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五未曾改变日本
关键字: 日本战败八一五投降诏书裕仁东条英机鸠山一郎的宿敌,66岁的原外务官僚吉田茂同样处在隐居的状态——他在半年前因为帮助近卫文麿上奏劝说裕仁承认战败而被宪兵队关押了40天。在取得假释后,他离开东京,前往神奈川南部的大矶,过上了不出家门的隐居生活。谈到战败,他讳莫如深地回忆道“战败前后的事情,我因为离得太远,知道的也只是传闻的程度,对细节一无所知”。他还不知道的是,他在一个月后即将回到东京担任外相,而40天的羁押也成为了帮助他登上首相宝座的政治资本。
设法忘记历史
8月15日,在永田町的官厅街上,道路两旁建筑的庭院里浓烟滚滚。这并非是裕仁所担心的“暴动”,也不是军队发起的“兵变”,而是各个省厅在集中销毁战时的文件。
8月15日,国会议事堂与永田町的官厅街
与8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有条件地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时,各中央省厅根据阁议指令开始了对战时公文的销毁与藏匿工作。与此同时,在全国的市町村,地方政府也有组织地将征兵和动员情况的相关文件集中销毁。负责管理殖民地与占领区的大东亚省也发布了焚烧机密文书的指令,从8月15日开始,日本在个殖民地的总督府也开始销毁机密文件。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动作相对迟缓——这两个部门的文件在8月28日美军进驻日本后仍没有销毁完。换句话说,美军进驻日本后,有组织地销毁公文的行为仍在继续。
对于来不及销毁或者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文件,比如御前会议和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的会议记录、陆军和海军发布的“大陆命”、“大陆指”和“大海令”等,这些文件没有被销毁,而是被秘密地藏匿起来。
关于销毁和藏匿文件的目的,作家保阪正康评论道:“就是为了在别的国家指责日本在战争中的行为时能够回答‘没有那样的记录’,如果还有反驳的声音,就撂下一句‘大概都被烧掉了吧’”。
今天看来,事实的确如此。日本外务省对南京大屠杀的官方态度就是“无法否认日军在进入南京(1937年)以后存在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行为等的事实。关于受害者的具体人数却有很多说法,日本政府认为很难认定哪些数据是准确的”。应该说,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暧昧含糊的态度为一些否定或美化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提供了土壤,而日本政府这暧昧含糊的态度正是来自于73年前东京各地的缕缕黑烟。
人畜分界线:日本新闻网关于南京大屠杀证据的相关报道(左);2017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当天进行的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演讲海报(右),可以发现,右翼分子对外务省的官方口径并不认同,甚至还说什么“醒悟吧外务省”
在企图让历史的细节“死无对证”的同时,战后第一任首相东久迩稔彦又抛出了“一亿总忏悔”的说法,设法让日本人代替天皇和其他战争指导者承担战争的责任。
东久迩内阁就任,1945年8月17日。前排着军服者即东久迩稔彦
东久迩稔彦是在裕仁的亲自任命下组阁的。裕仁要求他“尊重宪法,以诏书为基准,统制军队,维持秩序,努力收拾时局”,因此东久迩内阁的使命便是以明治宪法为基准,维护天皇制为中心的国体;处理投降事宜和维持统治体制。8月17日,在东久迩内阁成立的记者会上,东久迩表示“全体国民的总忏悔是我国重建的第一步,也是我国国内团结的第一步”。东久迩把战争的责任归于“规则的制约、军部和政府当局的错误及国民道义素质的低下”。
不难看出,这样的“一亿总忏悔”,其本质便是东久迩内阁为遵照裕仁指示而抛出的烟雾弹。将战争责任由战争的发起者和参与者转化为全体国民,让全体国民就战败一事向裕仁做出“忏悔”,这正是根据“维护国体”的需要所做出的政治姿态。(注:这让笔者想到曾经一度喧嚣尘上的“原子弹下无冤魂”的论调,同样也是以“总体战”之名将战争的责任强加于日本人民的头上。现在看来,这和这种“一亿总忏悔”本质上并无区别,而这种论调正是今日日本右翼所乐见的。)
但日本国民对这种“一亿总忏悔”并不买账。因为即使是作为旁观者也很难相信一般国民对战争的贡献同军部和政府的官员相一致,既然对战争发挥的作用有大有小,那凭什么要国民与战争的计划和执行者承担同等的战争责任呢?就像政治学者丸山真男评论的那样,所谓的“一亿总忏悔”,“就像是乌贼遇险拼命逃生时喷出的黑色烟雾”,是为求自保而作出的无奈之举。而一名乡下男子则激愤地呼喊说“这场战争在我们农民一无所知时开始,又在我们即将相信将要获胜时败北。我们不需要为自己没有参与的事情忏悔。那些背信和欺骗国民的人才有忏悔的必要”。
洗脑国民为国家去死而自己却苟活到战后并出现在东京审判被告席上的前首相东条英机,相当多的人将其“自杀”的闹剧与战时末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的自杀相比较,认为东条英机“使用手枪自杀本来就是懦弱,他应该用军刀切腹”。
洗脑国民为国家去死而自己却苟活到战后并出现在东京审判被告席上的前首相东条英机,相当多的人将其“自杀”的闹剧与战时末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的自杀相比较,认为东条英机“使用手枪自杀本来就是懦弱,他应该用军刀切腹”。
在战后初期,上述的“全民忏悔论”与“全民受骗论”是当时战争责任大讨论中的两种主流观点,但无论怎样,这都不能说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产生的观点,充其量也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电影导演伊丹万作曾说,“很多人说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被欺骗了。但就算有惊天的谎言,只要有一个人没有上当的话,如此惨烈的战争也定然无从开始。这些叫嚷着‘被骗了’然后满不在乎的活着的国民,恐怕将来还会继续这样被骗吧。不,他们现在就已经开始听从另一个骗局了”。
73年过去了,时间改变了什么?
恐怕什么都没有变。
(矢澤左京大夫 / 知乎ID:矢澤探偵事務所,原载“新潮沉思录”微信公众号)
- 原标题:八一五未曾改变日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8-16 10:36:10
-
古代内衣,可不只是肚兜啊
2018-08-16 08:57 趣读 -
偷袭珍珠港前 东条面见天皇:完全放心 已经胜了
2018-08-15 17:00 日本 -
日教授被指曾摘抗日男性睾丸作实验样本
2018-08-15 10:09 中日关系 -
刚说完“安倍是亲爹” 然后……
2018-08-15 09:30 -
这部慰安妇漫画,最该看的是日本年轻人
2018-08-10 08:29 “慰安妇” -
人民网评纣王妲己成景区形象代言人:历史岂容如此轻慢
2018-08-02 10:52 -
在古代中国,筷子还真不只用来吃饭
2018-07-31 07:47 趣读 -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观天下讲坛 -
拦住那些香港人!英国解密文件要让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颠 -
中国厨师“征服”美国胃,促成国家公园系统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华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脸…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读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开!结果让人直呼谢天谢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杀牛偿命…古代这些奇葩法律让穿越的你分分钟没命
2018-07-18 08:10 趣读 -
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现人迹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身高近两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国多了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2018-07-02 16:49 观察者头条 -
“足球鼻祖”蹴鞠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国足球 -
搭载嫦娥4号 沙特相机拍摄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从香港来为战友扫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378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3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7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