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博专访于卫东:这位海外老中医,为何“三刷”进博会?
最后更新: 2022-11-10 07:16:32【采访/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博】
在加拿大参加第五届上海“进博会”的名册中,赫然见到了于卫东医生的名字,他是温哥华著名的中医眼科专家,成功治疗了一千例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不同的是,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头衔:视圣健康食品有限公司(SightSage Foods & Nutrition INC.)总裁。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产品来自实验室的研发。于卫东有20多年临床眼科经验,对于他亲自研发的视力功能性食品,值得期待。辗转联络上于医生,他正在上海的酒店里隔离,准备率队“三刷”进博会。
一、第一个病人成贵人,至今收治逾千患者
越洋电话里传来了于卫东的声音。他出生于齐鲁大地的医学世家,父母都是西医,自己学贯中医、西医、公共卫生三大领域。1983年,他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后负笈比利时留学,1991年获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他曾任山东滨州医学院附院住院医师,及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在比利时、美国及加拿大,他分别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
1997年3月份,他们全家定居温哥华。他的太太也是学中医的,两人在同年10月份就创立了“天泉中医诊所”,地址就在温西一个不起眼的街区,门脸也普普通通,至今25年都没搬过。
于卫东夫妇都是中医,在一起工作
于卫东说,那时加拿大中医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因为加拿大有自己的医疗保险计划,病人看西医是免费的,看中医却需要掏自己钱包。所以来他诊所的病人,都是西医治疗无效,带着试试的心态前来的。他一开始把精力集中在治疗失眠和肥胖项目上——北美有大量的需求,明显的疗效为他带来大量客源。
RP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被西方医学称之为“不治之症”。全球发病率1/3000~1/7000,患者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视力症状,至四五十岁时形成严重视觉障碍。最典型症状是夜盲症以及视野缩小,最终中心视力衰退,导致失明。
1999年的夏天,诊所来了一位想用中医减肥的墨西哥裔加拿大人,名叫阿德瑞亚娜(Adriana)。看到她填写的病例,于卫东才知她患有RP,并在美加看过了,都被告知为“绝症”。
于卫东与第一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阿德瑞亚娜
正是由于阿德瑞亚娜的绝望,唤起了于卫东深深的同情,他想起以前曾经读过的文献资料: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有效治疗此病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对RP做过深入研究,当时很多日本患者还专程到北京求医,一时传为佳话。
于卫东对中医治疗RP跃跃欲试,最终说服了阿德瑞亚娜,接受3个月的试验性治疗。他使用中药、针灸、食疗、眼睛按摩、营养维生素等方式给她治疗。结果出乎意料,仅仅过了一个半月,阿德瑞亚娜夜视力就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检测,她双眼视野有明显提高,给了于卫东很大的鼓舞。经过3年治疗,阿德瑞亚娜基本恢复了正常视力,并将她患有同样眼疾的姐姐也介绍来看病。
从对阿德瑞亚娜治疗开始,于卫东潜心钻研其中,为了更好地帮助病人康复,他不断外出学习了多种针法,如腕踝针、方氏头皮针、针灸脱敏技术、法国耳针等针刺技术,并研究了耳医学、董氏奇穴等。经过艰难的博采众长、去粗取精的历程后,最后回归到道医学、易医脐针,在临床上注重结合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用针用药,逐渐形成了一套治疗RP的综合疗法,并达到90%以上的临床有效率。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托尼(Tony)因视野狭窄,丧失了驾驶执照。经过于卫东6个月治疗,视野完全恢复180度,也成功申请回驾照。
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声名鹊起。来找于卫东的眼疾病人越来越多,从此他也开始专攻中医眼科。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不惜花费巨资,千里迢迢飞来温哥华,住两周酒店,每天到诊所医治──针灸、中药、按摩,多管齐下。患者得到的回报是一天天好起来,眼睛越来越明亮。20多年下来,于卫东抱着把一个病看明白的理念,已经收治了来自七大洲40多个国家的1000多例RP病患。
在于卫东看来,是中医中药的神奇,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为他开创这条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重心转移到国内,入驻上海新虹桥中医创新孵化基地
