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政策:大流行过后的经济是什么样子?
亚当•波森:大流行让原有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这一大流行会让世界经济原先存在的四个状况更加恶化。如果做大手术,这些问题将可以治愈,但没有这类干预治疗的话,它们会变成慢性疾病且具有破坏力。第一个状况是长期停滞——低生产率增长、缺乏私人投资回报和近乎通缩。在大流行之后,人们会保持规避风险,并会更多地储蓄,这种停滞会加深,从而持续削弱需求和创新。
第二,富国(以及少数新兴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在抵御危机能力方面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人们纷纷转向安全资产,发展中经济体明显存在风险,世界将继续在融资和贸易方面过度依赖美元。尽管对美国进行投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大多数地区而言,美国吸引力仍将增强。这将导致持续的不满。
最后,经济民族主义将愈加导致各国政府将本国经济与世界其它地区隔离开来。这永远不会产生完全的自给自足,或基本的自给自足,但它将加强前两点趋势,并增加对第三点的怨恨。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期待央行行长的拯救
大流行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屠杀可能给世界经济留下深深的伤痕。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央行纷纷抛弃了各自的规则,美联储已经通过购买资产提振金融市场,并向其他央行提供了美元流动性。欧洲央行已宣布“不限制”对欧元的支持,并宣布大规模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以及其它资产。英国央行正在直接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连一些新兴市场的中央银行如印度储备银行,也在考虑采取非常措施——所有风险都见鬼去吧。
另一方面,事实已证明,政府的财政刺激方案在政治层面非常复杂,执行层面非常麻烦,而且往往难以瞄准需求最甚的地方。
一度被视为谨慎和保守的央行行长们已经证明,他们能够在危急时刻灵活、大胆和富有创造力地采取行动。即使当政治领导人不愿协调跨境政策时,央行行长们也可以采取一致行动。
从现在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已成为抵御经济和金融危机的第一道和主要防线。他们可能会对这个巨大的新角色连同给他们带来的不切实际的负担和期望感到懊悔。
亚当•图兹:经济的常态永远回不来了
刚开始“封锁”时,第一个冲动就是找历史上的类似事件——1914年、1929年还是1941年?自封城之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我们当前所经历的冲击是史上未见的。阳光之下有了新鲜事。这很可怕。
它带来的经济后果是无法估量的。许多国家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更残酷的经济冲击。零售业等行业本就面临来自线上竞争的巨大压力,暂时的停业可能就是终点。许多商店不会再开张,员工永久地失业。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小企业主和他们的家庭正面临着灾难。我们维持“封锁”的时间越长,经济创伤就越深,复苏也就越慢。
我们自以为的对经济和金融的认知已被彻底打乱。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考虑极端不确定性的必要性。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极端不确定性。
我们正在目睹二战以来比所有财政刺激联合起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很明显,第一轮可能还不够。人们对各国央行正在上演的史无前例的“杂技”几乎不抱任何幻想。为了应对累积的债务,历史给出了一些极端的替代方案,包括通货膨胀的爆发或有组织的公共债务违约(如果它影响到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务,就不会像听起来那么剧烈)。
如果企业和家庭的反应是规避风险和逃往安全资产,这将加剧停滞的力量。如果公众对危机累积的债务的反应是节俭,那将使事情变得更糟。相反,呼吁一个更积极、更有远见的政府来领导人们走出危机是有道理的。但问题当然是,将采取何种形式,由何种政治力量来控制。
劳拉•德安德里亚•泰森:失去的岗位永远回不来了
大流行和随后的复苏将加速正在进行的工作数字化和自动化趋势,在过去二十年中,这一趋势在侵蚀中等技能工作,同时增加了高技能工作,并导致工资中位数停滞不涨、收入不平等逐步加剧。许多低工资、低技能、面对面服务的工作,特别是那些由小公司提供的工作,将不会随着经济复苏而回归。
需求的变化将改变未来GDP的构成,其中许多变化是由大流行造成的经济混乱所加速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但随着数字化推动这些服务的组织和提供方式发生变化,在零售、酒店、旅游、教育、医疗和政府等领域,面对面服务的比例将会下降。
许多低工资、低技能、面对面的服务工作,特别是小公司提供的工作,不会随着最终的疫情康复而回归。然而,对警察、消防、医疗、物流、公共交通和食品等基本服务的工人会有更大需求,这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增加在这些传统低工资部门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的压力。经济衰退将加速非标准、不稳定就业岗位的增长,如兼职工人、零工和有多个雇主的工人,从而带来新的移动式薪酬系统。这种系统随工人一起移动,由此延展了雇主的定义。低成本、由数字传输的新培训项目,将被要求提供新工作所需的技能。这么多人突然依赖远程办公的能力在提醒我们,必须大规模、包容性地扩展无线网络、宽带和其它基础设施,加速经济活动的数字化。
马凯硕:更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
新冠肺炎大流行将加速已经开始的变化:从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向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进行转变。
