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中国航展,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
如果未来技术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将云服务器直接安装在无人机上,大大扩展蜂群的作战距离,甚至进一步采用分布式技术,直接让蜂群中每一架无人机具备服务器的能力。比如,本届航展上兵工集团给SR-5火箭炮配备的蜂群系统就是类似设计,它的巡飞弹尺寸较大,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完全可以实现动目标识别追踪和自动攻击这类的任务。同时它的蜂群是用火箭炮发射,也就是说将以火箭弹方式飞行几十公里到目标头上,再展开部署蜂群,部署速度远比让螺旋桨动力的巡飞弹以一百多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过去要快得多。
这种蜂群将是现有的具备“打了就跑”能力的自行火炮系统的噩梦,因为一旦开炮被定位,蜂群就会扔到头上,同时每个巡飞弹都带有重达几十公斤的战斗部,绝对不是只考虑防御大口径炮弹破片的自行火炮装甲能够抵御的。
充分吸取俄乌战争经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自行火炮,没有之一的SH-16A
这两种东西如果同时在国际市场推广,虽然不影响目前主要大国对于巡飞弹的通常印象,但如果你没有针对性的反无人机防空能力的情况下,巡飞弹/无人机的效能非常可怕;而一旦有了针对性的防御系统,它的效能就会被严重削弱。
只不过目前所谓的“针对性防御”在俄乌战场上主要就是干扰和针对性的装甲防护,而其他大国设想中的是带定时引信的高炮、小型防空导弹、防空巡飞弹等这类新概念武器。但这些东西确实没有一种能达到高能微波这样可以在其防御范围内基本上“绝对防御”的效果。
可以说,蜂群和高能微波武器代表了目前无人机\巡飞弹攻防领域的最新进展,一个是“只要擦伤就会死的矛”,一个是“绝对不会被突破的盾”——其实这倒没有自相矛盾的问题了,因为这个矛是加强攻击力的技术,而不是加强突防的技术,看起来似乎是盾强于矛了,不过也不绝对。
某种意义上,中国在巡飞弹攻防领域的迭代速度已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上在几年内将巡飞弹打击和防御的科技都点到了某种“转捩点”。蜂群技术使得巡飞弹的攻击能力达到了足以执行传统炮兵大部分任务的程度,而高能微波武器则使防御能力达到几乎可以让没有针对性防护设计的目标作战效能“归零”的程度。
这就是比当前战场上的理论-实践循环多走了一轮。
蜂群技术是未来无人机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具备的特征
当然一旦这两种技术真正出现在国外战场上,自然也会引起新一轮的循环。比如,防高能微波和防电磁脉冲的方法相似,主要靠屏蔽,这会使得现在那些直接拿主板当机身框架、电路芯片全部外露的小型无人机几乎失去价值;蜂群技术也会让对手加快开发其他防御手段,比如针对蜂群的数据链通信进行干扰等等。
此外,目前反无人机技术的“传统手段”也将得到更快发展,比如针对敌方控制信号进行追踪溯源,然后进行打击;只不过现在是针对敌人飞手,未来可能就是针对蜂群的控制站。
对抗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只会一路狂奔,相信我们下届航展上就会看到相关领域技术的又一次迭代了。
航展上另一样有意思的事情,是那些吸引媒体注意力最多、但未必真的会在未来战争中大放异彩的东西。
这几年,航展上的地面无人车辆、无人机都是以携带各种武器,具备攻击能力为主要的吸引眼球的要点。但实际上主要国家最重视的无人系统作用,并不是直接攻击——当然这也分情况,比如攻击无人机那重点肯定还是攻击,但这里主要说的是地面无人系统,比如机器狗。这几年国内很多企业都做了携带各种武器的无人车、机器狗这类东西,设计上通常就是在无人车或机器狗上安装一个枪架,装一支步枪。
但这次我们看到重庆建设厂带来的“机器虎”,直接装了一挺7.62毫米6管转膛机枪,配备了1000发的弹箱。机枪被固定在“虎”身上,没有转动能力,完全依靠“虎”自身运动来瞄准。
重庆建设集团展示的“机器虎”,是目前机枪在四足无人平台上取得较好射击效果的最优解
据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比较极端的设计,就是因为发现可转动的枪架实际上很难在战场环境下达到足以实用的精度,而固定安装的枪身要想依靠“虎”转动身体进行瞄准也很难稳定跟踪目标,因此就直接采用飞机安装武器的思路,利用转膛机枪高射速的特点,在很短的射击窗口内尽可能投射更多子弹,来取得命中。