近年,通过眼疾患者口碑相传,以及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每年预约于卫东看病的患者难以计数。他再三思忖后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国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同胞。
2021年5月,他正式入驻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九圣源中医创新孵化基地。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地位特殊,是国家卫健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国际高端医疗园区。天泉中医眼科与九圣源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中医健康领域进行协同合作,相互赋能,强强联手。他每年都会回国2至4个月,为中国的RP患者看诊。
根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发布的数据,中国的RP患病率为1/3000~1/5000。以中国每年1500万新生儿计算,相当于每年将有4500个儿童将面临人生的不幸,目前全国范围内大约有100多万的遗传性RP患者。
相对于温哥华的RP患者为150人、全加拿大RP患者为2000人,于卫东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
再说诊所条件,大不相同。温哥华的“天泉”同时只能看十多人,而九圣源的“天泉”同时可看二三十人,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更高,造福更多人。
三、力争保留用中文考中医执照,中医在加拿大的前景光明
20多年来,于卫东在中医治眼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得益于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逐步好转的中医大环境。
于卫东在2011至2013年曾任加拿大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公会会长,现任世界中医联合会常务理事、世界卫生组织针灸临床指南顾问专家、卑诗省中医管理局董事会理事、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学会副会长。作为加拿大知名的中医,在海外推广中医文化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
他说:“中药不仅可以养生、治病,还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传统医学。中医的许多优点是西医无法替代的,比如,西医的科技含量很高,但西医的成本却很高,而中医在这方面正好有优势。因此,中医在海外完全可以得到大力发展,在这方面卑诗省走在前面。
据资料,早在华工来到加拿大参与修建太平洋铁路时期,中医药就被带到加拿大。在加拿大的中医,虽然可以行医,但没有医生的合法资格,只能算作另类医疗服务人员,他们当中即使是有医学博士学位的人,也拿不到医生的资格证书。
在温哥华地区的中医学界和华人华侨的共同努力,2003年6月中旬,卑诗省向231名从事中医的医生颁发高级中医师证书,相当于当地正式医生,中医行医终于合法化。与此同时,还给600多人颁发了注册中医师、中医药师和针灸师证书。这是加拿大,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北美洲第一批被当地政府和医学界所正式承认的中医医生。他们的地位与当地其他医生一样,在专业资格上得到了承认,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现在卑诗省吸引了很多著名老中医,与可以用中文考执照有莫大的关系。但在于卫东担任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公会会长期间,省府有意取消中文考试,他带头抗议,最终以320比30多票通过,仍保留中文考试。
于卫东表示,科学、可信的中医越来越得到病人、医学界、政府的认可,也被纳入卑诗省的23个医学专业中,可以说中医的前景一片光明,也希望保险公司对中医进一步开放。
玛丽亚(Maria,右)是墨西哥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8年来视力视野逐年下降。经于卫东中医治疗12天,视力提高三行,至0.8,左右视野提高了60度,上下视野进步了110度。走路不碰东西了,不用低头看路了,患者及女儿(左)都很开心,和于医生合影。
四、中国近视患者高居世界首位,健康用眼是关键
2016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验光与视力科学学院和加拿大全国失明人士协会(CNIB)的“加拿大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研究发现,6岁至13岁儿童近视率从6%上升至28.9%;近视高发年龄也从12-13岁移到6-7岁。
而在中国,数据调查显示,13岁以上的青少年中,约90%患有近视,而其中20%更是高度近视;仅不足4%的青少年依然为正视眼。中国各年龄段近视患者总达6亿人,高居世界首位──令人心情沉重。
有眼病就要治,没病也要防患未然。于卫东说,影响眼睛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还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他指出,现在越来越多人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相较于以前,电子平板,手机,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物品。很多人都对电子产品严重依赖了,这无时无刻损害着大家的眼睛。
