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晋:沙特出兵,也门到底怎么了
关键字: 也门沙特沙特出兵也门哈迪伊朗胡塞武装什叶派逊尼派3月26日,沙特驻美国大使阿德尔·祖拜尔宣布,沙特军方已于早些时候开始向也门的什叶派胡塞武装发动空袭行动。此言一出,立刻激起千层浪。国际舆论将焦点纷纷转向这个阿拉伯半岛南端的贫苦国家,长期处于舆论关注边缘的也门也一下子成为了各方探讨的中心。
姗姗来迟的干预
沙特选择在此时大兵压境,同也门国内紧张局势息息相关。在过去数月中,也门北部的什叶派胡塞武装一路攻城略地,先是攻占了也门首都萨那,并且软禁了也门总统哈迪;尽管随后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于2月底释放了“光杆总统”哈迪,但是胡塞武装依旧紧随哈迪南逃的脚步,一路向南兵锋直指也门南部港口亚丁,一路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哈迪狼狈逃亡亚丁之后,希望能够依靠亚丁城以及周边南部的逊尼派部落武装抵挡胡塞武装的进攻,进而等待海湾国家的援助,静待时机反攻北上。然而战场现实很快就击碎了哈迪的美梦。3月下旬紧随而来的胡塞武装占领了亚丁北部门户、也门南部重镇塔伊兹,并且继续向亚丁进发。塔伊兹城内的也门政府军只是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就撤出战斗,目送胡塞武装进城接管市政。
沙特狂风F3战斗轰炸机(资料图)
在塔伊兹陷落之时,避难于亚丁城内“树旗招兵”的哈迪同样如坐针毡。哈迪原计划利用塔伊兹来拖延胡塞武装的进攻步伐,以此为缓冲招募20000名逊尼派武装人员保卫亚丁,并徐图北进。然而胡塞武装的神速进展一下子打乱了哈迪的部署。招募而来的民间武装不仅缺少补给,训练不足,而且人数也仅有数千人,远远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很快南下的胡塞武装人员就攻到了亚丁以北的阿尔阿纳德机场,并且迅速占领该地。战局危急,哈迪政府的外交部长也在数日前发布声明,号召阿拉伯世界帮助也门“合法政府”打击胡塞武装。在岌岌可危的国内形势下,哈迪政府的呼吁几乎已经成为了其“临终遗言”。
沙特选择此时调集重兵介入也门局势,准确地讲,有点姗姗来迟。首先也门国内政治军事力量对比已经几成定局。也门哈迪政府败局已定,甚至哈迪本人也已经选择出逃,也门国内暂时没有能够抗衡胡塞政权的政治力量;其次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体系,2月初胡塞武装主持成立了“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逐渐接管国家政权;第三也门国内乱局已现,各个逊尼派部落力量对于打击胡塞武装的信心不足。如果沙特介入力度有限,那么也门胡塞武装仍然可能会继续在也门境内扩张。
当然从沙特方面来看,等到也门危机四伏时才出兵,也是无奈之举。沙特此次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应当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酝酿。能够在行动开始之时,协调自己和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和巴林五个“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成员国的加入(阿曼没有加入打击行动),以及埃及、约旦、摩洛哥、苏丹和巴基斯坦等五个非“海合会”国家的支持,可见沙特在此次行动以前已经做足了外交准备工作。无论是联合“海合会”成员国,还是整合阿盟国家,亦或是拉拢传统伙伴巴基斯坦,沙特都需要不少时间来施展外交手腕。因此当沙特第一时间宣布消息之时,约旦和摩洛哥已经各自派出了三架战机抵达沙特,参与对也门的军事行动。
除了外交方面,沙特在短时间内发动军事行动,也需要充足的情报和后勤准备。沙特宣布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之后,在短时间内向沙特-也门边界集结了15万部队和100多架战机,并且能够对也门胡塞武装的主要领导层发动“斩首”式空袭行动,打死了多名胡塞武装的领导层成员,其背后也要求沙特有着较为充足的情报搜集工作;迅速集结的大军,需要沙特做出相关的军事预案,才能够保证沙特部队短时间内完成待命要求。
此外,沙特国内政权更迭干扰了介入也门时机的选择。最佳的介入时机应当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当时也门胡塞武装刚刚接管首都萨那,积蓄力量准备向南部进发。如果沙特能够在彼时介入,那么就能够帮助也门哈迪政府稳定南部亚丁地区的局势,其时机对于沙特较为有利。但是当时的沙特正巧碰上了国内政权更迭,前任国王阿卜杜拉辞世,新任国王萨勒曼刚刚接替王位。每当新旧国王交替,沙特的对外政策往往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期”,以此适应新国王的人事变动和外交理念的变化。而胡塞武装偏偏在此期间迅速扩张,当沙特完成了国内的王室和政治更替时,也门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沙特不得不孤注一掷,在胡塞武装占领亚丁之前介入也门局势。
也门总统哈迪
哈迪的内部纷争
时间推回到三年前的2012年2月,那时候的也门政府刚刚经历了政治动荡,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政治洗牌。最终在海湾国家的统一协调下,也门国内各派达成了调解协议。根据协议,总统萨利赫宣布下野,而由副总统哈迪成为总统。当然,萨利赫的下野也并非没有条件,那就是萨利赫家族将会被免责。
其实这样的政治安排,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哈迪曾经跟随总统萨利赫做了15年的副总统,个人没有太大的权力野心,因此能够被各方所接受;不再追究萨利赫的责任,也意味着萨利赫的家族和下属力量不用担心权力交替带来的不确定危险,因而能够支持也门政府的权力交接。至少在2012年初来看,不少政治学者都认为也门的政治过渡将会平稳的完成。
然而将近3年之后,也门却陷入到了全国的大混乱之中。作为也门的总统,哈迪首当其冲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哈迪在也门军队中的改革太过仓促,在短期内撤换了也门军队高层中前总统萨利赫的亲信,导致了也门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此外被撤换和排挤掉的也门军队高层,不少人同北部的胡塞武装取得了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胡塞武装得以在短时期内渗透到首都萨那并且取得重大战果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哈迪没有能够团结好执政党——“人民代表会议”——内部的矛盾。作为也门国内的第一大党,也门“人民代表会议”长期受到前总统萨利赫的控制和影响。哈迪上任之后,一直希望能够驱逐“人民代表会议”中萨利赫的影响,因而在不少关键领域里同萨利赫之间矛盾不断。事实上从2014年年底开始,由于同萨利赫及其势力斗争的失败,哈迪就已经彻底失去了“人民代表会议”的支持。
第三是也门国内的几个大党之间权利斗争激烈,哈迪无法有效平衡。也门国内除了“人民代表会议”之外,“也门改革党”和“也门社会党”等主流派别,也在哈迪上任之后开始相互争夺权力。在萨利赫时期,也门其他在野党同“人民代表会议”党之间能够达成相互的谅解。哈迪上台之后,没有能够有效平衡各派之间的关系,导致也门国内政治力量无法在关键时刻形成统一战线,维持国家的稳定。
此外,美国和海湾国家对于也门政府支持的减弱,也是也门内乱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也门一直同美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了美国“反恐阵线”的重要成员。在美国和海湾国家的帮助下,也门军队曾经对“基地组织半岛分支”予以重创。然而叙利亚内战的爆发,以及伊拉克乱局的蔓延,美国和海湾国家对于也门的支持逐渐减弱;加之国际油价的下挫,海湾国家的经费也捉襟见肘,也门政府也失去了外部的援助而陷入困境之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2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