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木:朝鲜拥核,谁应当负历史责任(之二)
关键字: 朝鲜核问题美朝会谈美朝会面美国朝鲜朝核谈判特朗普朝美重开会谈
朝鲜外交官与美方接触时有一肚子的疑问:为什么小布什与老布什这么不一样?为什么小布什这么恨克林顿?为什么小布什用这样的词句描绘我们?为什么总是怀疑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什么要这样恐嚇我们?即使到这一步,忧心重重的平壤仍然努力与美国交往,随时随地都愿意谈。1999年,朝美就导弹问题谈判之际,平壤主动暂停试射三年,正好在02年到期。尽管邪恶轴心闹得沸沸扬扬,平壤还是决定将暂停又延长三年。
小布什政府内部的温和派也想恢复与朝鲜的外交会谈。就核问题来说,朝美之间已经有一个框架协议,不能随手放弃。为了落实协议,韩国与日本已经投下纳税人的钱,帮助朝鲜兴建轻水反应堆。美国准备入侵伊拉克之际,也不希望为朝鲜分心。韩国上下一再表示反对美国对朝鲜强硬,处理不好会伤及韩美关系。连日本都在积极与朝鲜接触,首相小泉甚至在策划去平壤访问。
于此同时强硬派也没有闲着。2002年夏天,美国情报机关掌握证据,显示朝鲜可能有一个秘密的浓缩铀计划,技术来自巴基斯坦,所需要的机械材料则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框架协议涉及的是从核废料之中提取钚,浓缩铀却是直接从铀矿中分离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有效同位素U235。就字面上来说,浓缩铀并不违反框架协议,却明显违反协议精神,走上另一条造原子弹的途径。
其实在克林顿时期,就有过朝鲜另起炉灶搞浓缩铀的风声。1997、1998年美国在提供重油与建设轻水堆两方面都拖拖拉拉,朝鲜另有想法并不出奇。到小布什上台后朝鲜加大采购规模,可能也是应付强硬派主政美国的新形势。但是另一方面,情报被夸大同样也有可能。克林顿时期,情报机关曾声称金昌里有地下秘密核设施,平壤让美国专家检查,却什么都没有查到。同样一份情报在美国政府内部形成两种不同看法:强硬派觉得抓到朝鲜违反协议,不值得信任的证据;温和派却觉得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迫切的危险,只是需要提出来与平壤讨论,真有其事就要求他们停下来。
两派角力的最后结果还是接纳温和派的建议,恢复与朝鲜的会谈,派东亚事物助理国务卿凯利去平壤。但是,会谈的剧本却是由强硬派拟定,以浓缩铀问题为中心,朝鲜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交待。访问日期定在10月3日,平壤在安排上很配合,显然希望在停摆近两年之后朝美关系可以重上外交轨道。
一趟访问两个误会
凯利在平壤的访问以误会开始,也以误会结束。前一个误会令人哭笑不得,后一个误会却是后果严重。美国代表团到达平壤机场,一下飞机就觉得气氛不对。前来迎接的朝鲜官员抱怨美方无礼,连晚宴都不肯参加。原来代表团还在飞行的时候,华盛顿告知朝鲜驻联合国使团,凯利访问期间不会举行答谢晚宴。朝鲜方面理解出了差错,以为他们连朝方的欢迎晚宴都不参加。
相关的误解很快得到澄清,但是美方的安排依旧是失礼。外交官见面坐下来吃顿饭碰碰杯,本是最基本的礼节。出访前计划的行程之中,国务院预计朝方肯定有欢迎晚宴,也安排美方主办答谢晚宴。可是行程送到白宫,总统国安顾问赖斯看后竟然生气了:“我们要与在双边协议上玩诈的他们交锋,这不是举起香槟酒杯的时候。”国务院只好取消答谢晚宴,但是主人的晚宴还得硬着头皮出席,搞出一个让美方代表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也让平壤发生误会的安排。
到了谈判桌上,美方更是咄咄逼人。他们的讲稿由强硬派事先拟好,一上来就指控朝鲜违背框架协议,背地里在搞浓缩铀,如果不交待并停止相关项目,美朝对话无以为继。平壤等了快两年,等到的是来者不善,不但连起码的外交礼仪都不顾,还拿出下最后通牒的架势。
第二天朝鲜的回应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一副外相姜锡柱念着准备好的讲稿,表情愤怒,口气带着嘲讽,历数小布什上台后的不是,竟然将朝鲜打成“邪恶轴心”。他没有直接提到浓缩铀,却气鼓鼓地说:为捍卫国家主权,面对美国不断增长的核威胁,朝鲜有权发展核武器,甚至发展更为强大的其它武器!