当然这只是一个试验产品,和他们之前的“飞枪”概念机类似,都是验证在无人系统上安装枪械并获得可接受的作战效能的尝试。
而作为专业的轻武器厂商,采用这样的设计,表明那些在小型无人平台上安装枪械的尝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这样做的实战效能很成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一件展品很有意思,就是扬州戎克系统公司的G-1高速履带无人车。在和他们的产品代表交流后得知,这件装备已经得到实际订单,并按照用户要求在特定环境下进行了大量试验,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将来在行动中可能发挥特殊作用。
G-1高速履带无人车能够携带1吨的载荷
该车采用全电动力,按照他们现场发放的手册,最大速度68公里/小时,但据介绍实际测试下来速度更快一些,而且是在极度泥泞环境下的速度,所以实际速度是很惊人的。全重2吨,这是因为它有足以抵挡部分轻武器射击的装甲。展品和宣传手册上都安装了一挺机枪,不过其真正用于作战的并不是机枪,而是车内重达1吨的“有效载荷”。该车遥控距离5公里,作战时长4小时。据介绍,采购方的额外要求就是成本要缩减到最低限度,冲刺速度还要更高一些。
该公司还有采用与之类似的行动系统,速度也相似的小型产品W-1,可以乘坐2-3人,同样可以在沙滩、湿地环境下达到7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用汽油机驱动。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换成电池,遥控操纵,携带300公斤“有效载荷”。可能是因为某用户考虑的作战环境下,几百公斤有效载荷不够用,所以才选择了大号的G-1。
从这一点来看,正如现在俄乌战场上把“飞行照相机”变成“飞行小炸弹”一样,最初设计时用来伴随步兵、携带额外装备物资的“机器狗”要直接进行攻击的话,或许是最简单的、也是马上就能实用的途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中航供应链与直升机所签署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意向订单
2024-11-15 09:09 -
珠海航展轻兵器展台:不仅帅,还能打北约弹
2024-11-13 14:16 -
“数智赋能军贸合成旅”和十大新品来了!
2024-11-13 13:57 -
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
2024-11-13 13:24 南海局势 -
我国发布8款最新地面装备
2024-11-13 12:14 -
歼-35A装备国产发动机
2024-11-13 10:05 长空铸剑 -
现场视频!歼35A正式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12 13:30 长空铸剑 -
珠海航展抢先看:不只有歼20S,还有舰载歼35!
2024-11-11 16:41 -
珠海航展抢先看:无人时代的地面装备惊艳亮相
2024-11-11 14:15 -
彩虹7无人机预计明年一季度首飞
2024-11-11 08:41 -
珠海航展开幕在即 海军舰载直升机进行适应性飞行训练
2024-11-10 18:40 中国海军 -
“虎鲸”大型无人艇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21:25 -
翼龙X无人机反潜构型首次公开
2024-11-09 18:53 长空铸剑 -
“机器狼”来了
2024-11-09 14:15 -
歼-15D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12:05 -
彩虹7无人机真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09 11:29 -
“重大转变”!拜登政府解除这一禁令
2024-11-09 10:57 乌克兰之殇 -
海军将首次组织实装参加珠海航展,多型现役装备首次公开亮相
2024-11-09 10:22 -
援乌生意咋办?美媒关注特朗普归来对军费预算影响
2024-11-08 18:14 -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