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恩·布鲁玛:布鲁塞尔目送了那么多帝国,欧盟会是下一个吗?
关键字: 布鲁塞尔布鲁塞尔和欧洲的关系比利时首都哈贝马斯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冒着风险。这位年迈的德国左翼思想家的童年时期在纳粹统治下度过,他极力批评德国的主导力量;因为,是默克尔政府在推进对希 腊的步步紧逼。他认为,对欧盟“民主赤字”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他所谓的“更加一体化的民主核心欧洲”。最起码,欧元区应根据1957年《罗马条约》,继续推进形成“一个空前紧密的联盟”。但是,怎么做呢?
托马斯·皮凯蒂曾提出,应该由各国议会议员组成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欧元区议会,议席参照各国人口规模按比例分配。并且,各国议会应该对一个共同的欧元 区企业所得税具有表决权。别的不说,这将有可能降低德国目前的主导地位,其代表的票数完全可能被其他国家压过。但是,要怎样才能说服德国人,甚至只是欧元区其他欧洲人来这么做呢?
哈贝马斯认为,欧洲的团结必须从知识分子开始。一个世界主义的欧洲公众群体必须是由超越国族关切、关注欧洲事务的新闻媒体来塑造。公民们应该投票给泛欧洲的政党。欧洲议会必须拥有更大的权力,以决定欧洲的未来。欧洲宪法必须成为泛欧爱洲主义(pan-European patriotism)的主要来源文献。要建成一个不是由银行家、公司利益或德国政府主导的欧洲,这些都是基本条件。
这些观点的逻辑无懈可击。但人类社会并不总是合乎逻辑。哈贝马斯的思维和朱利安·班达的文章一样抽象。世界主义无论多么值得颂扬,都不是驱动欧洲大多 数选民的目标方向,也不是基于“宪政爱国主义”(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的目标方向。凡·米德拉尔看欧洲政治有更多维的视角。民主选举中的直接政治参与,也即他所说的希腊模式,在他看来是不够的。公民们也需要罗马模式:作为物质利益来源的国家。还有德国模式:一个具有共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些模式共同创造一个欧洲政治体的进程将会艰辛而漫 长,但凡·米德拉尔仍相信这是可能的。他认为,摸着石头过河,不画一个明确的蓝图,而是把这三种模式都考虑在内,仍然是欧洲实验的最佳选择。
共同的敌人可以帮助形成政治凝聚力:那就是比利时人何以成为比利时人的原因,毕竟,他们共同反对荷兰统治。但或许,共同危机的挑战也是如此。欧洲领导人在讨论应对希腊金融灾难的方式、难民移民的到来、甚至英国离开欧盟的前景时产生激烈分歧。一些观察家认为,这些冲突是欧洲崩溃的预示。
逃离战争的难民
在布鲁塞尔一个马拉松峰会期间,这种崩溃可能在2月19日已经发生了。卡梅伦首相确实收回了一些让步:削减在英欧盟移民的工作福利,承诺保护欧元区之外国家的利益。不过,如果英国人在即将到来的公投中投票离开欧盟,很可能就等于邀请其他国家效仿,联盟便会慢慢解体。
不过,还是可以有一种更乐观的看法。欧洲的记者、评论员、商人和政客们至少在谈论同样的事情。对于如何应对庞大的叙利亚难民群的到来,甚至来自非洲的大规模移民的可能性,大家都怀着十分的焦虑。就如何捍卫欧洲的外部边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至少公民们被提醒知晓了这些共同边界的存在。政治玩家之间的公开冲突最终可能撕裂欧盟,但也有可能达成相反的效果。冲突像一个普通的谈话,是一个民主的政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现在起发生何事,深藏在“欧洲区”玻璃和钢的宫殿里的不透明会议、讨论达成静默共识的日子,肯定一去不复返了。
自2014年10月7日开始,比利时已经有了新的联邦政府。它是一个中间偏右的联合政府,由新弗拉芒联盟(N-VA)领导。讲法语的地区由保守的法语革新运动(MR)所代表。到目前为止,这届政府还一直大权在握。但它是一个脆弱的建制。讲法语和讲荷兰语的比利时人之间甚至更为疏远。他们不看对方的新闻,不看同一个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弗拉芒人不能或不会讲法语。民族主义者在N-VA联盟中公开支持弗拉芒独立的理想。各地区,包括列日附近讲德语的小片地区,以及布鲁塞尔,都拥有自己的政府,而这些政府之间的合作往往运转不灵。
比利时人具有的所有共同点——实际上要比听上去更多——都在君主制和国家足球队,也就是“红魔”。就欧盟的情况看,比利时似乎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但它没有。其中一个原因是布鲁塞尔。没有人想放弃,讲法语的人口肯定不愿意,即使弗拉芒民族主义者也不愿意。他们可能不爱自己的首都,但布鲁塞尔仍然代表了比全国日益独立的那些部分更多的东西。布鲁塞尔让所有比利时人都感觉更大、不那么地域性,更能够面对更广阔的世界,要是没有布鲁塞尔,人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大多数欧洲人现在仍对布鲁塞尔持类似的看法,甚至包括很多可能投票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英国公民。很少有人喜欢“布鲁塞尔”,但同样很少有人真正离开它。这种情况能否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欧盟应对眼下危机的方式。如果过去足以作什么指征,那它要说明的应该是,欧洲将会再次慢慢地、痛苦地胡乱应付过去,但欧盟仍保持完整,足以继续进行实验。
这很有可能。但是,指望着它则是愚蠢的。布鲁塞尔已经目送许多帝国来来去去。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欧洲层面,官样布鲁塞尔的自负会被叛逆和怀疑这两针健康剂矫正。这座城市最有名的符号不是皇宫,更不是贝尔莱蒙大楼,而是17世纪的一尊青铜像“撒尿小童”。对于这个撒尿的裸体小男孩,有好几种传说。也许他是两岁的鲁汶公爵戈弗雷三世,在1142年战争时对着他的敌人嘘嘘。或者他可能是14世纪时,在外国军队试图把全市炸毁的炸弹上浇灭导火索的小男孩。但不管他是谁,在渴望权势的闯入者头上小便,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严南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