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很关心中国更喜欢特朗普还是哈里斯?但其实……
大多数中国观察家不期待美国的对华政策会发生重大转变,但他们在努力探究当前美国政策圈中的哪种思路最终可能成为主流。[全文]
-
中美公众如何看对方?我们做了大调研,差别有点大
其实,美国人跟中国人的接触增加,对中国的了解增加,未必会对中国人和中国产生更多好感,反而可能因熟悉而产生更大的怀疑甚至负面判断。在研究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美国专家中尤其如此。[全文]
-
“身份政治”愈演愈烈,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
亨廷顿的中心命题之一是:美国需要外部敌人来界定和维护自己的民族国家特性。“对于美国来说,理想的敌人该是意识形态上与自己为敌,种族和文化上与自己不同,军事上又强大到足以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可信的威胁。”[全文]
-
即使中美将长期对抗,我们也绝对不要学苏联华约
目前中国的“一带一路”框架分成十大板块,东南亚板块、南亚板块、中亚板块等,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没有,就是北美洲。如果“一带一路”做成了,美国就被排斥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之外,这不是我们排斥美国,是美国自己排斥自己。[全文]
-
共同的利益,冲突的价值观
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两国经济和安全利益相背离的结果。两个大国的力量平衡向中国倾斜也推动了中美的地缘战略竞争。但是除了利益冲突,它们有可能发生对抗的一个更重要原因也许是政治价值观的冲突越来越突出。[全文]
-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
权力、稳定、秩序、和谐、民主、法治、统一、平等、尊严,以及各种各样的国家制度,都是达到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这五大政治终极目标的过程、手段和方式,或者可以包含在这五大目标的诉求中。[全文]
-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
政治目标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因素,有的在一些社会和一些人中受到推崇,而在另一些社会和另一些人中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排斥。我提出“终极目标”的概念,就是要试图找出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社会和从事政治活动的个人都接受的长远目标。[全文]
-
世界政治潮流与美国的历史作用
本文从全球视角探究美国在世界政治潮流中的作用。从建国到冷战结束前,美国成为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全方位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大国。冷战后的美国政治仍然对世界政治潮流产生重大影响。但近年来的美国扮演了“战略误导”“战略迷失”的角色。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全球声望急剧下跌。不过,美国需要应对的一些内外困境,也是其他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全文]
-
何谓“成功国家”
一个成功的、令人向往的国家应当是:第一,没有严重的外部和内部的安全威胁,国内政治稳定;第二,国家和民众都比较富裕,经济稳步增长;第三,国家有相对统一的信仰体系、道德准则和主流价值观,同时包容一部分公民所奉行的其他信仰,公民对国家认同度高。第四,公民之间贫富差距较小,公民平等在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较好体现,社会不公能够通过法律和政策调整得到矫正,抑止官员腐败;第五,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个人自由同民族、国家的自由相一致。[全文]
-
“心怀鬼胎”的中美合作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被众多媒体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个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两国隔洋而立,但双方无时不在关注着对方的动向。[全文]
-
王缉思 程春华:美国兴衰再评估——西风瘦马,还是北天雄鹰
“应当避免根据一两年的事态发展或一两个重大事件,就得出美国将要从顶峰跌落的结论” [全文]
-
王缉思:20年内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
从根本上看,要判断今后美国能否长远维持强盛的国力(而不是同其他大国相比的国际地位),必须分析美国在历史上得以发展强大的主要因素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文]
-
王缉思: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吗
国家如何确定自己的“国际定位”,并非当今国际政治学中的学术概念,也并非各国制定外交政策中的普遍问题。世界上很少有人像中国学者和评论家那样,热衷于探讨本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比其他任何大国都发生着更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全文]
-
王缉思:中国大战略求索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我们希望怎样的国际秩序?中国外交事务的目标和准则是什么?一个崛起的中国该如何与其他国家互动?中国到底是否拥有自己的大战略?相信这绝不仅仅是全世界领导人和外交官琢磨的问题。[全文]
-
三十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
30年来,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伟人并不多见,而能领风骚于一时的思想家更是屈指可数。冷战刚刚结束时,弗朗西斯·福山宣称“历史已经终结”,意指自由主义已经一统天下,今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不再会有关于生活方式与发展道路即意识形态的争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