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猪大战”引争议:猎杀野猪被判刑,农民的庄稼应由谁守护?
最后更新: 2021-12-02 08:50:42香港:从“绝育放回”到“人道毁灭”
在内地多省为野猪毁田伤人问题大伤脑筋之际,一场“野猪之辩”也在香港地区展开。
11月12日,港府宣布重启停止多年的捕杀行动,定期捕捉市区出没的野猪并将其人道毁灭。此举引发动保组织和部分艺人的强烈反弹,炒作“与野猪共存”,甚至有乱港分子以所谓“野猪精神”自况。
11月初,香港一名辅警被野猪袭击撕咬
多年来,在如何处理野猪的问题上,港府的态度经历了从“捕杀”到“绝育放归”再到“捕杀”的过程。
回归之前,香港成立了两支野猪狩猎队,当渔护署收到市民投诉,确定有野猪造成持续破坏或威胁时,就会通知狩猎队出动射杀成年野猪。
2017年,特区政府开始推行更为人道的“捕捉、避孕针/绝育、放回”模式,而两支狩猎队也因特别许可证不获续期,在2019年正式解散,猎枪交还警方。
与此同时,有记录的野猪伤人事件也在上升。
据渔护署数据,2011年至2021年11月26日,香港的野猪伤人案共有42起,其中86%(36起)发生在2018年之后。今年以来记录在案的野猪伤人案有17起,其中,仅11月就发生6其起。此外,有关野猪滋扰的投诉,也从过去的每年数百起,上升至2019年以来的每年逾千起。
近年来香港野猪伤人个案 图源:香港特区渔护署
渔护署署长梁肇辉坦言,过去数年在管理野猪方面“成效真的不太理想”,采取的绝育措施也远远追不上野猪的繁殖速度。
港府的行动引发部分动物保护组织和艺人不满,连日来,他们无视香港市民被野猪侵扰、袭击,不断炒作“与野猪共存”话题。一些动保组织则在网上发起联署,试图让港府撤回捕杀令。
《大公报》评论称,所谓“与野猪共存”的主张,应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人类福祉为前提,那些高呼“共存”的人,是未感受到切肤之痛。
香港乡郊基金主席、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11月23日受访时表示,山中太多野猪对人类及树木等生态造成灾难性影响,罪魁祸首是屡劝不改的饲喂野猪的市民,让野猪不断闯进闹市区,危及市民生命,“这种情况下,人类有权自卫。”
林超英认为,特区政府有理由重启野猪狩猎队,并建议可以将野猪送往海外愿意接收的国家。
事实上,捕杀已经成为全球多国政府调控野猪种群最常用的手段。
意大利罗马及其周边地区有超过5000只野猪,它们经常出没于市内公园。2019年,罗马及拉齐奥大区政府批准于城市内的公园设置笼子捕捉野猪,并建议每年至少扑杀1000只野猪以控制数量。
美国多个州甚至鼓励民众猎杀野猪。得克萨斯州流行“直升机打野猪”,猎人乘坐直升机将成群的野猪驱赶到空旷处,再逐一射杀;田纳西州则允许土地所有者捕杀侵入其领地的野猪,但必须每年上报杀死野猪的数量和方式。
美国得州一狩猎组织利用直升机捕杀野猪
“人类与野生动物共生,不能只靠情怀”
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一个新高度,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些数十年前还很少见的野生动物又回到了乡村乃至城市。
在欣喜之余,也面临新的挑战。“人兽矛盾”频繁出现的当下,如何与动物、尤其是与行为更不受控的野生动物和谐共生,仍需要不断探索。
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看来,“共生”需要大量的机制去推动。
王放11月27日对观察者网表示,首先,我们至少要搞清楚这些野生动物生存活动的规律是什么,它们的种群如何增长,受什么因素调控,评估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才能去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方案。
此外,还要有更完善的政策去保障。他以西双版纳象群为例,“当地人对大象保持着高度容忍,这也跟当地已经建立10多年的生态补偿和商业保险有关,在大象肇事的时候,村民可以获得对受损庄家的补偿。如果野猪肇事,村民也能迅速得到当地政府或是保险公司的补偿,就会减少人兽冲突,共存也会容易一些。”
“我们不能只凭感情,只靠情怀去谈人类和野生动物共生。”王放说。
谈及我国部分地区野猪出没频率增高,王放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全国范围的野猪都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尽管出现零星种群数量过多、需要调控的情况,但野猪整体而言还没有到变成“害兽”,要去全面控制数量的阶段。
王放对观察者网表示,其实野猪对土壤,对森林更新,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包括对和它一起分布的野生动物,很多时候积极作用要超过负面作用。
而部分地区野猪种群扩大,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态环境变好。王放说,对野猪而言,最好的环境应该是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如果这个生态系统里没有了虎、豹、豺这些捕食者,野猪其实也在经历‘被动的种群爆发’,会造成它们体质、整个生理的退化。一个没有捕食者的世界,从长远看对野猪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王放认为,要解决野猪的问题,首先需要补足数据,搞清楚究竟有多少野猪,它们分布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如果有需要紧急处置的地方,由政府组织小规模狩猎队进行猎捕可能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不过他指出,这并非长远的管理方案,“我们还需要摸索出能够更大规模控制、更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预备未来可能产生的改变。”
从长远来看,重新引入野猪的捕食者,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才是根本的调控方案。但引入野猪的天敌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王放提醒,对待野生动物,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管理方式会随着检测到的数据和情况不断调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野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男子持钢钎袭警被击毙,民警曾多次鸣枪示警
2021-12-02 08:30 警察与枪 -
6500年!我国发现世界上已知最早大规模古稻田
2021-12-02 07:31 -
哈尔滨发现1例本土确诊、为满洲里确诊病例密接者
2021-12-02 06: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主任: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第三阶段
2021-12-01 22:1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安女警拿下潜伏10年的间谍人员!细节首次披露
2021-12-01 21:48 国家安全 -
重磅《意见》:提高港澳普通话水平,4年内全国普及率达到85%
2021-12-01 20:08 -
张敬华落马,江苏省委常委会表态
2021-12-01 20:06 廉政风暴 -
香港发现第4例“奥密克戎”病例
2021-12-01 18:29 香港 -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张重咏被查,今年7月退休
2021-12-01 18:15 廉政风暴 -
台铁“又出包”,施工钢轨桩砸中太鲁阁号列车车头
2021-12-01 18:01 台湾 -
微博:昵称含“二货”“娘炮”等低俗侮辱词汇限时一周内更改
2021-12-01 16:51 -
满洲里第三轮核酸检测,阳性57例
2021-12-01 1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东修改计生条例:再婚夫妻可生三孩
2021-12-01 15:54 -
-
陈希: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2021-12-01 14:21 -
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排除他杀
2021-12-01 13:16 -
福建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模拟超强台风及外部破坏叠加
2021-12-01 11:49 -
昨日新增本土确诊91例,均在内蒙古
2021-12-01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防务部门投入16亿元增加导弹产能,预计明年完工
2021-12-01 09:17 台湾 -
“中国资产选择‘漠视’奥密克戎”
2021-12-01 09:15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评论 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3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0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中美将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商务部回应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