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怎样让“大环境”好起来?促民间消费不如政府带头花钱
最后更新: 2024-09-10 13:48:23但是资本主义不必然灭亡,技术进步在支撑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社会主义也不是自然发生的,特别是在中国搞社会主义。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只能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成功。但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是在一个贫穷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共产党建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它有建构的成分。
首先,要有一个目标,要有一个理想。到了今天,我觉得共产主义的理想,最重要的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是要调动每个人的潜能,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在社会里都有独特价值,每个人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能动的人,这才叫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IC Photo
第二,统合个人和社会目标,因为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问题,人类社会本身就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摇摆。正因为我们能够形成组织形成集体,所以我们才活下来。社会主义并不是完全的集体主义,而是要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而不是像资本主义那样,完全把社会和经济都交给个人。
要统合个人和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这个组织就是中国共产党。党是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是选贤任能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一定是混合经济体制,那是由效率决定的。一个没有效率的制度,最后是会被淘汰的,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竞争。我们知道民营经济是一个国家保证效率的最重要的保障。既然搞混合经营体制,那就要按要素分配,所以三中全会的表述非常明白,就是按照要素的边际贡献来给报酬,这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而政府要做的就是调节经济,保证各项要素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不光要限制资本,还得要限制个人,这样才能保证不会产生剥削,然后对收入进行二次分配,保障共同富裕。
第二个大问题,如何平衡目前调整和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是矫正业已出现的问题。改开时代是个人主义扩张的时代,虽然改开时代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腐败、政商联盟。
我遇到的好的民营企业家,他们都坚持和政府之间保持一种总书记2014年讲的“亲清关系”:不忌惮和政府官员走得很近,且绝对和政府官员没有任何的资金往来。这样的企业家才能走得远,也能做得好,这在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做企业的底线。在美国也是一样,马斯克这个例子,他觉得自己啥都能干了,其实离他走下坡路就不远了。
马斯克7月末现身美国政治中心国会山,称自己是“应内塔尼亚胡邀请而来”IC Photo
有个别的企业家从来没想过怎么把企业干好,也没有正经的生意,就靠编织一张政治经济的网络来骗钱掏空中国。还有个别颇有些“胡雪岩情结”,大家知道胡雪岩是清末的民营企业家,但他同时是三品顶戴花翎,因为他参与了政治斗争,支持左宗棠,得罪了李鸿章,最后被抄家郁郁而终。
我们的企业家就要汲取这样的教训,学者也是一样的。我们帮党做事,帮政府做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不是我们可以吹嘘的东西,更不是可以用来交换利益的东西。我们应该守好自己的底线,不能期待把这些转化成你的收益,更不能以此来形成你自己的势力。如果这么干,基本上离你这个企业灭亡非常近了。
除此以外还有党组织的涣散、过度市场化、过度金融化……新时期就要矫正这些问题。所以,有的企业家老问“为什么政府对经济无动于衷”,因为相比于经济增长目标,这些调整对于中国社会、对于中国经济,长远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这是中央的判断。
当然因为中央的决心很大,可能在具体方法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刀切、急于求成。我想重点讲一下地方政府债务处置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财政原则是以收定支,在困难的时候让地方政府学会过紧日子,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违反了一般的经济规律。凯恩斯早就告诉我们了,这叫节俭的悖论——在困难的时候,越节俭越困难。相反,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花钱,那么问题是谁来花?现在个人和企业在大环境的压力下不敢花钱,那么只能由政府花。
很多人觉得中国是“大政府”,其实我们的政府相对于我们总人口来说是太小了,而不是太大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美国,美国政府雇员占人口的17%,也就是吃皇粮的占17%;17%放在中国,满打满算加起来大概是5000万人吃皇粮的,而实际上我们的政府才800万人。政府本身实际上不大,但我们形成了一个错误观念:政府太大了,花钱太多,所以要管一下他们。
当下我们处置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隐性债务要清零。除了像上海这样个别“财大气粗”的地区,其他省份的清零难度是很大的。现在中央要求各省自己解决,而且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也就是说得卖资产,但这些政府的资产往往有自己承担的特定功能,要变卖谈何容易,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地方财政空前紧张,非税收入大幅度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国平均下来增长大约是20%。
非税收入从哪来?很多都是各种明里暗里的罚款,后果就是民营企业承受压力。所以地方政府没钱,民营企业当然不会有信心。现在老百姓常说“大环境不好”,所以不愿意消费,把钱都存起来,去年全国储蓄增加18万亿。想让老百姓消费,就必须让大家对未来有信心。地方政府的支出占GDP35%,一旦地方政府不消费、不投资、不发工资,对信心影响太大了。
所以,首先地方政府的债务得认,这是沉没成本,其次花钱尽量避免浪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越南小腾讯”被警方突击调查,腾讯持股超4成
2024-09-10 11:3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产药物疗效“击败”全球药王
2024-09-10 09:21 -
中基协新动作!就逾期私募基金与存疑项目开展专项核查
2024-09-09 20:00 金融观察 -
财政部将在巴黎发行欧元主权债券
2024-09-09 17:59 金融观察 -
跨越125天的笑容接力 “伊利方舟”携手巧乐兹解锁快乐开学第一课
2024-09-09 17:25 -
合肥国资进场收购商品房 已有30城发布“收储”征集公告
2024-09-09 17:21 观网财经-房产 -
报告:民营企业研发强度高于平均,5G、消费互联网等创新最受公众认可
2024-09-09 17:01 -
投资100亿美元!印度宣布又一座晶圆厂计划
2024-09-09 16:05 -
腾讯汤道生:如果蛋糕不增长,结果就是零和游戏
2024-09-09 16:0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晶圆代工“滑铁卢”!英特尔3纳米以下制程或全面委托台积电
2024-09-09 15:52 观网财经-海外 -
年内首次,8月挖掘机出口重回正增长
2024-09-09 15:46 观网财经-宏观 -
鏖战半年,海信顺利收获科林电气
2024-09-09 13:44 -
外商独资医院要来了!商务部解读
2024-09-09 12:05 观网财经-海外 -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首次披露业务进展 去年海外营收猛增300%
2024-09-09 11:4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是否要尝试赛博永生?逆水寒迈出了试探的第一步
2024-09-09 11:39 -
中天金融重整方案出炉:剥离地产聚焦证券、保险,五年内或重新上市
2024-09-08 18:44 金融观察 -
央行连续四月暂停增持黄金储备
2024-09-08 15:38 金融观察 -
重大政策!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2024-09-08 13:12 -
华为:鸿蒙、欧拉相关知识产权,向产业界全部开放
2024-09-07 14:10 观网财经-科创 -
水果价格大跳水,怎么回事?
2024-09-07 09:15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