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晋:马里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
关键字: 马里恐怖袭击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伊斯兰北非阿尔及利亚基地组织11月20日,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丽笙酒店至少住了14个国家的旅客。恐怖分子冲进酒店时,三名中国人正在餐厅就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射杀身亡。诸多证据表明,这次袭击并非针对中国人,恐怖分子试图在外国游客聚集的酒店无差别袭击,以扩大事件影响。联系到近一个月内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从埃及的西奈半岛、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到巴黎的恐怖袭击,再到马里,范围如此之广、袭击性质恶劣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们对于袭击事件背后的极端组织扩张充满了警惕。
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组织应急反恐演练
袭击者是谁?
反恐的第一要义是摸清恐怖主义的情况,因此我们首先要来谈谈此次袭击事件的实施者。此次袭击事件的策划者与实施者,根据当前的报道来看,是活跃在北非的极端组织“卫兵”(al-Mourabitoun),该组织隶属于基地组织,主要活动区域为马里北部,主要由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组成。当前有些国内的报道将该组织定位为“左翼极端组织”,这可能是将该组织同黎巴嫩的“独立纳赛尔主义者运动”搞混淆了,因为两者的阿拉伯语发音相似,加上同样被西方国家定义为“恐怖组织”,而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无论从成立时间上还是从组织性质和人员关系上,两者之间都不存在任何关联。
马里境内的“卫兵”组织的发展脉络,可以追述到北非的阿尔及利亚。1954年到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不少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殉难者”就以伊斯兰极端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支撑,参加抗法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建立的世俗国家政权,让不少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十分失望,不过由于时局所限,这些伊斯兰主义者只得静待时机。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主义者看到了夺取政权的希望;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则召唤者不少阿尔及利亚人响应“圣战”的号召,奔赴战场。
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在阿富汗“找到组织”,在回国之后依旧保持着阿富汗人的装束和生活习惯,被当地人称为“阿富汗人”,其激进的伊斯兰思想更加坚定。1989年,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解禁对于伊斯兰政党的党禁,长期活跃于“地下”的“伊斯兰拯救党”就此摇身一变,成为合法政党参与选举。1991年12月的阿尔及利亚全国选举中,“伊斯兰拯救党”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伊斯兰政党的执政引起了西方的恐慌,很快阿尔及利亚军队发动军事政变,终止了“伊斯兰拯救党”阿尔及利亚国内的大好局势,并扶植世俗政府上台接管政权。
面对危局,阿尔及利亚伊斯兰势力决心武力抗争。1992年阿尔及利亚内战爆发,从阿富汗回到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建立了各类极端主义团体同阿尔及利亚军队和政府进行作战。起初阿尔及利亚的内战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但是随着阿尔及利亚政府和军队的打击,阿境内的极端组织损失严重,不得已向南迁徙到阿尔及利亚内陆以及同马里、尼日尔和毛里塔尼亚等地的边境上。由于这里政府管理较为缺失,而且各类武装团体混杂,为阿尔及利亚的极端组织发展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007年,阿尔及利亚的极端组织“萨拉菲战斗祈祷团”向“基地组织”效忠,摇身一变称为了“基地组织马格里卜分支”。尽管之前许多年“基地组织”同阿尔及利亚的极端组织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暧昧的关系,但是真正的进行组织上的合并,仍然需要协调极端组织内部各种不同的声音。不过此时,向阿尔及利亚以南地区发展的极端组织也面临着分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