为什么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美国人对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已经失去了信心。不管有没有美国特朗普,自由贸易协定都是有害的。相比之下,中国并没有失去信心。为什么没有呢?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很清楚,1842年到1949年中国百年屈辱史是国家的自满及其领导人试图将其与世界隔绝的徒劳努力的结果。相比之下,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复苏是全球参与的结果。中国人民也经历了文化自信的大爆发。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在任何地方竞争。
因此,正如我在新书《中国赢了吗》(英文原名:Has China Won)中所写的那样,美国有两个选择。如果美国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全球主导地位,它将不得不和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上进行零和地缘政治竞争。然而,如果美国的目标是提高美国人民的福祉——他们的社会状况已经恶化,它就应该与中国合作。更明智的建议是:合作会是更好的选择。然而,鉴于目前美国政治环境敌视中国,更明智的建议可能不会占上风。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有《人民、权力和利润:不满时代的进步资本主义》
罗伯特•席勒: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有《叙事经济学:故事如何传播并推动重大经济事件》
吉塔•戈皮纳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
卡门•莱因哈特: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金融学教授,与肯尼斯•罗格合著《这次将会有所不同:八个世纪的金融蠢行》
亚当•波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长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著有《正在赢得一席之地的货币:人民币的崛起》
亚当•图兹:哥伦比亚大学欧洲研究所长、历史学教授。他的最新著作《崩溃:十年的金融危机如何改变这个世界》,他目前正在撰写一部气候危机史
劳拉•德安德里亚•泰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曾任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马凯硕: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学者,著有《中国赢了吗?中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
(观察者网凯莉译自《外交政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倩藜 
-
“一肚子坏水”的班农被打痛了:央视居然点名骂我
2020-05-10 07:51 美国一梦 -
美媒统计:养老院死亡数占全美1/3,或影响特朗普选情
2020-05-10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接触确诊病例,美疾控中心主任、食药监局长将自我隔离
2020-05-10 07: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埃塞俄比亚承认击落运送防疫物资货机,6人遇难
2020-05-10 07: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确诊超130万例,死亡7.8万例
2020-05-10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CBA美国外援:我在中国感到很安全
2020-05-09 22: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谁能抢到防疫物资?这有个500亿美元的蛮荒市场
2020-05-09 22:12 美国一梦 -
海关总署通报16家医疗物资出口问题企业
2020-05-09 19: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确诊前一天,彭斯新闻秘书就这样…
2020-05-09 18:10 美国一梦 -
美国阻挠安理会投票,锅又甩给中国
2020-05-09 16: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大使呼吁“重要势力”印度与塔利班直接对话
2020-05-09 15:11 印度惊奇 -
华春莹发推:中国不会成为伊拉克
2020-05-09 14:23 -
疫情中,美国收紧中国记者签证
2020-05-09 14:08 -
哥大教授:病毒起源阴谋论受政治目的驱使
2020-05-09 13: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谁是巴西抗疫最大威胁?柳叶刀:他
2020-05-09 13: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金正恩向普京致贺信 祝贺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2020-05-09 13:15 -
最新研究:他力荐“神药”基本无效
2020-05-09 12: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网上盛传“新冠疫情是场骗局”,美国一线医生要疯了
2020-05-09 11:41 美国一梦 -
美国特勤局被曝11人检测呈阳性
2020-05-09 11: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海啸般”失业率数据来袭,但美股全线大涨
2020-05-09 11:27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