与前几代人相比,如今的孩子视力下降的几率高出太多,现在的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儿童每天2小时,青少年每天9小时,大学生每天8小时。除去网上学习阅读用眼,娱乐方式也逐渐向线上转移。各个年龄段的过度用眼行为,对视觉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为一些严重眼疾的发病创造了条件,如视网膜脱落、撕裂和出血,青光眼,高度近视导致的失明和黄斑变性等等。
于卫东认为,中医只能治疗和改善短期视力问题,对长期视力固定和提升,则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营养均衡,多种维生素摄入对眼部有益;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将屏幕时间减少到每天4小时或更少,阅读时光线要充足;多做户外运动;提高睡眠质量,他指出失眠是眼睛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
于卫东在成功诊疗了众多RP患者后,掌握了眼病的规律,知道了更多眼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世界上公认,并没有治愈和逆转近视衰退的治疗方式,也不能阻止近视的持续恶化。
为了打破这一“禁区”,于卫东尝试用针灸、中药和食品疗法,来系统治疗近视。
于卫东在给病人做针灸
他研发以中医药为基础的膳食产品,把对视力有改善的草木药材,瓜果蔬菜配比,做成了饼干、软糖、补充剂等。
于卫东有一个高度近视患者,吃了他们的产品后有了效果,患者说:“我是七岁开始戴眼镜的,当时度数100多度,然后加上学习压力和不停使用电子产品的结果,我的度数不断加深,然后到了1000多度。在这两年期间,我一直在吃这个蓝莓和黑莓的饼干,我的视力又达到提升,现在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度数在700到800之间。”
于卫东感慨道,中医的作用是很神奇的,他们一系列的突破,对于西医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捡漏”华为,苹果在华获利超腾讯阿里总和
2022-11-09 21:4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科技公司“过冬”,10月裁员近万人
2022-11-09 21:28 观网财经-海外 -
空客A321将在华总装
2022-11-09 20:30 -
郑州多家银行出台延期还贷政策
2022-11-09 20:15 观网财经-房产 -
阿根廷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正式启动
2022-11-09 19:28 人民币国际化 -
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企业家热议数字经济
2022-11-09 19:23 -
能不能只用国外产品1/7的钱,让中国残障人士拥有仿生手?
2022-11-09 19:04 观网财经-科创 -
“寒气”侵袭?TikTok削减营收目标至少20亿美元
2022-11-09 18:11 观网财经-海外 -
时隔三个月,又一辆理想ONE在高速上起火
2022-11-09 18:08 观网财经-汽车 -
台积电7nm产能利用率跌破5成,传联发科、AMD等大砍单
2022-11-09 17:31 观网财经-科创 -
北斗芯片植入手机成本仅10元,没信号也能发短信
2022-11-09 16:02 观网财经-科创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2022-11-09 15:22 -
苏宁否认供销社收购传闻,股价仍连续涨停
2022-11-09 15:04 观网财经-消费 -
同花顺“崩了”上热搜,网友:造成的损失怎么办?
2022-11-09 11:59 观网财经-金融 -
全国核酸检测再降价,混检价格低于3元/人次
2022-11-09 11:01 -
丢掉苹果耳机订单?700亿市值果链龙头释放重大利空
2022-11-09 10:52 观网财经-科创 -
10月CPI同比上涨2.1%,猪肉价格涨51.8%
2022-11-09 09:50 消费 -
进博会上,他们感叹“妇女能顶半边天”
2022-11-08 23:06 观网财经-消费 -
要更黏住用户?支付宝子公司新增动漫游戏业务
2022-11-08 22: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无芯可用?车载芯片短缺或将延续到2024年
2022-11-08 20:09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美国不上桌,中国就上了” 评论 6“在美中国人”PK“在华中国人”? 评论 268“我要告诉特朗普,对俄软弱,还怎么跟中国打交道” 评论 590“为了上桌,欧洲拼了” 评论 154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有人委屈了?“美国不让说俄罗斯‘侵略’”
-
乌克兰禁了特朗普的平台?
-
英国新任驻华大使是他?会说普通话,父亲是前香港总督
-
“美国不上桌,中国就上了”
-
白宫:期待击败即将成为第51个州的加拿大
-
“在美中国人”PK“在华中国人”?
-
“我要告诉特朗普,对俄软弱,还怎么跟中国打交道”
-
美国不去就不去,硬扯什么中国?
-
污蔑中国的团队,被特朗普端了
-
美量子企业高管急了:别让中国人进国家实验室,他们太会“偷”
-
涉及中国,美国务院网站又改了…
-
“鲁比奥安抚欧洲人:别紧张,就是测试下”
-
“跨大西洋联盟已死,我们即将面对美俄联盟”
-
冒着“激怒特朗普”的风险,马来西亚也要办这个峰会
-
韩国对中国钢铁动手了
-
斯塔默给特朗普推销派兵计划,但其他欧洲国家不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