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亮:燕京学堂能担负起毁灭北大文明的责任么
关键字: 北大燕京学堂北京大学甘阳刘小枫张维迎静园支持燕京学堂中国学英文讲学北大校友中西教育燕京学堂观察甘阳先生自有看法:要学哈佛就要学哈佛的美国担当。“哈佛学生虽来自一百一十个国家操数十种语言,但他们全被哈佛要求必须听说读写美国人的母语,这正是哈佛对美国的担当!如果哈佛有一天放弃了英语而要求所有哈佛学生都必须听说读写中文,那就意味着哈佛背叛了美国,投靠了中国!北大主事人从哈佛到底学到了什么?应该学到什么?”去美国就得主动考雅思考GRE考托福,不用哈佛要求。倒是一位网友说了大实话,在英语仍然是霸主语言的时候,也许只能这样。况且先上车再买票、先进门再改变的行事方式一向是中国式的智慧,焉知燕京学堂不会这么做?
“局外人”燕京学堂
说到底,燕京学堂几乎已经成了加缪意义上的“局外人”,人人借这个筐来吐自己胸中垒块。那位国关大四毕业生如此,在沟通会上抱怨光华领导姜国华去服务燕京学堂会有损光华学院利益的学生是如此,抱怨自己享受不到燕京学堂资源的社会学学生如此,甘阳刘小枫先生恐怕亦未免如此?
二位学者十年一日强调中国主体性,强调传统力量。从晚清先贤到鲁迅到毛泽东再到今天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这样坚持的价值怎么抬高都不为过。但十年前的批判原封不动扣到燕京学堂之上,是否合适?根据公开材料,即便来自光华学院的姜院长与张维迎任光华院长时候的改革也无瓜葛。燕京学堂项目参与者也有多年来强调中国经验的学者,与甘阳刘小枫先生也多有合作共事。二位先生是否知道,正是因为燕京学堂强调中国主体性,才遭到很多一向坚持西化道路、痛恨中国道路者的怨恨?
甘阳刘小枫先生在文章后半部分解释,他们的愤怒不针对中国学,而是针对燕京学堂可能挂羊头卖狗肉,竟然用英文整中国学。这个我后面再详细说。但即使燕京学堂不够纯正,也包含新变数,博弈则意味着机会。世界上没有完全纯洁的事情。有多少说的很纯洁的事情最后什么也没办成,知识分子造的此类事情还少么。燕京属于那种很多事情没法说——比如投资人就是要求保密——但是需要依靠“做”来衡量的项目。至于校方唱高调唱出中国梦、复兴之路一类大话,甘阳刘小枫先生批评的也没错。谁都知道官腔就是那个样子,既然知道是那个样子还要大动干戈,略感夸张。
官腔归官腔。我看甘阳刘小枫先生也不必小看一年期的交流项目。且不说之前已经有人提到的罗德奖学金,就是尼曼奖学金那种一年期传媒专业交流项目,已经为中国源源不断送来“普世”话语媒体人,屡屡在媒体上压甘先生刘先生一头,这种教训不谓不深。
即便北大还是那个北大,中国也已经不是那个中国。处于中国崛起时期的北大,它内部的一切也将因此形变。我不认为燕京学堂项目就是张维迎之类的改革。北大有很多问题,但我不赞同把北大关掉,我同样不赞同甘阳小枫先生废除燕京学堂的想法。应该批评,应该斗争,但不应该将之视为身外之物,好像知识分子就是负责旁观和否决的,好像真的就是公民社会与北大国家机器的一场西式对抗,而是以批评和建议去做成这个事情。甘阳刘小枫先生力推的博雅学院难道被批评的少么,甘阳刘小枫先生所在的重庆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难道被批评诋毁的少么?我不吝瞎想,如今燕京学堂的师资既然是开放的,甘阳刘小枫先生是否可以参与进去把握方向,增加中国学的效用。一年期虽短,但我参加过甘阳刘小枫先生举办的暑期通识教育班,只有一个星期,也获益匪浅。
甘阳刘小枫称北大在燕京项目上将不得不一再退让,退出静园只是第一步。也就是说,校方未来即便有任何听取师生建议完善工作的举措,也都只是被预设好的“失败”。本文已经完全否决校方摆出的平等姿态,也就是“你怎么做都不对!”那么校方还有什么意思来坦诚交流?
