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当选 是美国社会三重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
关键字: 美国 矛盾美国 社会矛盾特朗普 社会矛盾美国社会 撕裂
第三重:文化冲突
美国社会的第三重矛盾源自对知识与读书人的反感,又称为“反智主义”。这种态度在现代的中国也曾有过,文革时期读书人曾被称为“臭老九”,沦为批判嘲讽的对象。只不过我们有“学而优则仕”的历史传统,读书人负有先天下忧的使命感,反智只是在二十世纪社会动荡之中一段历时十年的异常。西方却没有这种历史传统,欧洲封建社会的上层是由血统定高低的王公贵族,读书人原本只是读经书的教士(相当于出家和尚),到近代启蒙前后才开始有独立于教会的文人出现,而且要得到王公贵族的眷顾才能站稳脚跟。
早期的美国没有王公贵族,主导经济文化的富商,大家普遍看不起读书人。毕竟以新大陆的艰苦,不论开荒种地还是抵御印地安人,书生派不上用场。这里就以教师的地位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进入现代之前的美国乡村,人们印象之中的教书先生是做不动体力活的无用之人,不是瘸腿,就是胖子,病夫、或是懒汉[8]。现代美国的教师形象,或许可以参考电视剧《绝命毒师》之中的那位中学化学老师,他工作辛苦,得不到学生尊重,领着可怜巴巴的薪水,工余时间还得洗车赚外快,身患癌症却付不起治疗的费用,只得铤而走险去制造毒品。
书生在美国政治中起到显著作用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在大萧条之后实行新政的时期。为了刺激经济,缓解大萧条所带来的冲击,联邦政府加大公共支出,需要大量书生加入政府机构,出谋划策,草拟法规,管理日常运作。政府高层出现许多专家学者,成为总统的顾问与助手。其后经过二战、冷战,政府的机能与规模进一步扩张,后工业化社会也需要更多受过教育的白领职业人士。他们在思想上倾向于世俗与自由化,与保守的蓝领劳工之间隔着一道文化分界[9]。
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表现为保守派与自由派在文化上的冲突:是否相信进化论,是否允许人流,是否支持女权,等等。保守派强调传统家庭,爱国情操;自由派却强调多元,宽容。保守派崇拜上帝,读圣经,进教堂;自由派却看重教育,倡导理性思维。蓝领劳工喝啤酒,喜欢玩枪;白领书生却是喝拉铁(咖啡),读纽约时报。书生看不上劳工的粗鲁,无知,偏执;劳工看不起书生的娘娘腔,矫揉造作,自以为是的精英派头。
在这一场冲突之中占着上风的是书生,因为新闻、影视、医疗、教育等等文化机构都控制在他们手中,让保守派很有一种受压迫伤害的感觉。新闻节目明显偏向自由派,最热衷搞政治正确。影视的内容则是不断挑战道德底线,靠情色与暴力吸引观众。医生做人流手术结束胎儿的生命,竟敢以专业的名义篡夺属于上帝的生死大权。
支持与反对人工流产的群众在最高法院门外争吵。
学校是普通人家最常与政府打交道的场所。办教育的经费来自大家都要上缴的税款,可是教学内容却是控制在自由派文人手上,老师上课教孩子如何使用避孕套,讲美国历史上有奴隶制的原罪,还声称同性恋是正常的。高中课程里不许讲摩西十诫,却让学生学进化论,搞得好好的孩子读过几年书下来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
进化论的教学最让保守派生气。每一次家长抗议,学校都是从外边的大学里请来科学家,也就是大家根本不认识的生物学教授。这帮学者没有经过投票选举,竟敢摆权威的谱,讲起科学问题,不论传统不论感情,连少数服从多数都抛在一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质疑上帝,质疑圣经,而普通百姓却无法挑战生物教授的权威。
相应的争论吵起来,可以说是没完没了。进化论在自由派眼里是多年研究证明的科学理论,在保守派眼里却是对上帝权威的挑战。人流在自由派来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在保守派来说却是谋杀生命。同性恋依自由派的观点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个人选择,依保守派观点却是圣经之中明明白白定性的邪恶。这些论述涉及的都是信念与价值观的根本,比阶级或种族对立更难找到调和的空间。
美国只有两大政党,却存在阶级、种族与文化三大界线。因此两大党在吸引选票的时候,总得想出建立跨越界线的结盟办法。传统来说,共和党代表工商阶层,民主党代表普罗百姓。但是普罗百姓之中,有白人与黑人的不和,也有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分化,因此共和党也可以跨过阶级分界来吸收下层的选票。实际的运作方式则取决于具体的社会与历史条件,随着时代的不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对黑人敌视的南方白人,原本是民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民主党却推动保护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民权立法,南方白人的选票则被共和党吸收。又比如说克林顿与奥巴马虽然都属于民主党,却在华尔街富商之中享有很好的人缘。
美国的选举比试的是面对三大矛盾,两大政党如何进行政治精算。2016年大选的奇特在于两大党的算盘都没有打响:共和党建制派在初选时失控,被特朗普夺走提名权;民主党却在大选之中失常,竟然输给连共和党都不热心支持的特朗普。这些出人意料的结果,显示围绕三大矛盾的组合已经发生变化,美国的政治版图也将出现重组。探讨其中的因果,还需要理解两大政党的历史演变,将在另文中介绍。
参考资料:
[1] Smith H. “Who Stole the American Dream?”(Random House, 2012) p.40
[2] PBS Newshour, “Were pilgrims America’s original economic migrants?” Nov. 26, 2015 http://www.pbs.org/newshour/bb/were-pilgrims-americas-original-economic-migrants/
[3] Isenberg N. “White Trash: the 400-Year Untold History of Class in America.” (Viking, 2016) Chapter 8.
[4] White T. H. “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 1960”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7) Chap. 3 白修德的分析写于1960年大选结束后不久,当时尼克松还没有选上总统。到七十年代尼克松下台之后,有更多作者以鄙夷的语气提及他因为儿时家庭贫穷而造成的人格缺陷。
[5] Smith J. F.“Slavery and Rice Culture in Low Country Georgia, 1750-1860”(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91) p.104
[6] Davis D.B. “The American Dilemma”.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July 16, 1992.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1992/07/16/the-american-dilemma/
[7] Lincoln A. “Letter to Horace Greeley”https://www.abrahamlincolnonline.org/lincoln/speeches/greeley.htm
[8] Hofstadter R.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Knopf, 1963) p.314
[9] Frank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 (Metropolitan/Owl Book, 2005) p.193-205
- 原标题:特朗普当选 是美国社会三重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8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5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2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