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长江:中国人的负债真的接近美国吗?
关键字: 债务负债中国债务家庭债务美国债务中美债务中国居民债务与GDP比接近美国吗?
households有住户或居民的两个意思,因此households与GDP的比也有两个意思。央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的贷款是指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贷(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款项,含公积金),债务项目比家庭要少;住户及居民债务是总体测量,总体测量官方数据更加可靠。
分析表4可知:1.住户贷款多于居民贷款,是居民、农户和个体户等的共同贷款。2.中美分类不同,中国分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美国分为抵押和消费贷款。3.中国的经营贷款是美国的非房、非农和农户贷款(农户包括农场)。4.中国金融机构的消费概念与GDP核算的消费不同,中国消费贷款(Consumption Loans)包括房贷(住宅和商用房),美国房贷分别统计在抵押贷款和房产信用额度。5.美国的消费贷款包括房产信用额度。6.住户经营贷款是(农户和个体户等)用于经营的流动资金、购置或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经营场所租金、商用房装修等。
从从央行注释可知,住户经营贷款不包括购置车辆,所以消费贷款包括农户和个体户等购车,从消费贷款中剔除农户和个体户等购置非家庭用车的部分(美联储注明有卡车、拖车、工程车等),才是居民贷款。如将车辆、教育贷款假设全是居民的,即中国消费贷款近似居民贷款。
图1 美国居民债务与GDP的比。来源 美国统计网站
图1口径是居民贷款与GDP的比,2016年,美国是80.1%,中国消费贷款是33.7%。住户贷款与GDP的比,美国是96.7%,中国是44.9%。
有的认为,居民债务与GDP的比,不少发达经济体是60%以上,加上借款和网贷等,2017年中国居民与GDP的比达56%以上,与发达经济体相差无几。
图2 国际清算银行住户和非营利机构信贷占GDP的比(不包括借款和网贷等),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注:2014年是37个经济体,2016/17年是43个(比率从高到低)。23个发达经济体包括瑞典、澳大利亚、丹麦、荷兰、挪威、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瑞士、美国、葡萄牙、、芬兰、西班牙、卢森堡、希腊、比利时、日本、法国、德国、冰岛、奥地利、意大利和爱尔兰。9个亚太经济体包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沙特阿拉伯。5个中欧和东欧经济体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土耳其和俄罗斯。6个拉美为主(1个非洲)经济体包括智利、南非、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
图2是国际清算银行住户和非营利机构信贷占GDP的比(不包括借款和网贷等),2016-2017年口径是住户所有核心债务(Total credit to households core debt)与GDP的比,此概念比2014年有两个重要变化,即所有信贷,即是核心信贷,非核心标准不详(或有非盈利组织的)。
2016年发达经济体平均比率为77%(如将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移至发达区,比率相近)。2016年亚太区为50%,如将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移亚太区,平均比率降为38%。
国际清算银行2016年,中国households核心债务与GDP的比是44.4%,是住户口径;美国约79%,近似居民口径,从住户贷款剔除18%的非核心。
经分析比较,无论什么口径,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比率77%左右,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并不是相差无几,与美国差得更多!
中国债务收入比接近美国吗?
债务收入比分家庭调查和总体测量。2016年,美联储的家庭债务收入比为92.6%,这个家庭平均收入为10.27万美元。美国官方有三个家庭收入数据,除美联储外,还有人口普查局的7.45万美元、劳工统计局的7.47万美元,美联储比人口普查局和劳工统计局(下简称两部门)约高38%左右(约2.8万美元)。
为什么美联储的这么高呢?美联储的收入是按2012年收入新定义调查统计,与2011年前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美国收入数据与中国国家统计局主要有三个不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