内在标准……
看今日北大师生心态,似乎就是:清华能做,北大偏偏不能做,尤其不能模仿着做,因为我们北大是独一无二的。北大校友还用很多理由证明清华苏世民项目没问题,北大燕京项目就全是问题。这大概也是“北大主体性”之一吧。甘阳刘小枫先生重申2003版的北大内在标准:“北大就是北大,北大只能从其自身的文明属性和文化气质来内在衡量,以任何外在的比较和量化指标来衡量计算北大,只能毁掉北大的傲气和灵性。”这几乎就是“北大例外论”了。这样的说法,固然能召唤出十年前的抗争资本,但对于更客观的旁观者,也许应该反思:如果说张维迎改革思想不对,那么对抗的思想一定就对么?保守主义对抗市场自由主义,背后不正是其他思想的缺席么?甘阳先生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怎么都有点类似中文系那种所谓“审美自足”的虚妄理想。看上去,当“静园声音”这个微信号上有北大人声称好想一辈子在静园养几只羊,放几头牛的时候,这梦想距离甘阳先生所说的北大内在文化气质也只相差了一个中文系吧。
如果我问北大师生:以北大一直引以为豪的“兼容并包”精神,燕京学堂项目真的就不能见容于北大?我担心他们会说:兼容并包也是有底线的,燕京学堂是必须打倒的。即便依然是茶杯里的风暴,这个话题已经被高度政治化。我只希望,无用之学也该给实用之学留点空间吧。从人文学院圈出来,我知道当年那些自以为是的“精神”、“情怀”有多少不及物的虚妄成分。
回到甘阳刘小枫先生的180个“英文”。一个燕京学堂的英文优先会成为压制中华文明的英文至上么?君不见高考取消英语方案已经通过,汉语文明取得如此重大进展,没有高兴,反而要哀叹燕京学堂将毁灭中华文明,这是公平的吗?
全文排比句汪洋肆虐排山倒海,从关于“英文”的排比到关于“中文”的排比。听:“北大对中国文明的担当,首先就是对中文的担当!北大的傲气,首先来自中文的自傲,北大的灵性,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灵性。在北京大学,中文的地位必须高于英文!如果没有了中文,北大在精神上还有什么可自傲的?如果没有了中文,北大还会有什么灵性?在北大,如果把英文抬高到凌驾于中文之上的宰制性地位,那就是对北大文明属性的自我背叛!如果推动北大走向全盘英文化,试图把北大转换成英文大学,那就是在根本上阉割中国文明!”
这一段阅读起来确实很有快感。但要我说,与其对燕京学堂草木皆兵,不如关心一下今天全国高校中文系的一片颓势。当师生全部沉沦在审美自足的卿卿我我小汉语天地里,天天学中文又能怎样?能帮助恢复中国主体性么?看看“静园声音”微信号上北大校友写的文学作品吧,看看背后的文学精神资源到底是中国还是西方。(这个文学的问题我将另文谈论)。
刘小枫甘阳先生的质问一向非常犀利,不妨读读下面这段——“我们实在听不懂,只能认真建议,北大’租界学堂’的招生广告应该明确标明,这是Chinese English Chinese Studies,为了对学生负责,还应特别说明,这不同于英国或美国的中国学即English English Chinese Studies/American English Chinese Studies。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非常希望搞清楚,北大的‘中国的英文中国学’到底和‘西方的英文中国学’不同在什么地方?是因为北大的‘英文中国学’坚持中国主体,中国视野,中国立场,中国传统,中国学问?”
