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亮:借着巴黎圣母院大火,“文明人”又来教育公众……出戏了啊
关键字: 圣母院圣母院火灾巴黎圣母院【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亮】
从2015年的查理事件开始,巴黎恐灾不断,以至于每年要是不出点事情,我都放不下心来。今年的靴子终于落地了。相比往年的血肉横飞,这一次是捶心之痛。巴黎圣母院的尖塔缓缓倒下,仿佛一面被砍倒的旗帜,身影凄凉。
这一次哀悼者的台词已经到达“全人类文明损失”的高度,下一次该送上什么样的悼词呢?这不是诅咒,只是面对现实——欧洲核心地带的衰败混乱挥之不去。当然,面对现实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幸灾乐祸,一如《三体》里冷峻的罗辑会被“善良”、“文明”的人们憎恨。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枪声响起的时候,英国外相看着窗外说道:“全欧洲的灯都熄灭了,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它们重新点燃。”欧洲的百年黄金时代就此被终结。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灯依靠“乡下人”美国的油重新点燃,比从前更灿烂。但阴影没有散去,幽灵还在那里。相比枪声的明明白白,今天巴黎圣母院尖塔却是在不明不白中倒下的,这一点恐怕更让欧洲人纠心。明显的暴力让人害怕,但并不恐怖,说不出原因的灾难才是恐怖。
我们中国人的热闹言论,多数只是在掩盖这个恐怖。正如有些人盯着所谓“暴民”的“仇恨”言论去痛斥,也只是在躲避不可接受的事实罢了——你的灯塔正在一座座地慢慢熄灭。
必须承认,灯塔尚未燃尽。今天的法兰西依然具有世界文化领导权。巴黎圣母院不仅是建筑实体,也是精神造物。雨果作为浪漫且现实主义现代小说的祖师爷,一直深深影响我们。《悲惨世界》里,乞丐小伽弗罗什唱着欢歌,笑着战死于街垒,这一幕至今让我不能释怀。文学教授张旭东感慨《巴黎圣母院》歌剧:资产阶级那样善于塑造自己可歌可泣的流血牺牲形象,值得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学习。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欧盟理念的缔造者科耶夫说过,为了对抗经济强大的英美帝国和组织强大的苏联帝国,法国应该联合德国、意大利联合打造“拉丁帝国”,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与生活方式。确实,巴黎文化让全世界的小布尔乔亚心向往之。美国人也自觉文化不如法国优越,由杰克和露西出演的电影《革命之路》就是讲一个美国中产妇女,死也要去巴黎。
然而形象绚烂的拉丁文明,内部并没有那么夯实,天然包含了自我瓦解的因素。比如不讲生产端改革,只讲分配端福利,导致债台高筑难以为继,黄马甲运动就是后果。他们得意的所谓多元文化,则陷入了缺乏主心骨的境地。中国人给少数民族办学习班培训技能,他们看不上眼,指手划脚说是“迫害”。自己对于移民只管发福利,不管教化。在大火现场围观群众的照片里,人们敏锐地发现几个中东模样的人兴高采烈,而法国白人悲哀而无奈,这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悲剧写照。法国以传教士般的干预精神消灭北非世俗政权,就只好迎接难民潮和失去世俗政权控制的原教旨主义分子。虽然官方在初步调查后已排除了恐袭的可能,但之前连续有恐怖分子袭击巴黎教堂,让部分人产生联想也在所难免。
欣赏对方文化不是说要盲目拜倒。马克思热爱法国文学,从巴尔扎克那里批判性地获得了理解资本主义的材料,但绝不会拜倒。拿雨果来说,他善于用人道主义来描写平民,却不善于洞察政治,对革命的理解相当浅薄。
因为没有完整阅读过雨果,也没去过巴黎,遇到大火,我不愿意马上附庸风雅点蜡烛。但别人附庸风雅也无伤大雅。人们嘲讽有人借机晒旅游照片是矫情,但是小资的本质就是“我矫情,故我在”(好像是笛卡尔说的,别打我),一向如此。和他们抬杠的另一派也是惯常存在。互相diss,算是欢喜冤家。
一些哀悼言论引发争议,原因可能在于其双重标准,比如别人家的火灾那就是“大火面前人类太渺小”,自己家的火灾那就是体制问题消防队无能。如果无视双重标准的存在,对一切反对言论都扣上一个狭隘民族主义甚至野蛮的帽子,那就难免惹人讨厌。但反过来说,不管有没有“双标”,一概去抨击别人的哀悼,确实也犯不着。
有不少人联想到圆明园。其中一些人认为法国活该,表达确实粗野。虽然两个历史事件确实没有直接关系,但联想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由,无法消灭,何况历史没有终结,我们仍然生活在漫长的20世纪历史余脉里,国家冲突此起彼伏,引发历史记忆。
有些主流媒体人捶心痛足,觉得这些中国人怎么不尊重法国文化,怎么没有文明人的样子?我要说,放心,骂别人其实也是一种“尊重”,因为在意。不信你看巴米扬大佛被毁,巴西博物馆被烧,美军洗劫伊拉克的巴比伦宝藏博物馆,谁会争吵?
