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洋:特朗普对恐袭的“神预测”对美国大选影响大吗?
关键字: 特朗普美国大选共和党布鲁塞尔恐袭美国大选2016一个没有布鲁塞尔的周二本该属于特朗普,因为美国大选又有三州开战。
而一个发生了恐袭的周二还是难逃特朗普,原因你懂的。
3月22日,“欧洲心脏”布鲁塞尔发生连环恐袭,34人遇难,250人受伤,“伊斯兰国”认领,全欧惊心。
但同样令人瞠目的是,早在1月底,特朗普就“预言”布鲁塞尔是“地狱”,惹恼众人。
一语成谶,特朗普的支持率会因此提升吗?恐袭对美国大选又多大影响?
答案似乎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
首要原因在于,美国民众对国际事务一向冷漠。
在美国大选中,对外政策一般处于次要地位,布鲁塞尔?有点远。而在国内事务中,也只有共和党一党最关心反恐和国家安全。
(数据来源:华尔街日报)
去年底一项数据显示,全美人民对恐怖主义的担忧虽有增加,但离9·11之后的峰值还差得远。
不过,这次恐袭还是能有效扭转一下大选的阶段性话题。
毕竟,今年以来,美国大选的焦点主要在移民、全球贸易和美以关系上。这次恐袭至少能在一段时间内,把话题带回到反恐上来。
而考虑到特朗普在这个议题上一贯“表现优异”,在那些重视恐袭议题的选民中,特朗普的党内优势将在某种程度上巩固和扩大。
不过,在两党范围内看反恐,一则去年11月的调查显示,希拉里在所有选民中获得的信任度超过特朗普8%。当时也发生了恐袭,可见希拉里仍将是强敌。
(数据来源:ABC、华盛顿邮报)
2.
布鲁塞尔不是美国大选期间的第一起恐袭。
不会就忘了去年的巴黎和加州圣贝纳迪诺吧?
在前两起恐袭事件发生后,希拉里和特朗普曾很好地利用反恐助推支持率,特朗普关于“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说法正是在此间提出。而后来退选的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就因为缺乏国家安全经验,严重影响了支持率。
但候选人们在两次事件中的表现也让《时代周刊》“看穿一切”:“每次发生恐袭,他们就会列出一大堆打击恐怖主义的计划,然后,重点慢慢就变成讨论特朗普的手掌尺寸,希拉里的邮件……”
3.
那么,按照上面的模式,各位候选人进度如何?
在第一时间表达哀悼和谴责。(√)
提高调门。特朗普再度要求禁止穆斯林入境,呼吁批准刑讯逼供极端分子。克鲁兹之前说要对“伊斯兰国”进行“地毯式轰炸”,现在还呼吁派执法人员在穆斯林社区巡逻。(√)
卡西奇呼吁奥巴马取消访问拉美。希拉里则说,必须加强安保措施,“我已经谈过我们的签证系统……仅说完全关闭边境不切实际。”(√)
值得一提的是,克鲁兹的观点竟然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
对于这些“新办法”,《纽约时报》忍不住感叹,参选不易,在恐怖主义年代,前天晚上听起来还算谨慎的提议,第二天早上听起来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画风突变)
此外,围攻更是必不可少。
21日,特朗普曾在采访中表示,要减少对北约的资金支持。一天后,布鲁塞尔恐袭,机会来了!
克鲁兹:这是主动投降!
希拉里:现在正是通过北约和盟友重申承诺的时候!
卡西奇:应该和盟友合作铲除邪恶,而不是抛弃他们!
然而《福布斯》也早已“看穿一切”:“The pile-on against Trump has been tried before, with little impact.”
翻译过来,都围攻多少次了,然而并没有什么X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隆洋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2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