听在几位美国官员的耳朵里,这不就是承认朝鲜的确有浓缩铀的计划?来平壤之前,他们预估不管有没有平壤都会一口否认,姜锡柱竟然就这么认了,而且还有更强大的武器?震惊之余,姜锡柱还说到愿意就任何问题进行谈判,美方代表却已经听不进去。凯利甚至都没想到要追问一句,你这是承认有浓缩铀?或者,更强大的武器是什么意思?姜锡柱发言完毕,凯利合上笔记本起身离开会场,这一回轮到坐在他们对面的朝鲜官员大吃一惊。
几位代表团成员出来后商量了一下,很快达成一致看法:平壤没有想到美国已掌握浓缩铀的情报,凯利的摊牌让他们措手不及,一不做二不休就承认了。将情况整理成文之后,代表团用电报告知华盛顿,很快就在政府内部传开。
框架协议经不起一场误会
只是这一理解后来却成为说不清楚的乌龙,朝鲜坚决否认有浓缩铀,美方几位成员冷静下来,也意识到可能是理解过了头。凯利访问之前几个月,美国官员已经数次在公开场合指责朝鲜另有秘密核计划,平壤不至于猝不及防。为着推行改革开放,平壤其实一直表示愿意谈,对凯利一行很是期待。可是美方代表团的手脚被强硬派捆住,中心议题只有一个,停止浓缩铀之后谈判才能开始,否则连坐在一起吃饭都有问题。这在平壤看来是先逼人认错的高压手段,所以平壤也以硬对硬,先说我们有权发展核武器,而后跟上一句,如果想谈什么都可以谈。
美方代表事先估计朝鲜不会承认,听见前一句就以为朝鲜已经认了,大吃一惊。他们的注意力太集中在浓缩铀上,后一句的含义没听出来。白宫给代表团的指令也没有留下多少余地,就是要在浓缩铀问题上针锋相对,以至凯利都没想到向朝方澄清一句。甚至听到那句令人惊讶费解的“更为强大的其它武器”,也没有多问一句是什么意思。要到事情过后,才由中国外交官找机会询问朝鲜官员,更强大的到底是什么武器,得到的回答是“朝鲜人民的伟大力量”。也就是说,一句标准的咋呼。
去平壤访问的美国代表团官员多半属于温和派,带回来的却是朝鲜承认浓缩铀的消息。对那些一直想废除框架协议的强硬派来说,这样的结果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证明克林顿当局的外交根本行不通。11月14日,美国宣布将停止向朝鲜输送重油,尽管韩国与日本都不情愿。一个月过后朝鲜以牙还牙,宣布重启宁边核反应堆。02年底的最后一天,接到朝鲜驱逐令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监查员也登上飞往北京的班机。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朝美关系从交往变成对抗,或许可以归因于政党与人事的不同。但是深层一些来说,反映的却是朝美关系的特别。美国在半岛上的战略利益完全通过与韩国的军事联盟得到满足,看不到与朝鲜发展关系有什么好处。朝鲜唯一能够引起美国关注的只有其发展核武与导弹的潜力,可以成为一个棘手的麻烦。解决这种问题需要长远打算,在美国注重捞选票的制度下并不讨好。克林顿当局签订框架协议,本来就是朝鲜用外交炸弹逼出来的,签好之后成为政治麻烦,被丢在一边不受重视。要到任期快结束的时候,受朝鲜试射卫星的刺激,才想起搞一个加强版。而一个人眼中的未雨绸缪,在另一个人眼中却是杞人忧天。连肚子都吃不饱的朝鲜,能有多大的能耐?框架协议象是在平壤的虚张声势面前软弱无能,推倒协议才显出果敢与正义。只是推倒协议不难,朝核问题却不会就此消失,小布什当局还得找出应对办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48“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69《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7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7“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9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