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西方中心论:白钢50万字新作揭示地中海文明“无主体博弈”的历史真相
-
改编成功,《新驯龙高手》做对了什么?
动画改真人电影是一个系统性的制作重构,能让观众感受到“没改”,背后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改动”,这些“改动”在无形间融于了真实世界画风的场景里,形成了新的血肉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持了最初的灵魂。[全文]
-
中国广电5G应急通信技术系列试点工作完成,实现三项首创突破
据“中国广电”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国广电集团组织中广电移动、广东广电网络在广东汕尾市完成模拟“三断”场景[全文]
-
当我见到张桂梅老师时,就决定要写一个“喜剧”
听起来张老师并不是一个艰苦的形象,而是一个快乐的形象,是一个真正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应有的状态。[全文]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
再添考古新发现!长沙坡子街又现数百枚两汉简牍
-
马伯庸:历史题材“当下性”不是强行借古讽今
近日,在2025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文学之光、影视闪耀——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介会”上,著名导演谢飞、作家马伯庸、《北上》作者徐则臣等发言,从站在文学肩膀上攀登、历史文学的“当下性”思考、文学和影视化的实证主义角度,探讨文学与影视作品的百年共生。[全文]
-
下个文学改编爆款在哪?作协推荐了…
近日,在2025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文学之光、影视闪耀——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介会”上,中国作协“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荐榜”正式揭晓。[全文]
-
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在近20年来获得该奖项的剧集中,30集以上的长篇剧集几乎占据了全部,而《我的阿勒泰》的篇幅只有八集。但就是这短短八集的篇幅,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与心灵的美妙体验,也让阿勒泰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向往的旅游胜地。[全文]
-
最新研究证实: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
-
“首播后十年沉寂,《大明王朝1566》是我表演生涯很独特的经历”
被新潮观鱼问到《大明王朝1566》的“翻红”以及年轻演员“没时间”沉淀自己的现象,陈宝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全文]
-
白玉兰如何选?“传统数据证明不了这两年的好剧”
“所以我们看到入围的10部作品,包括得到其他单项提名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高影响力的作品,很少有所谓的‘冷门’。白玉兰在这一点上是平衡了思想性、艺术性和传播性的,这也是她之所以在业内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全文]
-
“来内地拍戏我逼着自己练好普通话”
胡杏儿告诉新潮观鱼,其实2009年第一次来内地拍戏她就逼着自己用普通话演戏。[全文]
-
影视人才培养报告发布:视听平台成新人“首机会”核心供给方
“首机会”少、市场容错率低、技术迭代快……当下,正处于变革期的影视行业对新人创作者提出全新挑战。如何帮他们快速成长、诞生更多好内容,成为行业重要课题。[全文]
-
返现30%上不封顶! 这些国家为中国“卷”起来了
上海电视节上,为了吸引中国人的镜头,这些国家不约而同地“卷”起来了。[全文]
-
获金爵奖评委会大奖的日本片,讲什么的?
“水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但是水也可能带来很多灾害。电影在长崎拍摄,长崎由于曾被投过原子弹,原子弹投下后天空会下雨,这个雨包含着核辐射的元素,可以被称为‘死亡之雨’。电影中的雨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可以让人迈向新生的雨,也有可能是带来死亡的雨。”[全文]
-
“作为印度电影人,我非常钦佩中国同行的自信和雄心”
我非常佩服中国导演的一点是,尽管他们电影的题材、风格大相径庭,但他们总会以一种非常自信的方式去拍这些片子。我现在尤其想看的两部中国电影:《好东西》和《哪吒》。[全文]
-
苏联解体后,35年时光在这里按下暂停键
除了在情感故事的主线之中微妙地平衡涉及人本的简单元素,阿布德卡雷科夫也把不同时代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对农村的影响忠实地加以展现。[全文]
-
时隔14年,金爵奖再次颁给了中国女演员
在电影《长夜将尽》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饰演了一名专门照顾失能老人却一次次讲他们杀害的“杀人保姆”。“我拼尽120%的努力,自然会让观众看到100%” [全文]
-
“我常跟中国电影人说,别老想着去欧洲电影节找市场”
6月18日下午,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在浦东新区举行。马可·穆勒提议,全球南方应该团结起来,为电影创造专属市场,代表全球南方进行更多电影创新的表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