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丁楠:德国能否维持对华战略稳定,最大变数是什么?
最后更新: 2021-11-27 10:58:14二、外交:德美和德中关系
作为新联合政府总理和上届联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奥拉夫·朔尔茨 (Olaf Scholz) 或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默克尔时期的对外政策。朔尔茨的性格偏向沉稳务实,可能是因为其过去15年在政府任职的缘故(曾任职劳动和社会事务部、汉堡市长、副总理兼财长),他对情绪和语言有很强的把控力,这也是朔尔茨能带领社民党在本次选举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不过,外交并非朔尔茨专长,因此他在竞选期间较少就该问题做阐述,只是泛泛提及一些基本原则。
新政府对外政策比较大的变数来自绿党和自民党。二者对推行价值观外交抱有很大热情,并且试图改变默克尔时代德国在中美之间维持中立的战略定位。诚然,德国的外交政策决定权在总理府,但外长会有意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展现个人风格和政策取向。当总理和外长来自联合政府内的不同政党时,还要考虑到党派竞争因素,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出任外长的是绿党的另一位主席安娜莱娜·贝尔伯克 (Annalena Baerbock)。从三党共同通过的组阁协议来看,提升德美关系是各派共识。双方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
• 健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的制度性安排,共同引领WTO改革,强化国际贸易的环保和劳工标准;
• 在气候、能源、公共卫生、互联互通、国际安全和裁军等问题上建立紧密的全球治理合作伙伴关系;
• 围绕数字主权、网络自由、人工智能问题加强跨大西洋对话;
• 捍卫共同价值观,遏制威权主义在全球的影响力扩张,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以巩固德美和美欧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支柱,因此新政府致力于加强跨大西洋同盟并不令人惊讶。不过,与往届政府不同的是,新发布的组阁协议强化了德美团结应对中国的基调。比如,文件明确德国将依靠欧盟、美国和志同道合的民主盟友应对共同挑战,减少对华战略依赖。
尽管组阁协议不一定会百分百地转化为外交政策,但未来新政府在与北京打交道时,恐怕会更倾向于倚仗美德、美欧同盟,联手对中国施压。这与默克尔执政时期一边维持美德盟友关系,一边在中美竞争中审慎保持中立的态度有很大区别,显示了绿党和自民党对前政府外交路线的修正。
今年9月,中国方面拒绝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停靠中国港口的请求。
在涉华问题上,德国是维持战略定力还是加入美国围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朔尔茨对新政府的控制力和执政联盟的内部博弈。2022年1月,德国将接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预计中美欧三角战略问题将很快被提上新政府的议事日程。
与在对美方向上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提议相比,新政府组阁协议中的涉华部分几乎被负面议题主导,且处处与意识形态挂钩。在对外政策部分,协议明确表示德国将在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的维度下制定对华战略。这个三分法定位是欧盟首创,如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拜登政府借鉴。中国一直反对三分,尤其是充满你输我赢色彩的制度对手提法;默克尔政府曾对此做模糊处理,但新政府大概率会忽视2014年建立的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定位。
在具体问题上,组阁协议点了东海和南海争端,呼吁在国际海洋法基础上解决矛盾;提了涉疆、涉港问题,要求中国就人权问题展开对话,“重新恢复”香港的一国两制。另外比较出格的是协议阐述了新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以国际警察式的口吻声明“台湾海峡现状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在两岸均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改变”,且新政府“在欧盟一中政策框架下,支持民主台湾参与国际组织”。
除了上述国内媒体已关注到的要点,组阁协议还在其他章节提到或暗示了新政府将针对中国采取的行动,包括:
• 在网络、电力等领域强化外资安全审查,严防不可信赖的外国公司参与国内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 以人权标准审视供应链和商业关系,支持欧盟对强迫劳动制成品发布进口禁令;
• 中欧投资协定因种种原因不能生效,政府需继续为企业解决在中国面临的不公平和歧视性待遇;
• 国际体育赛事举办需符合人权标准;
• 改革欧盟理事会在外交安全事务上的表决制度,减少使用一致通过机制,防止中国等国家破坏欧盟团结;
此外甚至高调宣示,德国新政府准备好为各国的民主抗争运动提供坚定可靠的支持。这种价值观导向的对外政策是绿党和自民党在选举期间一再强调的,这与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态度和原则大相径庭;单从用词上看,也比默克尔执政中后期的外交口号调门更高。一旦付诸实践,预计中德未来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也将矛盾重重,吵架多、共识少可能将成为两国在多边国际场合的关系常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组阁协议的外交政策表述带有鲜明的绿党特色。以对华立场为例,绿党区别于社民、自民党,在竞选纲领中做出了详细阐述:
