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令予:对马斯克的成功,国内外精英看法竟反差这么大
关键字: 马斯克Space X重型猎鹰网上曾有人对猎鹰9号的载荷能力作过分析。迄今为止猎鹰9号火箭发射的执行回收任务的最重载荷是2016年3月5日执行的SES-9任务。在该任务中,载荷重5271千克。该任务的结局是,卫星是顺利入轨,执行回收任务的火箭第一级在回收试验中因燃料耗尽而坠毁在着陆平台之上。此次任务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向外界泄露了猎鹰9FT版运载能力的极限。如果放弃华而不实的回收操作,拆除用于执行该任务的设备,并且不预留用作回收的额外燃料,猎鹰9号最大GTO运力当在7吨左右(注:猎鹰9号发射过的最重卫星Intelsat-35e质量达6.761吨,不回收火箭一级)。
因为重型猎鹰 = 猎鹰9号+猎鹰9号+猎鹰9号,重型猎鹰的最大载荷一定小于三只猎鹰9号的总和,估计它的GTO当在20吨左右。SpaceX官网所宣称26吨的GTO运力,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匪夷所思。估计公司方面也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支撑其数据的真实性,宣称重型猎鹰将使用“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Cross-Feeding)。
但是这次“重型猎鹰”并未使用所谓的“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究竟何时使用,只有天晓得。马斯克的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的手法玩得可谓炉火纯青,他把重型猎鹰宣传成为世上最强的运载火箭,而且还是可回收的成本最低的火箭。给人们的印象是重型猎鹰是枚兼具以上两个优点的完美的运载火箭。事实上,重型猎鹰作回收时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仅2吨多,连重型火箭都算不上;而为了达到最大运载能力,则什么回收也谈不上。
马斯克的话都只能当故事听听,当不了真。他说过,要放4千多颗卫星组成全球WIFI,让全球人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他又说过,他要用他的火箭以27000公里时速把旅客从纽约送到上海,仅需39分钟;他还说过,他要建造真空管道(高速胶囊列车)把旧金山到洛杉矶的通行时间缩短到35分钟。他描绘的图景一幅比一幅动人,但绝大多数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奇怪的是有关他的一些故事都变成了大众的心灵鸡汤,不少人还喝得美滋滋,中国的公知们功莫大焉。
就在“重型猎鹰”首飞的第二天,在美国商业空间会议(Annual Commercial Space Conference from February 7-8, 2018)上的一些专家尖锐指出:这辆重型车辆(指重型猎鹰)似乎太小,无法运送乘员或将大件货物运送到深空;与此同时,为今天这一代小型卫星服务似乎又太大了。
这段评论确实击中了“重型猎鹰”的软肋。我在前文中也反复强调,“重型猎鹰”根本无力担当起未来深空探索的重担,它不能为重登月球和火星之旅作出任何有价值的贡献。这一点实际上也为马斯克最近的表态所证实。
去年秋天,马斯克公布了重型猎鹰的替代计划——BFR(Big Falcon Rocket)。马斯克说,SpaceX的所有资源都将投入到BFR的研制过程中,接着在佛罗里达州他再一次表示,公司决定放弃重型猎鹰的载人计划,会将这些任务转移到BFR。原定在2018年的某个时候使用重型猎鹰发送两名付费游客去绕月轨道的计划已被取消。
重型猎鹰用作一般卫星发射又太大了一点。近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卫星越做越小,卫星发射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型重载卫星的发射任务明显减少。商业卫星运营商越来越追求通信和遥感卫星小型化。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部门的客户也担心,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卫星将面临中俄攻击的潜在威胁。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人约翰·海登说,我不会支持购买多用途的大型卫星。在过去的几年里,五角大楼只发射了一两颗超重的卫星。重型猎鹰又能去哪里找合适它的市场?
“重型猎鹰”就像一个三流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在航天领域进退两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就这样一枚火箭,却在中国国内出尽了风头,在这一点上,马斯点确实创造了奇迹。难怪国外有人评论,SpaceX是三流的技术,二流的财务,一流的公关。
一个企业,无论私企国企,没有长期基础研究的投入,没有过硬的技术,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靠一流公关炮制出来的创新其实与忽悠仅隔一层纸,这种创新不要也罢。如果说一定要在“重型猎鹰”首飞中找到什么经验教训的话,那就是中国的航天业界更应坚持自己的道路,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火箭引擎。祝愿中国航天人砥砺奋进、行稳致远,为人类的深空探测作出贡献。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中国工业科技新闻的权威观察家
标签 SpaceX-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