互联网有记忆,一贯尊重所有人类文明,在历次事件后都痛心不已的人,也可以“证明”自己。但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今天才把这几件事情一起列上,过去没见那么如丧考妣。冷落你,才是对你的最大不尊重。正如有些媒体人痛骂“暴民”,其实是需要暴民的言论,不然自己批判什么?
复杂的舆论,被他们如期简化成所谓民族主义和普世价值的冲突。这里我也化繁为简,重点评述一下那些自诩“文明”的媒体评论。
“文明”评论1,作者称“在复杂的舆论中,确实存在一种恶,那就是不合时宜地‘幸灾乐祸’。”“把文明和体面都抛之脑后,甚至将他人的灾难看作一种‘同态复仇’,这样的狭隘与偏激,与文明相悖,与时代错位。”大谈一通文明和野蛮的对立。然后说“塑造一个理性和文明的‘自我’才是自爱的首要条件,也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封闭、隔绝、自大,则只会把自己困在一种虚幻的泡泡当中,除了自我陶醉外,难以他人赢得真正的尊重。”
一堆大词,我看着却有点像在说作者自己。这种文明VS野蛮的八股文范式,从911时候就开始没有变化过,面对任何不喜欢的观点,都以不变应万变,大帽子一扣,评论完成,“自我陶醉”于自封的文明优越中。什么是文明,由着他说。
“随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开放、包容,我们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细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萌生出对他者文明的共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9-04-17 10:08:28
-
中消协: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
2019-04-17 09:44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鹤岗官方回应“1.5万1套房”
2019-04-17 09:22 中国房市 -
东北林大:外卖员突然下跪 保安也“整懵了”
2019-04-17 08:53 -
高通苹果和解 英特尔宣布退出5G手机调制器业务
2019-04-17 08:33 -
五粮液冰淇淋走红,五粮液集团说不关它的事
2019-04-17 08:07 -
两男童雪天裸死溪中 警方:系自主脱衣冻死
2019-04-17 07:52 -
调查组:排除殴打等外力致死原因
2019-04-17 07:34 -
公安局政委因车位被占与人厮打 称“我是局长”被停职
2019-04-17 07:30 依法治国 -
“我不伟大,只是导火索”
2019-04-17 07:21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比曹园更牛的袁府?官方回应
2019-04-17 06:5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奔驰女车主与4S店和解,协议内容曝光
2019-04-17 06:42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证监会:场外配资平台均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资质
2019-04-16 23:03 股市 -
“再来一次,我不会坐上引擎盖”
2019-04-16 22:30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银保监会:要求奔驰在全国范围排查经销商违规收费
2019-04-16 21:58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
2019-04-16 21:38 -
奔驰调查新进展:“金融服务费”这样分
2019-04-16 21:18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游客给长颈鹿“投喂”近万元人民币
2019-04-16 21:11 中国雷人秀 -
男子明知感染艾滋病仍卖淫 被判传播性病罪获刑3年
2019-04-16 21:05 -
社科院:大学生点外卖频率越高 抑郁倾向越高
2019-04-16 20:52 -
奔驰已暂停涉事4S店运营资格,可能永久
2019-04-16 20:44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相关推荐 -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37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评论 414“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72“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
枪杀以使馆人员,他可能面临死刑
-
美国8周孕妇脑死亡,却被要求继续怀胎,医院:这是法律规定
-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
“中国在2019年的做法,救了美国近千条人命”
-
果然不扯上中国,英国就办不成事了…
-
澳央行副行长:中国不想人民币贬值,那会便宜美国人
-
荷兰外相:中国希望放宽阿斯麦出口限制
-
美国考虑撤军4500人?韩国否认
-
摩根大通CEO:不会撤资中国
-
25年间性侵299人、受害者最小仅1岁...法国恋童癖医生认罪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禁令驳回!英国获准继续移交查戈斯群岛,美: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