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晋:奥巴马和中东说再见,却被频频打脸
关键字: 奥巴马奥巴马访问中东以色列沙特恐怖主义反恐新中东政策随着任期即将“到站”,奥巴马也开始启程踏上卸任前的外交“告别之旅”,首站选在了沙特阿拉伯,这一访问也是沿袭了美国总统卸任前谋求政治遗产的传统。随后奥巴马与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等由沙特主导的海湾国家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峰会。
令人尴尬的是,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以色列的当家人却选择在这个时候飞往俄罗斯。这被外界解读为奥巴马又一次被内塔尼亚胡“打脸”。
而奥巴马对沙特的访问,也被外界解读为“气氛诡异”,奥巴马抵达利雅得时,沙特都没有进行电视直播,沙特国王萨勒曼也没有亲自到机场迎接。随着八年的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站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土地上,满心都是“亚太再平衡”的奥巴马想必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201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老传统,新问题
此番奥巴马访问海湾国家,延续了上一任布什总统的外交传统。在布什总统任期即将“到站”的2008年,布什也是在短短四个月内连续两次访问沙特,而沙特时任国王阿卜杜拉也访问了美国。在短短四个月内连续两次访问同一个国家,这在美国外交中极其少见,也彰显出布什对于沙特和整个中东地区局势的重视程度,毕竟对于布什来说,其外交政策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其中东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政策。
2008年1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和沙特王子萨尔曼参观穆拉巴宫殿和历史博物馆,彼时美国和沙特关系还处于蜜月期
如果我们再回想奥巴马在2009年刚刚即任总统之后,其外交上第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在中东。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反恐优先”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中东和平进程”边缘化之间的恶性互动,构成了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沉重遗产。因此,建立和维持和平与反恐之间的兼容、平衡关系成为奥巴马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宏观战略层面,其关键在于美国能否重塑中东的地区战略环境。在当时的中东说来,奥巴马政府需要对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全面调整,确保伊拉克局势不会再度恶化,加强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反恐,同时避免陷入新的战争泥潭。此外,伊朗核问题成为美国在中东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伊朗问题,才能配合中东和平进程与反恐战略,实现反恐与和平的兼容。
所以当一上任,奥巴马总统的外事访问就直奔埃及,在埃及开罗大学发表演讲,宣布将揭开美国与穆斯林世界关系“新开端”,同时勾勒出美新政府的中东政策雏形。与其前任布什总统在中东政策上的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相比,奥巴马中东政策则呈现出现实主义倾向,强调接触与合作,以修复美在中东地区的形象为目标。这也就决定了奥巴马政府将会在中东问题上采取一系列“软”措施,而不再是“硬措施”来维系美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所以当时有学者将奥巴马的中东政策与其前任布什总统相对应,称之为“新中东政策”。
“新中东政策”将目标主要集中于恢复与伊斯兰国家的交往,通过改善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重塑中东地区的战略环境,为美国更大的获取利益提供便利。“新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对话和接触为主要手段维持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与伊朗积极对话,修复与伊斯兰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逐步重塑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和形象。从总体上来看,奥巴马中东政策的设想,是强调接触和对话,从而协调美国和中东的关系。从具体层面来看,奥巴马政府积极修补,调整与土耳其、沙特等传统盟友和埃及的关系,加大推进巴以和谈进程等等。
但是奥巴马推动的“新中东政策”却并不逢时,很快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开始了,一系列政治变动使得阿拉伯以及中东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景观,原先能够在各个大国之间决定的政治事件,在2011年之后更多的融入了宗教、教派、民族、种族甚至部落和家族的色彩,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民主化”“伊斯兰化”乃至“新奥斯曼主义”等也不断涌现,让整个中东陷入到了更加复杂的博弈之中。
在各种力量的复杂博弈背景下,美国在奥巴马政府的指导下却选择了“置身事外”。奥巴马的这种态度曾经在其接受《大西洋》月刊中表露无遗:“对想把美国拉进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毫无关系的宗派纷争中的无票搭车行为,感到非常厌烦。”
美国的巨变与中东政策调整
奥巴马的表态,其实代表了美国国家利益在中东的一种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东传统上对于美国的“能源供给者”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美国国内页岩开采的成熟,美国国内能源供给已经不再仰仗中东国家。自从几十年前因陷入到中东地区纠纷而无法自拔后,美国为避免类似危险境遇,便开始考虑能源独立,发展页岩气被当成重要的突破路径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的页岩终于实现了技术和产业上的巨大突破。
未来十年内,随着美国国内页岩油气的革命,美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2年国际能源署曾经预计,美国将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在10年后实现能源自主。国际能源署的专家曾经预测,“到2015年,美国将大幅度超越俄罗斯,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到2017年,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而今年2月份,美国甚至已经直接向巴西出口液化天然气,这不仅将使美国在未来数年内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还直接影响到拉美乃至全球能源市场格局,冲击世界经济秩序。而与之相应,包括中国、印度、韩国等在内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却更加依赖中东地区能源供给,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巴马会在接受采访时抨击中国在“搭便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25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6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59“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4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01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