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子沛:硬盘和眼药水为什么同时脱销
关键字: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周克华警方破案涂子沛《数文明》2012年1月6日,南京和燕路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一名歹徒枪击了一名刚走出银行的男子,抢走20万元现金。这宗案子立即让南京警方联想到一个人: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他身负11条人命,被称为“杀人魔王”,并且已经在逃8年。
由于作案手法极为相似,警方认定周克华已经从外地潜入南京。在进行全城布控的同时,警方紧急调取各地监控视频,试图再现周克华的活动轨迹以进行围捕。
公安部门调取了案发前后全市所有的监控录像,把其内容复制到上千个硬盘中,分发给上千名警察,一天之内,南京警方就把市场上所有的硬盘都买光了。每名警察面前一部电脑,他们盯着一帧一帧的画面,用人眼甄别人脸。当眼睛疲劳酸胀时,他们就仰起头滴几滴眼药水,然后接着再看,只要人还没有抓到,新的视频就源源不断而来。
周克华资料图
类似的脱销潮,其实在长沙也上演过。2009年12月—2011年6月,周克华流窜到长沙,先后作案三起。匡政文,时任长沙市公安局视频侦查大队长回忆说,为了在视频中找出周克华的轨迹,全市1000多名民警在短短两个月内观看了近30万吉(GB)的监控视频,“这相当于每名干警每星期看100多部电影”。
每天晚上,匡政文一个人坐在办公室,他必须梳理一天新产生的视频,只能紧盯镜头反复观看,一遇到疑点、难点就逐一记录,每天睡眠不到三小时,第二天一起床,他就要赶去视频现场测量、查证。这样看了三个月,匡政文最后成功地在海量视频中捕捉到了周克华的正面清晰照,对案件侦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匡政文被评为“中国百佳刑警”。
南京警方发现,至少在案发前20多天,周克华就已经到了南京并多次前往案发银行踩点;案发后,他在南京多条街道出现过,还在超市购买过生活用品,而且途中乘坐的都是公共汽车。然而,无论在南京还是长沙,当警方通过人眼搜索还原出周克华的活动轨迹时,他事实上已经从容离开,潜入了新的城市。
这样的人眼战争同样也在美国上演。2013年4月15日下午,两枚炸弹先后在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现场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警方抵达现场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调阅现场视频,试图通过图像拎出一条案情主线,发现嫌疑人。和南京周克华案不同的是,2013年已经进入了热闹的社交媒体时代,爆炸发生时,成千上万的人正举着手机拍摄,警察除了要看天网的视频,还要查阅数以千计的热心群众提供的手机视频,因为很多人都声称看到了嫌疑人。
这些线索的梳理都要靠眼睛。波士顿警方立即成立了一个人眼小组,日夜观看视频。为了确认线索,其中一名警察反反复复地将同一段视频看了400多遍,再配合现场目击者的指认,3天之后,警方确认了嫌疑人,并在天网视频和群众提交的视频中成功截取到了嫌疑人的正面清晰照。
波士顿爆炸案中的嫌疑人图像
上图:案发现场监控拍下的两名嫌疑人图像。
下图左:现场监控拍下的嫌疑人正面及侧面头像。
下图右:嫌疑人在驾驶执照数据库中保留的照片和学生证照片,但波士顿警方的人脸识别算法没能识别出该嫌疑人。
既然警方获得了嫌疑人的正面清晰照,那通过人脸识别算法,不是很快就能把嫌疑人从人口数据库中比对出来吗?事后警方也发现,两名嫌疑人都有当地的驾驶证,他们的照片就“躺”在警方的数据库里,但是,警方使用的所谓人脸识别技术,软件找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出人来,根本不管用。
无奈之下,警方使用了完全老套的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嫌疑人照片,悬赏征集线索。最后,这两名嫌疑人的一名亲属认出了他们,提供了他们的名字和身份。
我们讲述了中英美三国的人眼搜索故事。这个时期的天网虽然也叫天眼,但它只有眼睛,没有大脑,最后只能靠人眼。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虽然镜头越来越多且产生的数据量更为庞大,但摄像头在快速联网,它们拍摄下的视频都被存储在云端,可以随时调用。这意味着,如果再出现一个周克华案,警方也不需要用硬盘拷贝、分发视频了,几千名干警可以同时在云端观看。完全靠人眼对一帧一帧的画面进行甄别的做法也成了过去,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已经大幅提高。硬盘和眼药水不可能再因为警察同时脱销了。
面对今天的摄像头,李白笔下的侠客即使武功再高强,行事再低调,也完全不可能“千里不留行”“深藏身与名”了。下面我们要问的是:人脸识别究竟有多大作用?在天网的海量视频中,我们能不能像以图搜车、以图搜物一样立刻完成以图搜脸、以脸搜人?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以图搜脸,那么在未来的社会管理和商业领域,将发生何种变化?如果现在做不到,那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以图搜脸能否实现?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这项技术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
事实上,人工智能对人脸识别的探索已经持续了60多年。
《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和个人世界》
著者:涂子沛
中信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 原标题:涂子沛:硬盘和眼药水为什么同时脱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0-15 07:45:32
-
直到今天,滴滴美团都没查验司机资质
2018-10-14 22:49 -
美国又对中国核工业使阴招 专家:不会步中兴后尘
2018-10-13 15:00 中美关系 -
英特尔继续减持ASML股份 已不足3%
2018-10-12 23:27 -
斗鱼:永久关闭陈一发直播账号 彻底取消其直播间
2018-10-12 21:27 -
送餐收盘全自动 盒马给进博会定制了一家机器人餐厅
2018-10-12 17:50 中国进博会 -
“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2018-10-12 15:30 超级工程 -
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实现哺乳动物孤雄生殖
2018-10-12 10:18 科技前沿 -
科技早报|哈啰出行上线打车业务 拼多多称天猫逼迫商家“二选一”
2018-10-12 09:26 -
美下一代大推力火箭首飞再推迟
2018-10-12 08:36 航空航天 -
华为高管称在印度盈利不容乐观 但仍将继续投资
2018-10-11 18:27 海外投资 -
“支付宝会说法语吗?” 世行年会,IMF总裁变身“好奇宝宝”
2018-10-11 18:23 -
内蒙古:大豆栽培新技术创亩产291.1公斤纪录
2018-10-11 14:22 聚焦三农 -
Intel B360芯片组无故减产30%:将严重缺货
2018-10-11 14:06 手机硬件 -
中国航天科工:两年内完成飞行列车关键技术攻关
2018-10-11 13:30 智慧交通 -
科技早报|美股阿里连跌5天 微软首次跻身全美PC厂商前五名
2018-10-11 09:21 -
董明珠再对旧相识出手 海立股份股权争夺战火药味十足
2018-10-11 09:20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首席天文学家胡景耀获小行星命名
2018-10-11 09:00 天文 -
高德红外:公司已正式承担某型号完整武器系统批产任务
2018-10-11 08:46 -
谷歌内部报告泄露:“言论自由”是空想,争当“优秀审查员”
2018-10-10 23:23 谷歌 -
日本公司计划建“月球城市”中国专家:异想天开
2018-10-10 19:0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5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78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76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