• 对华关系的定位是,中国既是欧洲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制度性挑战者;
• 经济上,德国需利用同中国的经贸关系推动后者对外资给予更公平待遇;绿党不会同意欧中投资协定的现行版本;欧洲供应链法必须禁止源自强制劳动的产品进入欧盟内部市场;
• 政治上,中方必须“立即停止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的极其严重的践踏人权行为”,同中国的合作不应以损害第三国利益或践踏人权及公民权利为代价;
• 绿党恪守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主张扩大同台湾地区的政治交流,绝不容许大陆方面以违背台湾人民意愿的方式统一台湾。
绿党领导层对华态度强硬且充满偏见,并非是近年来的新现象。过去十多年来,该党一直在德国和欧洲议会扮演反华先锋、甚至是类似美国代理人的角色。2021年3月被中国政府制裁的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 (Reinhard Bütikofer) 就是其中的典型。再如,2019年8月,德国国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鲍泽 (Margarete Bause) 试图偷偷混入议会访华团被中方发现并拒绝后,故意制造外交风波的闹剧。
德国绿党籍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资料图
由于长期偏见和新近制裁,绿党进入联合政府将为中德关系带来更多曲折。中国很可能既要和德国新内阁中的一些成员针锋相对,又要同时与朔尔茨在内的稳健派保持合作,确保中德关系不崩盘。如今,绿党主导德国外交部,将使我们维系这种平衡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还要提一下中德有关应对气变的国际合作前景。绿党出身的新任外长贝尔伯克当然知晓中德、中欧保持建设性对话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但在绿党主导德国气候和外交事务的局面下,德方设想的中德政府气候合作,恐怕更多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敦促和施压,我们不能对此心存幻想。中欧之间围绕双碳时间表、煤电、碳关税、碳定价等问题已有不少矛盾,等到绿党上台后,中国将进一步成为关注焦点。
贝尔伯克 资料图来自澎湃影像
诚然,朔尔茨和社民党会在气变问题上对华稳妥行事,但不容忽视的是,绿党有可能绕过联合政府,以非常规方式对华施压。较之社民党,绿党有更强的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动员力。一旦意识到在政府层面做不通工作,他们可能会考虑动员民间力量对中国和中国企业进行污名化打压。类似当前热炒的强迫劳动问题,以后的新话题可能会变成抵制中国的“肮脏”(高碳排放)商品,或是以公民请愿的形式要求对其加征高额碳税作为惩罚。
这不一定是德国政府希望看到的,甚至可能不是绿党党首贝尔伯克或哈贝克的初衷;但绿党毕竟是一个组织比较松散的政党,其内部既包括比较接近中间路线的务实派,也有大量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党的领导层对后者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一旦发生对中企的污名化打压,我们在政府层面同德国交涉,效果可能非常有限。相关企业还是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做好公关预案的同时,尽早依照新发展理念实现自身转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新变种病毒取名“奥米克戎”,欧美多国急停非洲航线
2021-11-27 09: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立陶宛外长仍在幻想:中方只是一时气,关系会好起来
2021-11-27 09:43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51728例、死亡553例
2021-11-27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比利时报告欧洲首例新型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2021-11-27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至少6人受伤
2021-11-27 07:44 美国枪击案 -
澳防长“开脑洞”:中国把我们当“朝贡国”
2021-11-26 23:04 -
英法意日新等,接连禁飞
2021-11-26 22:30 -
哦,原来印度“最大国际机场”在北京…
2021-11-26 22:18 印度惊奇 -
中方是否考虑向所罗门群岛派遣军警,外交部回应
2021-11-26 21:33 中国外交 -
罗冠聪称见了立陶宛外长,赵立坚:玩火者必自焚,这是至理警句
2021-11-26 21:30 中国外交 -
立陶宛能源紧缺供暖价格涨1倍多,俄媒开嘲
2021-11-26 21:25 能源战略 -
看罢,马克龙怒斥约翰逊:惊了,太不严肃!
2021-11-26 20:43 欧洲乱局 -
英政府:我们不缺,行业协会打脸:你缺
2021-11-26 20:07 不列颠 -
王储携百亿美元大单到访,阿土十年“冷战”结束
2021-11-26 19:51 薄荷四国 -
中国军舰在澳海岸正常航行,澳媒竟联想“猎杀红色十月”
2021-11-26 19:48 -
观网直播间:席亚洲分享节目制作幕后的故事
2021-11-26 19:34 -
为增出口竞争力,印央行盯紧人民币
2021-11-26 19:07 -
“中国明年仍将是超级市场”
2021-11-26 18:10 -
习近平就俄罗斯发生煤矿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普京致慰问电
2021-11-26 17:36 俄罗斯之声 -
印度首现“女多男少”,官员:我们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2021-11-26 17:14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