绕晕了没有?照我看,这一段就该是刘小枫先生的笔法,看过他书的人都知道他这种机警的俏皮。但恕我直言,即便在形而上学的语言层面将对方击晕,这和现实仍然是两回事情。这个中国学是怎么样,不是这里说出来的,当然也不是校方广告里说出来的。
二位学者和许多师生一样,认为外国人不学中文怎么了解中国。甘阳先生也算毛泽东思想阐释方面的权威了,应该知道毛泽东主席不懂外语,这并不妨碍他变成“世界学”(恕我杜撰一个词)专家和国际共运领袖。按照甘先生的逻辑,毛主席没有学外语,岂不就是没有资格在学过外语的人面前谈国际问题?当然,这样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质量肯定不如多年制的本土硕士,尤其不如那些读十年都不能毕业的本土中文烈士。我同意,燕京学堂不要拔高中国学硕士的地位,说到底,实用就行。在吸引学员方面,不能除了钱就没有别的办法。但我们也要承认这种横跨中外的学习经历也自有其特色优势。
前年观察者网的研究员在伦敦书展上与西方知识精英对谈中国经验,陈平老先生一口英文与对方辩论中西体制问题,说的西方听众大眼瞪小眼,不亦乐乎。用不用中文,这事情真的不用急。
正确,非常正确
关于燕京学堂的缺点已经说了很多,现在要批评燕京学堂简直太容易。但那些支持燕京项目者,那些反对“反对者”的理由中间,并不是没有可以参考的地方。决不可以造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凡是北大校方的就是错的,凡是反对燕京学堂的就是对的。这样的“两个凡是”,怕是才会毁了甘阳刘小枫先生想要坚守的知识分子精神。
最后强调一遍,如果不是谈论燕京学堂,甘阳刘小枫先生本文所讲的大部分道理都是正确而珍贵的。但是正确的言论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遍。在西方的政治正确之外,中国不同学界圈子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正确。一旦融入圈子,想要说出正确的话会很容易。我们可想而知,多少年来被西化派折磨的学人们,将会为甘阳刘小枫先生的文章欢欣鼓舞。我甚至看到有朋友宣称情不自禁要“朗读”甘阳刘小枫的文章。但是有很多事情,说与做不同。我见过太多的有志学生都会高呼中国主体性,文化批判性,但轮到需要做点什么则捉襟见肘,只能憋出没多少人看的论文(或曰之为学术坚守,哪怕没人看也是一种价值。正如中文系专业会发明“无用之用”一说来为自己百无一用辩护)。
当每个人都在谈大学的责任,当每个人都在谈保护中国传统,当微信号里甘先生刘先生这篇文章点击量不断攀升,会有多少人跟着呼唤:中文!中文!文明!文明!并感受捍卫中华传统的激昂。
但要知道,今日为甘阳刘小枫先生文章喝彩的人,有多少是因为自己讨厌英语科目,比如考研、找工作卡在英语上的。这种抱怨本是人之常情,现在被上升到反抗西方文明的高度。他们大概只要看到有人痛斥北大崇洋媚外这一句话就会欢呼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大批判就这样迎合了民粹情绪的大批判。如果有人写一篇痛斥政治科目毁灭中国人的文章,同样会有很多考研卡在政治上的人欢呼。如果有人写一篇痛斥博雅通识教育浪费时间的文章呢?
今天北大人抗议的结果,如果最后就是天空中的一行字:“中华文明否定燕京学堂”,底下是师生相拥而泣,这样真的有意义么?
说到底,燕京学堂的内部情况我们不得而知,都在猜测。前面说了,在学者、师生自我繁殖的话语里,燕京几乎成了“局外人”,只不过是催化剂,催大家倾吐各自的话语。至于知识与现实感之间的距离,考虑到今天大学的状况,不仅是燕京学堂解决不了,博雅学院暂时也解决不了。且行且珍惜。
燕京学堂离开了静园。恰逢暑假,北大的师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会去静园庆祝?应该祝贺他们可以去享受一段好时光,但我不能违心地说“祝福”,因为我并不认为永守着静园是一种福气。
标签 北京大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