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口美食榜:中国外卖如何称霸世界?
关键字: 外卖饿了吗美团外卖美国中餐馆美国外卖中美文化1.中餐如何兴起了外卖潮流?
其实在Misa之前,美国不是没有外卖的。最开始是20世纪中期,以交通枢纽交界处为主的,即拿即走的三明治。但那个和我们今天知道的外卖还是有距离的。
离我们认知的外卖形式最近的,其实是针对黑人和普通劳工的餐厅外卖。在上个世纪30~50年代,民权运动开始的前夕,很多种族隔离的餐厅是不允许黑人堂食的。在那会儿,黑人如果点餐,就必须通过外卖的形式打包带走。
民权运动前,黑人是不允许在种族隔离的餐厅堂食的
还有劳工。美国的工业化致使越来越多的劳工需要每天坐很远的车才能到上班的地方,他们也想中午吃热的食物,所以在那时,最受劳工们欢迎的就是类似周打蚬汤(Clam Chowder)这种可以再加热又美味的浓汤。
可以带走的浓汤外卖30美分一份
但不知为何,所有这些都没能在更广大的美国主流人群里火起来。真正点燃美国外卖这个导火索的,还是以Misa为代表的中餐厅。针对这点,美国专栏作家Jennifer Lee有过这样一个理解:
“派发菜单”这种廉价好用的推广方法导致了信息如洪水般地涌入针对人群,然后带来了蜂拥的抄袭,直到某天惹恼了全本针对的人群,带来了抱怨。抱怨再升级,最后演变成某一个人群带来新的推广方法。
中餐外卖从美国东海岸火到了西海岸
而这个过程,在市场推广的领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信息滥炸”(spamming)。按照Jennifer的理解,Misa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信息滥炸”成为专业术语之前,就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她的成功从来不是“优质的服务”,而是这种信息的滥炸,这是一种市场推广的成功。
2.中国人极度灵活的适应能力
上升到市场推广成功,老实说,有些形而上学。其实中国餐厅之所以能推动整个美国外卖的行为习惯,主要还是依靠三点:廉价,快捷,风雨无阻。
廉价,快捷,风雨无阻是在美中餐厅的三大关键词
在美国学习生活过的人都有一个类似的经验,就是无论节假日,无论几点,美式中餐厅永远都在那,靠谱而廉价地躲在一个脏乱差的街巷里。假如凌晨2点,酒醉肚饿,那唯一在街道里还开着门的,就只可能是中餐厅而不会有任何其他店铺了。假如到了感恩节圣诞节,出门能找到开门的也就只有中餐厅了。他们的送餐是无时无刻,风雨无阻的,而且,12美金之内(还包含小费)一定能吃到饱。
和它相比,其他所有外卖,除了披萨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那会儿我在时代广场附近上班,中午也会经常点外卖,也会经常点些比较健康、潮的餐厅,但很快我就停止了这项消费。因为假如我11点半有空登陆Seamless(美国外卖app)或者潮餐厅的网站下单,它最早的显示配送时间也是1个小时以后,而且是平均价格12美金的一个沙拉,这价格还不包括税,配送费和不可避免的15%小费。有时候一顿饭就要17、18美金,还不见得能吃饱。
美国外卖app Seamless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来到中国以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出感慨:中国的外卖太TM牛X了。不仅30分钟内一定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而且20块人民币就能吃得非常好,还没有税和小费,配送费有时候也会因为各个app做活动而减免。更夸张的是什么都能送,包括珍珠奶茶和咖啡。要知道这些单独的饮料外卖在国外,是打破脑洞都想不到可以被送的。
歪果仁研究协会采访外国人对中国外卖看法
- 原标题:一大口美食榜:中国外卖如何称霸世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6-04 09:19:52
-
人民网评:明星片酬为啥屡“限”屡高?
2018-06-03 09:07 中国电影 -
阿富汗珍宝来华“避难” 爱心接力令人动容
2018-05-29 15:15 暖心闻 -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遗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南京,让你“吃不完兜着走”!
2018-05-26 08:58 吃货俱乐部 -
最高法:因红色经典产生报酬纠纷 不得判令停演
2018-05-15 13:38 捍卫英雄 -
我们该如何为“鬼畜”鸣不平?
2018-05-14 14:00 中国电影 -
银幕上的大老婆是怎样被围剿的?
2018-05-14 10:00 中国电影 -
因为这一幕,中国视频网站被欧洲合作方取消转播权
2018-05-12 14:30 -
一本日记,给你看反清复明的秘闻
2018-05-12 09:04 -
对于西方代议制,章太炎这样怼
2018-05-11 12:00 -
明朝闭关锁国,是一种进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读 -
“上海的演员里头,丹凤是事儿最少的”
2018-05-07 11:24 -
中国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与运河有关
2018-05-05 08:39 -
就因为她穿旗袍,外国网友吵翻了
2018-05-02 16:55 -
元代就有水力纺纱机,却昙花一现
2018-04-25 10:00 大国工匠 -
当今的人权运动该如何延续生命力?
2018-04-18 11:00 -
明清时期开放的两性文化,让士大夫们又爱又怕
2018-04-17 14:00 趣读 -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人家还会跳墙呢
2018-04-17 09:10 趣读 -
在明朝,麒麟不止是祥瑞,还是外交媒介
2018-04-12 15:30 趣读 -
这个新加坡人写了美国版《小时代》还搞了个亚洲人种“鄙视链”
2018-04-09 13:56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146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评论 64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评论 149“中方提速:欧洲稳了,但在美国的还得等等” 评论 180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评论 41最新闻 Hot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袭击,16名士兵死亡
-
又卖惨,“没中国,我们只能停工”
-
“美国目的昭然若揭:拿矿,跟中国对着干”
-
怕美国不来,又怕特朗普乱来,欧洲犯怵:“单挑”中国,我吗?
-
新军校,今天正式成立
-
“2022年,伊朗几乎成功刺杀蓬佩奥”
-
伊朗举行国葬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未续任,“杭州六小龙”两名创始人加入
-
担心经济被当“武器”?中小国家应当追溯问题源头
-
普京:在“北约不东扩”承诺上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