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2025中国经济】余永定:2025年经济目标不应低于5%
最后更新: 2025-01-07 15:03:17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就应该不低于5%
观察者网:对2025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您有什么预测和期待?2008年,我们曾经提出“保8”的口号,因为要保证新增劳动力的就业;2019年,您又跟很多学者讨论“保6”。当下,我们公布的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6.1%(2024年11月份数据,已连续三个月下降)。尽管如此,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四保一促”(保增长、保就业、保物价,保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还要统筹好保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
那么,以往就业和增速之间的关系还适用吗?考虑到我们的2035年发展目标,您认为我们2025年是不是需要设定“保5”的目标,避免增长步步下滑?如果需要,那么如何做到“保5”?
余永定:由于一系列长期因素的作用,中国维持10%左右经济增速的奇迹已经结束,但很难判断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什么水平。鉴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速持续小幅下降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处于低水平,甚至在相当时期内处于通缩压力之下,我相信中国近年来(疫情期间除外)的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既然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接近5%,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就应该不低于5%。
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特别是青年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担忧。维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是效缓解就业压力,保障民生福祉的必要条件。一般而言,就业和经济增速是正相关的。过去我们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时,往往会问“今年应该新增多少工作岗位”;然后再问“为了创造这么多新增工作岗位,应该实现多高的经济增速”。
当然,实际的就业和经济增速关系要复杂一些,但经济增长是创造就业的基础。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但这种解决办法有可能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均工资的降低。
当然,除经济增长之外,政府还应考虑运用其他政策和制度建设(失业救助、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中心和工作精神培养)缓解失业问题。目前的失业问题也同求职者和就业岗位不匹配有关。这类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教育体系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加以解决,但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还是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
为了回答如何做到“保5”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估算出2025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速度是多少?它们对GDP增速的贡献是多少?
我们可以首先设定一个基准情景,然后假设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几种不同增速的组合。由于消费、投资中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以及净出口基本上是内生变量,在依据某些条件假设了它们的增速之后,可以计算为满足5%的GDP增速目标,作为政策工具的政府投资应该维持何种增速,并进而计算出为确保政府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中央政府需要提供的资金。
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大致可以推算出“为了保5%”我们应该做什么。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学者很难准确计算出为实现2025年5%的经济增速目标,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需求缺口。但是,中央政府和有关部委完全应该,而且能够对2025年的政府债务规模、发债方式作出准确判断。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研究部门给我们提供作为讨论基础的答案。
政府在最近发出的信号明确显示:在2025年中国政府将实施“超常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支持性”货币政策。“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政府的“一揽子增量政策”。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仅仅指明道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到达彼岸的详尽海图,否则航船还有触礁的危险。除2025年经济增长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路径和我们应该出台的相应政策外,我们还要问的问题包括:2025年政府投资的项目清单是否已经拟定?投资所需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是否已经确定?财政赤字率应该提高到什么水平?一般国债、特别国债、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应该有多大?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关部门做出尽可能精准的计算,否则政策的一致性就无法保证,我们还是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恢复企业家的信心和地方干部的主动性
观察者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说,“2025年,在面对国际压力和国内挑战的背景下,要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当前也是制定十五五规划的时间,您认为哪方面的改革,对中国经济释放中长期增长动力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尽快突破障碍落实推进的?
余永定:应该强调,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仅仅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之外的领域中,我以为目前最关键问题是,如何恢复企业家的信心和地方干部的主动性。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不论国有还是民营,不论是规上还是中小)不但想投资、敢投资,而且自觉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这些也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
社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税改、法治建设、反腐倡廉乃至干部队伍建设等等都不可或缺。否则,即便有了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我们也未必能够实现理想中的经济发展目标。中国有大批研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专家,他们自然会提供更加全面、详尽的答案。
毫无疑问,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但扩大开放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开放政策措施。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不能简单概括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现实情况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对中国实行“小院高墙”政策,大批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欧洲也紧随其后。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东施效颦”对中国出口加征关税。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高额关税,中国也进行了关税反击。贸易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导致双边贸易显著减少。贸易战还导致了全球生产链的重塑。这种出于政治考虑的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再分工”,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虽然一些国家在短期内可能受益,但所有国家在长期内都会受损。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开始退潮。世贸组织的权威受到美国的严重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的碎片化也已经开始。即便如此,“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维护世贸组织权威,遵守世贸组织制定的贸易规则,履行入世承诺,特别是金融服务自由化承诺。中国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同时,也必须维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权威,遵守国际公认的规则。
但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无条件的、单方面的。例如,面对美国的加征关税,中国必须采取反制措施,“以战止战”。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由于事关“国家安全”,也是完全必要的。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申请加入CPTPP遭拒,但也并不妨碍中国对标CPTPP,在体制、法规和实践上向CPTPP靠拢。
重要的是,在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我们必须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方针,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在坚持多边主义、贸易自由化、反对“脱钩断链”的同时,中国应该加强本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可塑性。在短期,中国则应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内需,增加进口,实现经常项目的平衡。在贸易政策方面,中国特别应该杜绝地方政府通过出口退税刺激出口的现象。
注释:
【1】US BUDGET WATCH 2024,APR 10, 2024
【2】 www.pictet.com/global/en/insights/us-tariff-on-chinese-imports
【3】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787115366276490777&wfr=spider&for=pc
【4】https://baike.observersnews.com/item/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20135317?fromModule=search-result_lemma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国内也打响大模型素材版权战?爱奇艺起诉MiniMax
2025-01-07 13:53 人工智能 -
被列入美“涉军清单”,商汤科技、移远通信、宁德时代等回应
2025-01-07 11:2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信通院MaaS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助力大模型工程化底座能力建设
2025-01-07 11:24 观网财经-科创 -
天猫年货节正式开卖,政府补贴活动持续
2025-01-07 10: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年仅47岁:我国无人机专家张代兵去世,网传因公司债务压力而跳楼
2025-01-06 19:3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产扫地机器人,这次真要变成机器人了
2025-01-06 19:38 大公司 -
印度大力推动国产化,目标5000亿美元芯片本地制造
2025-01-06 19:22 观网财经-科创 -
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连续下滑
2025-01-06 17:19 观网财经-科创 -
盛松成:消费在今年经济增长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25-01-06 15:55 -
台积电2nm太贵,传联发科下代旗舰继续用3nm
2025-01-06 15:47 观网财经-科创 -
冲上热搜,93年“超美光二代”成400亿巨头联席董事长
2025-01-06 12:34 大公司 -
三部门:有序推进5G向5G-A升级,全面推进6G研发
2025-01-06 09:20 观网财经-科创 -
打到“白菜价”后,国产培育钻石为什么开始涨价了?
2025-01-05 18:09 -
苹果再度大降价,iPhone16起售价跌破5000元
2025-01-05 09:46 观网财经-科创 -
抖音将建立安全与信任中心,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
2025-01-04 16:3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连亏6年再冲港股,“健共体”模式走得通吗?
2025-01-04 16:32 观网财经-健康 -
沙利文最后一次访印,讨论iCET
2025-01-04 14:40 印度惊奇 -
央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2025-01-04 13:56 金融观察 -
越南全力押注芯片产业,前景如何?
2025-01-03 16:11 观网财经-科创 -
1640亿!国家大基金三期首次出手
2025-01-03 15:49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