还不高,那么芝加哥大学(又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80年出版的《自由选择》可就真正点燃了新自由主义的火焰。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接过了火炬,并在全世界点燃了熊熊烈火,照亮了华尔街金融资本家的狂欢,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
东方哪一个国家我没有去过?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作为世界头号资本家,戴维·洛克菲勒自然丝毫不会在意意识形态隔阂,在他眼中,即使在冷战最激烈的时代,社会主义阵营也只是业务还未开展到的地区而已,因此一旦局势稍有缓和(他自己也出了一把力),洛克菲勒就一往无前地冲了过去,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1971年,戴维夫妇对东欧进行了“旋风似的业务旅行”,同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波兰四国的领导人进行会谈,并宣称:“美国与苏联两个大国之间应该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经济、贸易的联系。铁幕应当为玻璃板所代替,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呼声。”美国资本家的充沛活力给东欧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爱德华·盖莱克就对下属说:“你看他那双棕色眼睛,就知道他大脑里的每个细胞都在不停地奔跑。这是一个活资本家。”波兰对他的努力也投桃报李,出台了一些法令允许西方公司在波兰搞合营,波兰街头开始出现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法国的公交车,波兰农民开上了英国拖拉机,老百姓喝上了美国的可口可乐,抽上了万宝路香烟。
洛克菲勒当然不会满足于此,1973年,他搞出了一个大新闻:大通曼哈顿银行宣布将向苏联提供8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卡车厂项目。这不仅是大通曼哈顿银行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私人贷款业务,更是冷战以来东西方第一次金融联系,真真正正让苏联人民见识了什么叫“资本家为了利益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子”。
经过戴维的活动,大通曼哈顿银行获准在莫斯科开设了苏联自1929年以来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地址就坐落于卡尔·马克思大街1号,与克里姆林宫仅一路之隔。真不知道戴维·洛克菲勒给勃列日涅夫灌了什么迷魂药。
洛克菲勒还是最早到访新中国的资本家之一。1973年,戴维携妻子访华,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会见。在会谈中,戴维·洛克菲勒提出由他担任会长的对外关系协会与北京的民间外交组织——人民外交协会之间建立一个非官方联系渠道的想法,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同时他还建议,由他担任理事长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与中国的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加强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交流。
周恩来接见洛克菲勒
为期10天的访华结束后,洛克菲勒宣布大通曼哈顿银行已经取得了受官方支持的中国银行在美国纽约的代理行地位,可以办理中美之间的诸多资金往来业务,从而成为第一家同中国建立业务关系的美国银行。他随后发起成立了促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并担任该会副主席,还主张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此后戴维·洛克菲勒多次访华,也多次接待中国访美代表团,对促进中美两国的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
作为石油帝国的继承人,洛克菲勒在中东自然少不了表演。1971年3月,他携妻子拜访了埃及新总统萨达特,1974年率先在开罗设立了分行,并为埃及的石油管道工程提供了大笔贷款。他同伊朗国王巴列维私交甚厚,洛克菲勒同伊朗的合作之亲密,不亚于其祖父的时代。也正是他说服卡特总统允许被废黜的巴列维赴美治病,从而引发了1979年的德黑兰人质危机。
当然,金融资本家的世界之旅绝不总是含情脉脉的。在后院拉美,也是戴维·洛克菲勒的“龙兴之地”,大通曼哈顿就上演了一出割韭菜的好戏,受难的则是阿根廷。阿根廷本来拥有富饶发达的农业,但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以大通曼哈顿为首的银行团先是向阿根廷兜售低息贷款,然后美联储突然大幅加息,结果到1982年,阿根廷已经深深陷入了债务圈套之中无法自拔,同英国从埃及攫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手法如出一辙。而后,戴维·洛克菲勒与阿根廷新任总统卡洛斯·梅内姆建立了密切联系,洛克菲勒基金会所支持的转基因项目也正式启动,实施地点自然选中了阿根廷。之后发生的所谓“大豆革命”,则成为一个国家在“进步”的名义下全面失去粮食自给能力的典型案例。
在百度输入“洛克菲勒”,置顶的标题都是诸如“他们家族为何能打败‘富不过三代’”、“家族财富属于上帝 我们只是管家”之类;在当当输入“洛克菲勒”,出现的书籍多是《最新中学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最智慧的赚钱故事》、《世界首富们给年轻人的一生忠告》和《家族企业财富管理理论与实践》之类。
多说无益,在此,笔者只想到尤利乌斯·伏契克的那句忠告:“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参考文献:
王基建,人杰鬼雄——震惊世纪的百位人物,时事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
张艳玲编译,石油大王:洛克非勒成长日记,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03
(美)威廉·恩道尔著,金融海啸 :一场新鸦片战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8
(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第二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