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太平洋两岸,到底谁能“吓阻”谁?
中国与美国“摊牌”的准备一旦就绪,将具备在最极端条件下“吓阻”美国的扎实能力。这一步不是我们临时让几个智库拍脑袋提出来的想法,而是一个准备了几十年、一步一步落实的大计划的最后一步。[全文]
-
一周军评:2022年的俄乌战争
这期军评是2022年的最后一期军评了,回顾这一年来的世界军事风云,俄乌战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年尾之际,就让我们对这一年来的战况做个总结,从军事角度谈谈双方在战争中的种种表现吧。[全文]
-
一周军评:一件“秘密武器”改变不了战争
美国宣布嘉手纳基地的F-15C战斗机将会撤出后,各方观居然对这个问题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新加坡。同时俄乌战场上又发生了不痛不痒的“导弹袭击波兰”事件。改变战争的,不是一两件“秘密武器”——而是一整套秘密武器和与之相配套的理念。[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蓄势待发,赫尔松的“冬季风暴”要来了?
本周,随着乌克兰进入泥泞季,俄乌前线处于“西线无战事”状态,但实际上双方的小规模攻防并未完全停止。同时,双方正各自积蓄力量,估计未来几周内,乌克兰的烂泥会被冻硬,一场“冬季风暴”似乎已经蓄势待发了。[全文]
-
一周军评:动员等于上街抓壮丁?
现在来看,俄军通过这次动员,想要做到的是,用征召起来的C类部队填满战线,承担防御任务,也能辅助进攻。以便让现有的A、B类部队能够集中使用,恢复进攻态势。[全文]
-
从历史上的哈尔科夫会战谈今天的哈尔科夫
虽然乌克兰军队和政府已经开始宣扬他们的辉煌胜利,中文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人在压抑已久后迎来了一轮狂欢,但是目前乌克兰北部地区的战斗远未到胜负已分的地步,事实上乌克兰的进攻未能改变双方的形势对比,是否能如其所愿将战局拖到真正的持久战阶段,尚未可知。[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低成本”高科技战争,在乌克兰验证如何?
美国通过了一项给乌克兰提供了用于“高科技游击战”的武器,似乎表明美国正试图把“游击战”当做他们的新利器,这件事该怎么看?[全文]
-
请佩洛西吃什么席?
现在,美军可能提前行动的紧张时刻已经过去,随着我方拦截手段已经全面就位,整个事情已经明牌了,美军将以佩洛西为诱饵,企图迫使我方亮牌,看看我方如何压制台军的防空和制空,看看我方如何应对美军大机群,看看我方的指挥控制能力,到底有几斤几两。[全文]
-
一周军评:这次台海危机的决定性因素在哪?
这次危机,美国政治决策已经失控,如果没有新的因素,美国的政治决策已经在向危险的方向狂奔了。所以,可能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解放军能够给美国施加多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他们那边有危机管理能力的“瓜农”起来干活了。[全文]
-
一周军评:乌克兰“僵局”中的进展
俄军现在就是在乌克兰东部制造了一座血肉磨坊,而迫于政治压力,乌克兰政府又只能继续将自己的力量,当然也是活生生的乌克兰人送去磨碎,搅烂,这实在是当代的悲剧。[全文]
-
一周军评:香会上中美“各说各话”,但“话外有话”
美国的一些政客开始撒泼耍赖,不承认实力的此消彼长。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是美国军队比这些政治家更能够理解和承认现实,因为说到底中美关系还是要靠两军的“硬实力”来作为基础的。[全文]
-
一周军评:花小钱给俄军“信息化”改造,我假想了一下
战术这东西是要跟着技术走的,但同样的技术条件下, 实力强的军队会有它的战术,实力弱的军队肯定也有适应技术背景的另一种战术[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冲突凸显当代防空难题
这其中今天想说的,是一个历久弥新,似乎难以改变的结论“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俄军作为世界上陆军防空体系最完善的军队之一,在乌克兰似乎仍然未能解决好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焦头烂额。[全文]
-
一周军评:美国陆基核导弹换代,对中国有多大威胁
这是民兵3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者说如果要把民兵3改进到能够实现这个任务,那其实和研制一种全新的导弹也没区别了。[全文]
-
一周军评:俄罗斯高超声速“匕首”打了什么?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有什么人出于某种原因,到了这里,可能只做短暂停留——而为了攻击这个稍纵即逝的时间敏感目标,俄罗斯不惜发射了一枚“匕首"来取某人性命呢?[全文]
-
俄军在乌克兰表现究竟如何?
这次俄军的指挥艺术,总体上来说还是值得打一个高分的,虽然它并不完美。俄军计划拟定阶段面临的乌克兰“战争迷雾”非常严重。未来中国东南某割据政权恐怕会比乌克兰政府更加有过之无不及,如何应对,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和防范的重要课题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