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钧:为了科举作弊,古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关键字: 高考反作弊史上最严高考高考作弊入刑组织高考作弊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正所谓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即便是以公平公正著称的高考也不例外。从2000年湖南嘉禾爆发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群体舞弊案,到近几年的高科技作弊器材产业链,各种高考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去年六月,记者卧底调查了南方某省的高考替考组织,再次将高考舞弊推到大众眼前。同年十一月,“作弊入刑”被加入新的刑法修正案中,组织高考作弊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因此今明两天的高考,作为新法实施以来首次全国性质的大考,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
且不说本次“史上最严”高考的最终成果如何,单说这种全国性质的考试作弊,在我国却是由来已久。自科举制度从隋代诞生后,平民终于有了一条不用流血就能通往上层阶级的道路,于是便有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进京赶考场景。这个千军万马过的是真正的独木桥。拿清代来说,三年一次的会试在乾隆五十四年只录取了96人,而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三亿人。正所谓世界上本没有作弊,参加科举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作弊。总结起来,科举考试作弊的手法主要是四大类:请托、枪替、夹带和冒籍。
所谓“请托”即通过关系,打通关节,以谋求录取。这是最方便、也最容易成功的方法,一般来说是达官显贵子弟采用的手段,正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者以情托”。
“请托”之风盛行于唐代,彼时科举制度尚未完善,达官显贵往往凭借权势地位相托,主考官又迫于压力无法拒绝。玄宗时期,主考官达奚珣就忌惮国舅爷杨国忠的压力,录取其子为明经上第;高宗时期,主考官董思恭收受考生的贿赂后,泄露进士策问试题。
“请托”一定伴随着考官的徇私或者舞弊。事件败露后,考官如果上面没有人兜底,下场往往很惨。比如前文提到的董思恭,在事件败露后的三司会审(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联合审判)中初判堂前斩决,后董思恭参与揭发他人戴罪立功改判流放岭南。唐代对参与科举舞弊的考官惩罚较重,对参与舞弊的考生惩罚较轻,最多也仅仅是判三年刑。量刑小则意味着考生的作弊成本小,因此到了晚唐时候,面对“请托”日盛的科举考场,屡试不中的诗人杜荀鹤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友在朝中。”
“枪替”顾名思义就是找高手冒名顶替考试,顶替者又名“枪手”或“捉刀人”。此典源于魏武曹操见匈奴使,扮作床头捉刀人,被匈奴使称为真英雄。一般选择“枪替”的考生都是有一定家财、但家财和权势却够不上“请托”的人,自己文章水平不佳,便找文章高手来替考。
“枪替”分两种,一种是“就院假手”,另一种是“全身代名”。所谓“就院假手”就是被替考生和枪手同时入场,试卷上互写对方名字;“全身代名”是被替考生回家休息,枪手入场厮杀。如果“全身代名”者及第,后续一切活动都是让枪手去参加,一直到派官外放时,真身才过去。鉴于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优秀的枪手势必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比如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就是一名“神枪手”,经常一场替八人科考;国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胡汉民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给人当枪手一年就赚了六千两银子。
胡汉民(资料图)
“夹带”就是将考试资料私藏衣物中带入考场,又称怀挟,是科举考试中最常见的舞弊手段,搜查挟带也是科举关防的主要任务。许多朝代科举规定,士人应举,除允许携带《韵略》之类的韵书进入考场外(那是由于各地方言不同,考诗赋时,供统一韵律之用),其他书籍和与考试有关的文字,一律不准携带进入考场,否则就是怀挟,一旦被搜检到,就会被扶出场屋,遭到处分。
也许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公开,缺乏一个科举作弊失败经验的交流论坛,尽管科举条制对怀挟的禁令甚严,但仍有铤而走险者乐衷此道,他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段进行怀挟:藏在衣服内,塞在鞋帽里,更有甚者则藏于体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评论 78“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30“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54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45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
受贿超6600万卢布,俄国民卫队前副司令被捕
-
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首度出口LNG,目的地亚洲
-
俄交通部长前脚刚被解职,后脚在车中自杀身亡
-
俄海军副总司令被追授“俄罗斯英雄”:首位两次获得该称号者
-
股价大跌7%!马斯克建新党,惹毛特斯拉投资者
-
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俄方回应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
法国直呼“整个行业有救了”,还想要更多…
-
印度慌了:正与中国接触,“问题比目前显现出的更严重”
-
“澳总理下周访华,有个重要任务”
-
“课上中国学生反问:没有信任,为何还要续约?”
-
“谁敢和金砖国家‘反美’,关税再加10%”
-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