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蔚:阿拉斯加没有联合声明,中美却依然达成了共识
导读在阿拉斯加两天三场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周六落下帷幕,这不仅是美国政局进入“拜登时代”以来的首场中美高层级面对面战略沟通,更因会晤的“戏剧性”情节引发了国际国内热议。中美这场战略对话除了“火药味与戏剧性”,还有哪些弦外之音值得品读?美国人的“小动作”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意图?布林肯与沙利文又是否听懂了杨洁篪与王毅的“超时讲话”?作者打算先从三个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起。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蔚】
一.“没有联合声明”的中美战略对话谁是“赢家”?
笔者留意到,会后许多中外媒体不约而同使用了这样的标题:阿拉斯加,没有联合声明。是的,一场高层级外交对话结束后,会晤双方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是一项体现双方共识与双边关系的阶段性外交文件。但尽管中美此番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却不代表双方并没有形成一些共识。某种意义上看,我认为这样的标题才是完整且严谨的:阿拉斯加没有联合声明,中美却依然取得了共识。
但我必须承认,这是一场双方都在用力宣示各自立场的“对表会晤”。对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重新确定双方存在哪些共识,更在于承认双方存在哪些分歧,并且彼此都意识到要合理管控这些分歧,不让分歧扩大为矛盾、矛盾升级为冲突。对于上任不足百日的美国拜登政府而言,这是尤为重要的。杨洁篪在会晤时、会晤后均反复陈明:这场对话沟通是为了贯彻中美两国领导人除夕通话的共识,也就是不冲突不对抗,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细看由新华社发布的中方通稿,描述这场对话时使用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在概括这场会晤的取态时使用了“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的表述,这就是总基调。
我留意到,中方的通稿里大量使用了“中方表示”、“中方强调”、“中方指出”的表述。这说明在这场中美战略沟通里,中方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篇幅将中国对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治制度选择、国内建设与治理、中美关系的总体判断、中方的倡议、中方的底线、中方赞成的与反对的、中方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的思考与对策,都向美方进行了详细阐述。这其实是在告诉美国方面:你正在与一个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打交道。
在第三场会晤结束后,中方代表团回到酒店驻地,王毅主动在酒店大堂里等待乘坐另一辆车的杨洁篪。现场记者问王国委:什么时候召开记者会,打算谈些什么?王毅回答道:我先和老杨商量一下。大家不要忘了,“2+2对话”的妙处就在于,中美双方的“双人组”一定是有角色分工的,在谈判桌上你谈什么,我谈什么,自然是有所侧重并且经过事先谋划。因此大家在中方记者会上看到,杨洁篪与王毅的先后发言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此次中方会谈的总体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的金句提及“不能单方面拉单子、提要价”。恰好就在美方“双人组”的记者会上得到了印证。布林肯与沙利文不约而同地谈及了“新疆、西藏、香港、台湾”这些涉及中国内政的事情,这倒是与他们在第一场会晤“不遵守最基本外交礼仪”的拙劣表现首尾呼应。
总体上看,我认为中方在这场对话会上的表现全面优于美方。一方面中方的论述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增量,给世界传递了更多“确定性”的正能量。另一方面,中方也借此机会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在外交舞台上该有的样子。道义在我,礼节在我,民心也在我。
中国的外交家们,不辱使命。
王毅与杨洁篪,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二.美国人的“小动作”为什么很Low?
外交舞台上双边会晤的“开场环节”一般是主动向媒体开放的,这是一个双方代表团刚刚落座,板凳还没坐热的“暖场时刻”。一般来说,会晤双方的核心成员会借此机会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在镜头的记录下主动展现国家诚意与个人魅力。
这一场中美战略对话会同样也不例外,双方事先商定中美的“两人组”各有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美方作为东道主自然是先开麦讲话。我原先推测,布林肯会展现他的“美式幽默”,主动提议比如“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够带杨主任与王国委去打猎,尝一尝阿拉斯加的烤鹿肉”。
但布林肯与沙利文却板起脸唱起了双簧,主动谈及中国内政问题,像新闻主播一般堂而皇之地“口播”美国那套所谓“应盟友之敦促,对中方予以关注”的结盟主义理论。这是赤裸裸的Ambush(偷袭),妄图当着国际媒体记者的面给中方一个“下马威”。在国际外事惯例中,美方的这种做法就叫“不讲武德”。所以,这才是杨洁篪主任不得不越过“暖场环节”,直斥“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以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的缘由。东道主“不讲武德”,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自然也不再客气,杨洁篪掷地有声的15分钟脱稿讲话在国际上形成了“现象级传播”。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为什么外交会晤需要“暖场环节”?在我看来,这种展现友好姿态的开场白并不是徒劳无益的“伪善”,它是一条友谊的“安全绳”。哪怕双方关起门来吵得面红耳赤,双方会后还是会以友谊为准绳尊重彼此的国家立场,哪怕所谓的“谈崩”了,双方的沟通渠道也仍然会是畅通的。
就以特朗普执政时期中美之间最剑拔弩张的“经贸谈判马拉松”为例:无论是在钓鱼台国宾馆还是在白宫的罗斯福厅,中美双方都是寒暄着入座,微笑着离开。这才是大国外交该有的定力与淡然。
而拜登麾下两位外交官的表现,令我大跌眼镜:他们的格局相比之下还是小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中联部和美共举行双边会议,庆祝中共建党百年
2021-03-21 09:14 国际共运 -
美方妄评涉加公民案,我使馆:收起虚伪表演
2021-03-21 09:09 中国外交 -
法国纵容议员访台,我使馆:中国政府将视情作出相应反应
2021-03-21 07:49 法国见闻 -
“在中国看来,美国不再有压倒性影响力”
2021-03-20 23:52 中美关系 -
澳外长:联系中方数月,没理我
2021-03-20 21:33 -
“2060年中国将淘汰煤电”
2021-03-20 20:30 能源战略 -
美国人替美国政府道歉
2021-03-20 19:29 俄罗斯之声 -
美国务卿:预料到中方强硬回应
2021-03-20 19:08 中美关系 -
东京奥运会不接待国外观众
2021-03-20 18:49 日本 -
“为台湾而战,是美国最愚蠢的赌博”
2021-03-20 18:16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官员:总理接种中国疫苗前已被感染
2021-03-20 17: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宫城近海发生7.0级地震,东京有震感
2021-03-20 17:38 -
日本网友慕了:希望我们国家也…
2021-03-20 16:14 中美关系 -
“种族主义是丑恶的毒药”
2021-03-20 15:59 美国政治 -
“过去没有哪个国家敢发出这样的声音,世界听到了”
2021-03-20 15:48 中美关系 -
签署RCEP将使日本GDP上升2.7%,远超TPP
2021-03-20 14:24 日本 -
俄外交部发言人看了后:赞!
2021-03-20 10:39 俄罗斯之声 -
“难怪中方说我们毫无诚意…”
2021-03-20 10:08 中美关系 -
拜登登机“三连摔”,白宫:都怪风太大
2021-03-20 10:07 美国政治 -
英国首相约翰逊接种阿斯利康疫苗
2021-03-20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36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6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6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