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答案年终秀】吴蔚:美西方完全不理解中俄交往底层逻辑,还在错误方向上努力
最后更新: 2024-02-20 13:07:14是的,你们的看法我非常赞同,就连这份报告的作者自己也在结尾坦言:历史上有许多理性计算却依然没能阻止冲突升级的例子。因为大部分的战争都是经过理性计算之后的非理性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双方的理性研判都认为这是一场“成本远大于收益”的战争,为何三个月后,俄乌冲突还是爆发了?
这个截图是普京在2月24日当晚进行全国电视讲话,当时全世界的媒体人看到这一个多小时的冗长讲话之后都疯了,因为我们都意识到一场战争可能在所难免,都在加班。
在我看来,有两个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最终促使普京扣动了扳机。一个是:乌克兰的安全支柱事实上已经被空心化了,它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关键因素的形成,那就是:在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政治安全,或者说莫斯科的政权安全受到了直接威胁。
乌克兰的安全支柱有两根。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公投独立。从下面这张图上你会发现,以第聂伯河为界,以西的所谓乌克兰语区支持率非常高,以东所谓的俄语区支持率没那么高,但对于公投来说,支持率达到80%以上,简直是碾压式的胜利了。
你会发现还有一个细节,克里米亚半岛的支持率只有54%,塞瓦斯托波尔有57%。支持率最低的是克里米亚。如果将乌克兰各个州比作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可能最不听基辅话的恰恰是这几个州。2014年在美西方颜色革命推动下,亲莫斯科的基辅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率先出手直接拿下的就是克里米亚,因为他是班上的差生,支持率是最低的,这就是所谓的民意基础。
这是在1991年,某种意义上来看,俄乌冲突的种子在乌克兰独立建国的那一天就已经埋下了。到这里第一根支柱已经没了,因为基辅当局已经宣称乌克兰语是乌克兰国内的唯一官方语言,他们在做去俄罗斯化,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信号。
另一根支柱是1994年的《布达佩斯备忘录》,在美国、俄罗斯、英国的共同见证下,盯着乌克兰将手中的核武器交出去,换取自己的主权安全获得美国、俄罗斯两大强国的保障。
后来的剧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经历颜色革命冲击之后,亲俄罗斯势力在基辅全面倒台,莫斯科决心出手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问题就此形成。但问题的开端并不由此,而是早在乌克兰独立以来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本质上,这是俄罗斯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在北约东扩背景下,不安全感的累积。所以大家会看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系列曾经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包括中亚的几个斯坦,其实对莫斯科的态度都非常冷淡。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呢?其实并不在他们自己,而在于北约东扩的步伐是否侵门踏户。
2014年9月《明斯克协议》签订,2015年2月《新明斯克协议》签订,请注意,这两份协议的签署方是乌克兰、俄罗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作为监督方的法国、德国、白俄罗斯。对比1994年确立乌克兰局势处于一种相对稳态的《布达佩斯备忘录》少了谁?是的,最主要的角色没有签字,它就是美国。
这之后的几年,大家都在忙些什么呢?事实上,在《明斯克协议》签订之后,北约在不断地武装乌克兰,最终事实也证明《明斯克协议》不过是某种拖延性质的障眼法,就连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亲口承认:我们把普京忽悠了。
但是普京真的那么容易被忽悠吗?其实不是的,普京心里非常清楚,《明斯克协议》就是一个草纸协议,只是为这场战争画下了一个休止符,所有人都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推论:俄乌冲突真正结束的标志,一定是伴随着一份新的外交文件的签署,上面一定要有美国人签字画押。考虑到《布达佩斯备忘录》事实上已经被空心化了,在美俄战略互信降至历史最低值的当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关于俄乌冲突的最终外交解决文件的签署,中国大概率是条约监督方。
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2023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关键句:展望未来,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
2023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升级的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2023年3月2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如何观察这次外访呢?我认为有几句话非常具有提示意义。
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习近平主席就前往克林姆林宫,与普京举行第一场会见。在这场一对一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有这样一句话:俄罗斯明年将举行总统选举。在你坚强领导下,俄罗斯发展振兴取得长足进展。我坚信,俄罗斯人民一定会继续给予你坚定支持。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之后,一下子被点亮了,我有点明白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或者是我们是如何给俄乌冲突把脉的了,因为我们明确抓到了“政治安全”这个点。
与这句话形成呼应的是,今年1月10日,王毅应约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王毅在电话里说了这么一句:中方坚信俄方一定能顺利完成国内重要政治议程,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坚定支持彼此国家的政治安全,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底层逻辑。政治安全关乎一切,美西方都在盯着中国到底会不会军事援助俄罗斯?其实在我看来,军事援助根本没有那么重要。这场仗俄罗斯其实能坚持下去,政治安全可能才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今年3月15日至17日,俄罗斯将进行总统大选,普京已经宣布参选。根据2020年俄罗斯的修宪结果,总统任期为六年,可以连任一届。这意味着如果普京连续胜选,任期将至2036年。
在会见中,习近平主席还有这么一段话: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作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都占据优先地位。
习近平主席先后9次到访俄罗斯,党的十八大开局之年2013年,首次外访就是俄罗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2023年,首次外访依然选择了俄罗斯。
在第二天的正式双边会谈上,习近平主席说了这么几句话: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将继续致力于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抵制外部势力干涉内政。
此次外访的外交成果主要凝聚在两份联合声明中,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双方在声明中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张。
大家是否留意到第二份联合声明的时间节点定在了2030年前,为什么是2030年?
还记得刚刚我提到的促成俄乌冲突全面升级的两大因素吗?一是乌克兰的安全支柱事实上已经被空心化了;二是在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政治安全,或者说莫斯科的政权安全受到了直接威胁。
2023年3月2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登上专机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行程准备返回北京。当时在停机坪上的俄罗斯军乐团演奏了一首解放军著名军歌《当那一天来临》。
就以这首军歌的歌词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吧。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准备好了吗
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本文根据演讲文稿及现场视频整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
进口车一季度暴跌30%,日系车最惨
2023-04-27 18:07 观方车讯 -
连亏三年后,“路虎”品牌将成历史
2023-04-27 16:18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8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