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绍光、欧树军:《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序言+引言)
关键字: 新加坡小邦大治国家基本制度民主与人口规模罗马帝国殖民地时代新加坡既没实行达尔所说的那种民主,也没有采取合作主义的体制。但即使不喜欢其政治体制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它的治理水平相当高。这与它的规模较小是否有关呢?当然有关。治理的难易明显与政治实体的规模相关。
新加坡族群分布:74%的华人,13%为马来人和9%的印度人(2011年)。数据来源:《亚洲研究》杂志
人口越多,其内部越可能存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经济等种种差异;领土越广阔,提供公共物品(如边远地区教育、医疗、交通等)的单位成本越高,协调各级政府行动的难度更大。大国政府花更多的钱,却可能依然必须时时面对“众口难调”、“群龙治水”的困局。
中国人口相当于欧盟28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的总和。如果说治理欧盟各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中的任何一个都充满挑战的话,那么治理中国的难度恐怕是治理这31个国家的总和,岂是治理一个小小新加坡所能比拟的?难怪一位美国法学教授第一次到中国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么大的国家,如此广阔的疆域、如此多样的人口!真想不出治理它该有多难。”17
不过,说规模小比较容易治理,这并不意味着规模小的国家都治理得很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本书风靡全球,题为《小的是美好的》18。 但在现实中,小的却不一定是美好的。
美国有个机构每年公布“失败国家”(或“脆弱国家”)指数,2016年最脆弱的五十个国家中,有十个规模比新加坡还小;而新加坡则属于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排名在美国、法国、日本之前。19 这说明,新加坡做得好不仅仅是因为它小,它还一定是做对了某些事。
那么,新加坡到底做对了什么事呢?我们这本书提供的解释是,新加坡在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方面成就斐然,实现了“小国大治”。所谓国家基本制度,是指为了实现“良治”,任何一个政治体制都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框架,它是现代国家的“地基”。
通过对各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比较与梳理,我们认为,现代社会的“地基”由八大板块构成,即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的强制机制;动员与调度社会资源的汲取机制;培育与巩固国家认同和社会核心价值的濡化机制;在数据与人、财、物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的认证机制;维护经济与社会生活秩序的监管机制;确保国家机构内部的控制、监督与协调的统领机制;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再分配机制;将民众参与纳入制度化管道并协调不同利益的吸纳整合机制。
新加坡人宗教信仰情况:42.5%为佛教徒,14.9%为穆斯林,14.6%为基督徒(2011年)数据来源:《亚洲杂志》
我们和一些合作伙伴曾长期研究中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出版过大量论文与专著。20 在研究中,我们最深的感触是,中国太大,情况太复杂,无论建立哪一种机制,强制、汲取、濡化、认证也好,监管、统领、再分配、吸纳整合也好,都十分艰难。21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在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新的挑战不断出现。这恐怕就是“大有大的难处”。
由于规模小得多,新加坡在八大机制建设方面走在了中国与其它许多国家前面。这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借卡赞斯坦的话说,新加坡这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这就是我们为中国读者写这本书的初衷。
引言
在政治制度史上,城邦是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雅典、斯巴达这样的古代城邦22,还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这样的中古城邦,它们留存于世的器物、制度与理念往往是后人发掘的结果。活着的城邦屈指可数,新加坡或许是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一个。
这个蕞尔小邦,面积仅七百多平方公里,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小,却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地,北瞰马来两大半岛,南瞻印尼两大半岛。这无与伦比的战略位置,使之成为魏源所说的“英伦蛮族”崛起后遍布世界的一个据点23,成为英帝国的“东方直布罗陀”、与中华帝国贸易的中转站、“世界贸易的第二门户”及其海峡殖民地的行政与商业中枢。这块殖民地的存在主要是作为英帝国向远东扩张的节点,其自身的发展并不受重视。
在漫长的十九世纪,英国把印度、澳大利亚、马来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罪犯流放至此,使之成为挤满“全东南亚人渣”的“公共下水道”,24 持枪匪徒和街头黑帮横行无忌,就像一个“东方芝加哥”,一个如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罪恶之城”。新加坡变成当今充满活力的自由港和世人瞩目的现代城邦,是东南亚地区“去殖民化”历史进程的产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