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木:朝鲜拥核,谁应当负历史责任(之一)
关键字: 朝鲜核问题朝核问题朝鲜美国朝美关系朝美会谈朝核六方会谈朝核历史半路上杀出前总统卡特
卡特访问朝鲜是早前的安排,期间还有其他几位美国人士也去过平壤,带过口信,却都没有取得多少效果。作为前总统,卡特的身份要特殊一些。在总统任上,卡特的外交有几分理想情怀,最大的成就是在戴维营主持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峰会,解决威胁中东和平的一大矛盾。其后他又突发奇想,要把金日成与朴正熙请到三八线上举行峰会。下边的官员强烈反对,卡特却坚持己见,闹到助手以辞职相威胁才算作罢。卡特只做了一届,连任失败的主因也在外交,特别是伊朗人质危机处理的失败。卸任后的卡特,奔走世界各地调解冲突。平壤对他怀有好感,一直邀请他访问,但是每次都被白宫卡下来,不肯轻易给朝鲜一个外交上的好处。
进入94年眼看危机越闹越凶,卡特又主动打电话给白宫,愿意走一趟平壤。朝美之间有太多猜疑:朝鲜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害怕成为下一个伊拉克,极欲与美国修好;美国其实愿意外交解决,却又总是怀疑平壤故意拖延,争取时间制造原子弹。国务院没人去过朝鲜,根本不了解平壤的真实意图。卡特觉得自己亲自与金日成见面交换想法,会有所帮助。
建议送达上层却引起争议 ,有的觉得直接沟通一下没有坏处,有的却担心卡特我行我素,不与政府政策配合。最后还是总统克林顿亲自拍板放行,访问属于私人性质,政府只是知情与同意。没人估计得到卡特能有多少成果,当着私人访问会稳妥一些。
外交做到电视上去了
到达平壤后,卡特与金日成的会谈正好安排在6月16日的上午 ,俩人一见如故,谈得很顺利。卡特表示朝美政治制度不同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友谊的障碍,金日成则重申朝鲜没有也不需要有核武器。俩人很快达成交换条件:原能机构的监察员可以留在宁边,美国答应给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并且保证不对平壤实行核攻击,以换取朝鲜履行不扩散条约的义务。
当天下午,卡特进一步与朝鲜外交部官员谈安排的细节,停到哪一步,查到哪一步,轻水堆建到哪一步,之间如何协调等等,这才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作为前总统,他难以完整把握美国的具体政策。照这种架势,双方的官僚真的坐下来商谈,还不一定就谈得来。因此他临时决定,当晚就上美国有线电视台,与正好也在平壤的美国记者来一次访谈,公布他与金日成达成的协议内容,希望锁住双方的承诺。
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与金日成会面。
平壤时间16日晚上是华盛顿时间16日上午,卡特电话打进白宫时正好克林顿在主持商讨朝鲜局势的会议。他宣布达成协议已经让人吓了一跳,未经相关部门审核,一位前总统竟然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接下来更让人吃惊的是,卡特马上就要上有线电视宣布协议内容,一众官员只能聚在电视机旁看他都要讲些什么。其后几天,共和党一片骂声,舆论有许多批评,把白宫弄得很是狼狈,这么重大的外交问题竟然让前总统做到电视上去了 。
朝美终于找到下台阶
卡特却刹住了朝美滑向对抗的势头。在核问题上,朝鲜很有几分拼命三郎的架势,谈不拢就退出不扩散,赶走监查员,叫嚣你要敢制裁我就让首尔“一片火海”。平壤手里几乎无牌可打,外交、经济、军事都处在绝对劣势,只有这一张带核的王牌,得拿出谁怕谁的蛮劲才能引起美国的重视。而美国的战略利益在韩国,对一穷二白的朝鲜没多少兴趣,原本希望由首尔出面摆平,自己站在后边给点奖赏或是压力就行了。到94年中,朝鲜已经逼到美国脸上,双方的较量则玩到悬崖的旁边。
在对峙的背后,双方其实都不愿意动手。对平壤来说,动手的结果一定是自取灭亡,最多就是拉着别人陪葬。对美国来说,则是动手的代价太大。核不扩散当然重要,却很难说有什么紧迫性。为着原能机构几项检查,让半岛牺牲百万生灵,道义上很难服众。真的下动员令时,美国甚至没有信心韩国会同意,更担心韩国出现大规模抗议,仗还没有打起来却陷入反美怒潮,那也是梦魇一般的情形 。
这时候,恰好是卡特成为一枚活棋。在美国,前总统只是名人,没有实质的权力。让卡特以私人身份跑一趟,没有几个人会注意,不会被公众当作妥协。但是在朝鲜,前总统却是不一般的人物,而是有史以来踏足平壤的最重要的美国人。金日成与美国接触的努力终于获得重大成就,不但满足了面子,也算一年多对抗下来美国有服软的意思。在首尔,金泳三也是类似的看法,对卡特去平壤很不高兴 。
卡特的访问因此成为僵持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下台阶,将朝美带回谈判桌。克林顿批准卡特访问应该是希望看到这一结果,只是没有想到卡特会来一个电视访谈,让白宫在舆论上失分,在政治上付出代价。另一件出人预料的事,则是与卡特见面三周后,金日成因心脏病突发于7月8 日去世。朝鲜举国哀悼,朝美会谈得延后一个月举行。
框架协议的达成
8月初会谈在日内瓦真正开始后,倒是进展顺利 。相关条件其实以前就讨论过,只是双方缺乏信任,谈不到一起。这一轮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朝鲜的面子已经得到满足,前总统卡特作为现任总统的特使访问过平壤;二是危机过后,克林顿当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韩国与原能机构已经退到后台,由美国全面掌握谈判的细节与进程。
朝鲜与美国官员在日内瓦签署核框架协议
会谈的层级不高,只是美国负责军控的助理国务卿对朝鲜的副外长。但是双方的态度诚恳务实,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达成一致,而此前吵吵谈谈闹了一年半还没有结果。94年 10月21日双方在日内瓦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 :朝鲜冻结宁边的反应堆,接受原能组织的监察;美国牵头为朝鲜兴建轻水反应堆,补偿朝鲜的电力需求,预计耗时十年。建成之前,美国每年将提供50万吨重油给朝鲜的电厂。建成之后,宁边原有的核设施将全部拆除。与此同时,朝美将互设联络办,为关系正常化而努力。轻水反应堆耗资数十亿美元,美国只是牵头,实际出钱的是韩国与日本,而买重油的支出则由韩、美、日三国分担。
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检查宁边核电站所引起的争议总算有一个外交解决,但是美朝之间围绕着核问题的较量却才刚刚演完第一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87“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8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5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