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研究所:当资产负债表不想奋斗了
02.大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核心要义,解释起来一点儿都不复杂。
简单说,就是日本泡沫破灭导致资产价格急剧下降,让大量公司和家庭都“技术性破产”。什么是“技术性破产”,就是日本企业在泡沫顶峰时加杠杆购买了高价资产,如果按照跌下来的价格重算资产负债表,很多公司其实已经资不抵债了。
而日本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就是默默地挣钱还债。日本企业虽然资产负债表恶化了,但产品竞争力还在,仍然能够产生利润现金流,只不过这些利润并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还债。这种搞法下,经济怎么可能不萎缩?
进一步说,日本企业和个人的“星辰大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负债最小化。无论货币刺激力度有多大,企业根本没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贷款意愿严重不足。这就解释了货币政策为啥毫无作用。
在1988年,2.5%的低利率能直接催生资产泡沫,但到了1993年,同样2.5%的利率却没产生任何刺激作用,甚至之后降到了零利率,企业也无动于衷,打死也不借钱。在整个90年代,日本企业每年的净还债量都维持在几十万亿日元规模。
这跟80年代的画风完全不同。仅在几年前,日本人还想要买下整个世界,伦敦和纽约的奢侈品店挤满了日本富人,而即使是再普通的工薪阶层,也敢按揭30年购买一套价格堪比纽约的公寓或一户建。整个国家大病一场后,所有人的预期都变了。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写道: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辜朝明经过测算,发现1989年后的资产价格暴跌让日本损失了1500万亿日元的财富,而造成的缺口又让企业和家庭进行了至少15年的净债务偿还,这种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而消灭了相当于GDP总额20%的总需求,彻底将日本拖进了萧条的泥潭。
辜朝明在《大衰退》一书中这样写道:“虽然对单个企业来说,偿债是正确且负责任的,但是当所有企业都开始同时这样做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这种令人恐慌的局面,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以前西方经济学家都假设货币的“需求方”永远存在(谁会不愿意借钱呢),因此只关注货币“供给方”,而辜朝明的理论第一次阐述了“需求方”缺位的情景(居然真有人不愿意借钱)。在这个框架下,经济可以分成下图的四种情况:
其中情景①和②是“需求方”存在的情景,是一个私人部门永远斗志昂扬,永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世界;而情景③和④是辜朝明补充的情景,是一个私人部门有可能躺平,退而追求债务最小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一直被主流所忽略。
如果出现情景②的危机,央行成为“最后出借人”就行了,即“货币放水”;如果出现情景③的危机,政府要成为“最后借款人”,即“财政放水”;而如果出现了情景④,则既要央行“货币放水”,又要政府“财政放水”,左手递给右手。
辜朝明针对情景③给出的解药,其实也是日本政府做的——疯狂的财政刺激。
具体来说,就是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加杠杆,疯狂借债来投资基础设施,替代不争气的企业和居民部门来拉动经济。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日本的公共债务/GDP高达266%,几乎是全世界最高,财政收入的三成都在还本付息。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保住了GDP和国民生活水准,经济增速虽然刺激不起来,但就业、福利、外储、低通胀都能维持住,然后用收入再分配政策拉低贫富差距,基尼系数长期低于0.4。在辜朝明看来,这是很无奈的选择,但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日本街头的朋克青年,1980年代
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前提,是“特定的外部冲击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目标。”辜朝明作为经济学家,提取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统计证据,但这种“特定冲击”影响的其他方面,他没有去分析,毕竟他不是一个社会学家。
所以进一步的问题是:当企业和家庭的“扩张欲望”和“精气神儿”没了,受影响的难道只有宏观经济数据?
- 原标题:当资产负债表不想奋斗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收入同比下降5.6%,腾讯音乐面临用户持续流失
2022-11-15 22:21 -
全职员工仅剩55名!过去一年,每日优鲜发生了什么?
2022-11-15 21:05 -
苹果也顶不住“寒冬”?库克称将缩减一些部门的招聘
2022-11-15 18:44 观网财经-海外 -
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同比增82万
2022-11-15 17:17 最难就业季 -
持续押注中资,高瓴三季度持仓中概股超6成
2022-11-15 16:31 观网财经-海外 -
双十一刚过就翻脸,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何给京东“难堪”?
2022-11-15 16:14 观网财经-消费 -
入华140年,“拜耳长期主义值得中国同行借鉴”
2022-11-15 15:41 -
俄罗斯记者直接上门对线了
2022-11-15 14:56 -
国家统计局:外部冲击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大趋势
2022-11-15 14:17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
2022-11-15 10:14 观网财经-宏观 -
连花清瘟胶囊在石家庄“卖爆”
2022-11-15 09:21 -
营收连续三年下降,《中国好声音》背后公司第五次寻求上市
2022-11-14 22:06 -
被阿里减持8000万股,商汤科技怎么了?
2022-11-14 20:59 -
营收同比增长398.5%,零跑三季度亏损约13.6亿
2022-11-14 20:54 -
几条推特摧毁320亿美元估值的行业龙头,币圈真的离谱到家了?
2022-11-14 19:57 -
“美国有望躲过衰退,英国欧元区难逃一劫”
2022-11-14 16:10 -
游戏撑起80%业绩,搜狐第三季度净亏损1700万美元
2022-11-14 15:45 -
16项地产金融新政一些提法是首次,年底前LPR还有望下调
2022-11-14 09:07 观网财经-房产 -
主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支持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2022-11-13 15:09 观网财经-房产 -
上海推出今年第七批次集中供应楼盘,涉16060套房源
2022-11-13 14:36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