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雷: 他,属于千秋万代
关键字: 林肯林肯传记美国总统林肯亚拉伯罕·林肯
因此,林肯是这样表述美国内战所提出的宪法问题的,“一个立宪共和国,一个民有并且民治的民主政府,是否有能力抵抗它的内部敌人,从而维持其领土的完整。”我们应当看到,林肯特别指出,这个问题不只事关合众国的命运,而且是“全人类大家庭(whole family of man)”都要面对而且要做出回答的。在林肯看来,在自由社会内,只要多数人,一方面接受作为先定承诺的宪法规范的规约,另一方面可以随着民意和民情的变化而做出交接和轮替,那么民主的天经地义就是少数人应当服从多数人。但现在,美国南方因为在选票上失利无法控制全国政府,就诉诸子弹和暴力来分裂政府,这等同于“终结全世界的所有自由政府(free government upon the earth)”。在这次于国庆日所做的演讲中,林肯反复表述的就是如何在“建立”和“管理”政府之后去“维系”政府的问题:“难道所有的共和国都不可避免地具有这种天生的、致命的缺陷吗?难道一个政府要么就是过于强大,以至于威胁到自己人民的自由,要么就必定太过弱小,以至于无法维系自己的生存?”
即便是在内战元年,林肯也非常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理论的自洽或逻辑的推演,这是一个要由战争去检验,由胜利做决断的问题。在此后,在1862年12月致国会的咨文内,林肯将联邦共同体的共和试验称为“人世间这最后最美好的希望(the last best, hope of earth)”,其命运如何,最终是要由内战这场“烈火般的考验”所决定的。而在一年后的葛底斯堡演讲中,林肯也坦然指出,“我们的国家、以及任何孕育于自由并奉行平等原则的国家(nation, or any nation),是否可能长久存在下去”,这是要由内战来检验的问题。
由是观之,林肯的政治论述并没有局限在美国这个新生民族的本土资源,他在担任总统期间的宪法之言与之行,呈现出了立宪共和国在宪法设计上的一般原理和普遍意义。1788年,在《联邦党人文集》的第10篇内,建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论述了为何共和制更适合广土众民的大共和国(enlarged republic),成为了美国宪政实践对人类政治文明最具原创性的贡献之一;两代人之后,林肯的宪法功绩就在于他“维系”了这个由建国者所“建立”的政府,用内战的鲜血写下了共和政体的反分裂原则,也即,共和国的少数人不能因选举失利就诉诸于子弹,他们应当接受多数人政府基于宪法的统治,耐心等待下一次选举时实现政府轮替。“他们无法通过一场选举取得的东西,也不可能靠发动一场战争就能得到——告诉所有人,做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实在是愚不可及。”正是因为这一“反分裂”的原则,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才得以永世长存。
五
英文世界内关于林肯的读物可谓是汗牛充栋,这一点自不必多说。2009年是林肯诞辰两百周年,2015年又逢美国内战结束以及林肯遇刺一百五十周年,关于林肯的新书可以说是“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简单检索就可发现,2015年出版的仅仅同林肯之死直接相关的新书就有许多本,比如《林肯的尸体:一部文化史》;《悼念林肯》;《林肯总统遇刺了!:关于谋杀、追捕、审判和悼念的第一手故事》、《林肯的葬礼》、《林肯的葬礼火车:从华盛顿的斯普林菲尔德的旅程》、《关于林肯、林肯遇刺、以及余波:现代医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林肯的最后几小时:密谋、恐怖、以及刺杀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当然,这只是林肯读物的冰山一角而已。
《无敌:林肯总统的政治天才》
Doris Keams Goodwin, 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Simon & Schuster, 2006
既然关于林肯的图书浩如烟海,中文读者如要阅读林肯,首先应当做取舍:不仅要知道应当读什么,更要知道天下关于林肯的书是读不完的,因此有些关于林肯的著作是未必要读的。依我个人之见,美国著名女作家古德温出版于2006年的鸿篇巨著《无敌:林肯总统的政治天才》(Doris Keams Goodwin, 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Simon & Schuster, 2006),虽然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取得空前的成功,2012年还由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而在大银幕上映,但这本全书共计944页的林肯传记,显然已经超越了中文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力,更像是林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进阶读物。而我们当前所需要的,是比古德温更基础,同时比卡耐基更学术的林肯读本。
这就是我翻译麦克弗森教授这本出版于2009年的《林肯传》的出发点,它篇幅简约,但内容并不简单,是典型的“大家小书”。麦克弗森教授出生于1936年,196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62年起即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现为该系乔治·亨利·戴维斯86级美国史讲席教授。麦克弗森教授是美国内战史研究的执牛耳者,在1988年出版了代表作《自由之号角:美国内战时代》,该书在出版后获得了1989年的普利策奖,《纽约时报书评》称这本书是“最高水准的史学写作”,自出版之日起就成为美国内战史最佳的单卷本读物。麦克弗森教授著作等身,只是看书名中有“林肯”两字的图书,在这本《林肯传》之外,还有1991年出版的《林肯与美国第二次革命》;2009年出版的《战争之考验:林肯作为总司令》,该书获得当年的林肯奖。同样获得林肯奖的还有他在1997年出版的《为了事业和同志们:为什么在内战中战斗》。
近年来,虽然已经接近80岁高龄,但麦克弗森教授仍保持着惊人的学术产量,2014年,他出版了内战时南部同盟总统戴维斯的传记《四面楚歌的造反者:总司令杰斐逊·戴维斯》,而在今年纪念美国内战结束一百五十年之际,麦克弗森教授又出版了他最新的一本书《塑造一个民族的战争:为什么内战仍重要?》。由于其杰出的学术贡献,麦克弗森教授曾在2003年担任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2000年,美国国家人文基金在任命麦克弗森教授担任杰斐逊讲座主持人时曾这样评价他:“麦克弗森帮助数百万计的美国人更好理解了美国内战的含义和遗产。他在学术和公共教育上都树立了最高的标准,而且领导了保护国家战争场地的运动,他为美国人的历史意识保育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林肯传》 [美]詹姆斯·麦克弗森 著 田雷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特别要指出,中文版的《林肯传》不仅包括了麦克弗森教授的传记部分,我还重译了林肯在其漫长政治生涯内发表的六篇经典演说,在这六篇演说中,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838年,那时的林肯尚且不满29岁,未及而立之年,余下五篇均为林肯总统任期内的演讲,最后一篇是林肯的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那时的林肯已经走到了自己人生的边上,距离他遇刺还只有四十多天的时间。我目前将这六篇演讲称为“林肯六篇”。在我看来,这“林肯六篇”,属于理解林肯及其所推动的共和再造以及宪法转型的“经典教义(canons)”,其内部构筑着一个解读“林肯之前”这段美国早期宪法史的编码系统和意义世界。这六篇演讲作为附录收在传记之后,意在追求两种阅读传统的一次融合。我衷心希望,这种“经史互证”的编排,可以让这本书成为理解林肯及其宪法意义的非常特别乃至不可替代的读本。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